日积跬步,终成千里。
五年时间,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利润总额实现历史性增长,资产负债率再创新低铁路“四电”市场占有率连续四年稳居行业第一新兴产业复合增长率高达56.87%培育1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获得340件发明专利……一系列关键指标显示,无论是相较于“十三五”、同行水平,还是对标先进,公司展现出厚积薄发的综合实力。
承建的渝昆高铁(川渝段)接触网工程
聚焦主责主业谋发展
2021年,“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互交织,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何去何从,摆在了彼时的电气化局面前。
“铁路市场还有空间、新基建将带来新机遇、清洁能源潜力巨大……”电气化局决策层在一轮轮的推演论证后,提出了“5大核心产业+N个新兴产业”布局设想,而这个“5”的重中之重,就是“四电”工程承包板块。
参建北京地铁13A线供电工程
五年来,电气化人专心致志围绕“四电行业领先者”这个定位发力。他们参建全国高铁“四电”项目半壁江山,承揽83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参与共建“一带一路”32个项目,工程合格率100%。公司在福厦跨海高铁成功攻克海洋环境接触网技术难关,有力保障复兴号列车453公里时速试验;在北京地铁13A线,成功应用柔性直流供电等前沿技术;建成中老铁路万象调度指挥中心,成为磨万段首个投运综合智能楼宇。
五年来,他们带回5项詹天佑奖、6项鲁班奖及25项国家优质工程奖,收获470封客户贺电与表扬信,共同垒起“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核心竞争力的金字招牌。
搭建中国标准“软联通”,建成万象调度指挥中心
2024年,电气化局积极贯彻铁建“中长期发展战略”,更加明确依托主业发展新兴产业的方向,先后参建深圳、北京、成都超级充电站项目,三大运营商数字化建设工程项目,签订河南城际铁路、浩吉铁路等能源管理售电协议,取得售电资质,新兴业务经营规模不断提升。截至2025年二季度,“十四五”累计新签合同额503.26亿元,占比达26.32%。
在中国铁建提出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之际,电气化局第一时间响应,紧密结合自身管理实践,创新提出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推动体制、流程、业务、数据、机制“五个穿透”落地,实现对项目全周期的精准管控。这一系列管理提升举措,正逐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2025年上半年,电气化局营收利润率逆势提升0.85个百分点。
建成中国铁建首个对外运营云数据中心
与此同时,“十四五”期间的整体业绩也印证了其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截至2025年二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已突破190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在12%左右。尤为亮眼的是,新兴业务营收超出规划目标6.11个百分点,在履行央企经济责任的道路上,电气化局交出了一张分量十足的答卷。
围绕国家战略作贡献
“国企姓党”的根本原则如何坚守?党的领导如何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全过程?电气化局以系统性的制度构建作出回答:通过动态优化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清单,选树“示范党支部”,建立“党建开放日”对标交流平台等一系列举措,把党的领导具象为可执行、可检验的治理规则。
2025年1月,由电气化局援建西藏定日县的40间活动板房完成移交
电气化局党委坚信,执行力是制度生命的延伸。十四五初期他们提出建设凝聚统领型、引领示范型、攻坚克难型、人才培养型、廉洁担当型的“五型”党组织此后连续开展“我为党旗增光彩”“我是共产党员”等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组建142个党员突击队,在重大工程、科技攻关等一线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公司上下200多个党支部、3000余名党员上万名职工既是制度落地的推动者,也是“国企姓党”原则在一线的生动诠释者。
《传承的力量》获第五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一等奖并参加现场展演
在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实践中,该公司组织开展“科技兴安、党员先行”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展示了一批“运用科技创新手段消除安全隐患、实现本质安全”的典型案例与成果。这一创新举措获得了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主题教育第四巡回督导组的高度认可。
围绕增强企业核心功能,电气化局将党建引领力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的执行力,以“四电”集成核心专长参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在雄安新区,勇担千年大计“开路先锋”,全力参建雄商、雄忻高铁;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全面振兴的广袤大地上,成自高铁、昌景黄高铁、沈白高铁“四电”工程等项目次第铺展,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东部现代化建设最前沿,广汕高铁、南沿江高铁建成通车,进一步织密沿海经济走廊。
最新一代接触网智能装备应用于沈白高铁
电气化局在践行“双碳”目标方面同样走在前列。在保定站更新节能改造中,公司自主研发的“建筑设备监控及能源管理系统”大显身手,仅站内照明系统一项,能耗降幅就超过50%,让这座百年老站焕发绿色新生。
发挥“三个作用”创价值
面对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发挥“三个作用”、提升“五个价值”的明确要求,电气化局在“十四五”期间,以创新为破局之钥,探索破解业务同质化困局。
承建的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声屏障工程
2021年,电气化局提出以“专业聚焦、差异化竞争、总成本领先”为核心的组合战略,并以“三分布局”重塑企业发展路径,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专业聚焦”战略的落地过程中,电气化局依托中国铁建总体战略引导,以重大工程为载体,承担国家科技部、国铁集团、中国铁建等重大重点研发项目,做实电气化工程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搭建3家研究院、2个国家铁路局行业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矩阵,为铁路、城轨、公路、新基建、新能源、新材料、新服务等领域播撒创新火种。
立项全球首例高原铁路科研课题攻克悬索桥接触网施工难关
历经五年深耕,电气化局已全面掌握从高寒、高原到沙漠、海洋等复杂环境下的“四电”建造与运营技术。在产业链的运营维保领域,业务覆盖高速、普速铁路,服务网络延伸至四大直辖市及广州、深圳、苏州、成都等重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创新成果的加速转化,正持续驱动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电气化局聚焦5G-R无线通信、智能建造、高速铁路接触网线材与零部件、新材料等前沿方向持续攻坚,在时速400公里高铁“四电”系统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接连推出简统化接触网、智能网络优化、能效管控、轻量化汽车线束等一系列新技术与产品,为企业提质增效开辟出崭新路径。
适用于不同地理环境的“CRCCKY”品牌接触网线材
“固链、补链、强链”的进程中电气化局相继推出一系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细分领域电气化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时速350公里“CRCEB”品牌接触网零部件,供应全国50%的高铁线路;成功研制出适应高寒、大风、潮湿等复杂环境的“CRCCKY”品牌接触网线材,为我国多样地理条件下的高铁建设提坚实材料保障。
面对洪涝、冰冻灾害对铁路“四电”设施带来的严峻挑战,电气化局以专业能力与创新成果,驰援丰沙线打响抢通攻坚战,冲锋在汉宜、汉十高铁接触网除冰抢修最前沿。公司自主研发的接触网飘浮物预警监测系统铁路移动式接触网直流融冰装置,形成集冰冻预警、在线监测、分段融冰、机械除冰于一体的接触网冰冻灾害防治系统,安全支撑作用愈发显现
2023年8月8日,经过3个昼夜抢修,丰沙线恢复通行
日有所为则事事可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电气化局聚焦创新成果转化提速、产业布局提质、生产经营提效的发展道路加快迈向以科技创新驱动的“智慧型增长”发展道路,加快“六化转型”、拓展“五新赛道”,为企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而团结奋斗。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