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磅礴的戴村坝 李玉建 摄影
汶水滔滔
一座传奇水坝屹立其间
它,就是被誉为“运河之心”
“北方都江堰”的
戴村坝
戴村坝 张瑞泉 摄影
如今
这项古老工程迈入它的第七个百年
东平湖畔的一群青年黄河人
选择用前沿科技
为它打造一个永恒的“数字分身”
时间回到2024年5月
山东黄河河务局东平湖管理局
数字孪生创新团队正式成立
他们的首个使命
就是为600岁的戴村坝
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新生”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
创新团队
对戴村坝工程段3.56平方千米河道
展开高精度数据采集
数字孪生创新团队
这不是普通的扫描
而是对古坝的“数字克隆”
每一块条石的肌理
每一个铁榫的嵌合
每一段汶河的蜿蜒
都被完整复刻进数字世界
戴村坝数字建模
如今
这个精准的数字模型
已接入山东黄河治理文化云展馆
轻点鼠标
即可开启“云上游坝”
山东黄河云上展馆
你可以“站”在明代工匠身边
看他们如何用木桩筑坝
理解“引汶济运”的治水智慧
古代水利文明穿越时空
在数字世界中“活”了过来
如今
提起戴村坝
已不再只是
白浪翻滚、气势如虹的
“戴村虎啸”
不再只是
疏浚漕运梗阻
打通南北血脉的
京杭大运河强劲之“心”
不再只是
“玲珑坝”“滚水坝”“乱石坝”
“三坝合一”的治水智慧
不再只是
“一品高官无殓资,
清风两袖垂后昆”
的治水廉吏宋礼
不再只是
胸怀治国之志终身不渝
的布衣白英
更是
因创新技术而更加璀璨的
古代治水工程经典
数字赋能让古老水利遗产
绽放的时代新韵
是一种技术的进步
精神的传承
和文明的延续
治水人的跨时空握手
2024年
戴村坝入选水利部
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案例
2025年
入选首批 “黄河水利遗产名录”
汶河水漫溢过戴村坝进入东平湖,出现“高崖飞瀑、戴坝虎啸”的壮丽景观
从治水丰碑到文化地标
从实体古坝到数字分身
戴村坝的传奇
正在数字时代
正在青年治河人手中
绵延生命
续写新篇
作者:黄峰 高辉 郭旭帆 张睿 王爱萍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