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船科技发布最新支撑结构产品——全球最高200米级钢混塔筒。这款专为低风速、高风切变地区“量身定制”的混塔标杆产品,不仅刷新了混塔高度纪录,还破解了复杂风况地区风电开发的核心难题,为中国风电行业迈向更高效率、更优效益时代注入强劲动力。
据悉,当前风电市场主流混塔高度集中在140-160米,而优质风资源日趋稀缺与机组大型化趋势的叠加,让180米以上超高混塔成为低风速地区开发的刚需。中船科技此次发布的200米级混塔解决方案,正是直击这一行业痛点的核心成果。
中船科技首台200米级混塔产品将于2026年一季度在河北保定高阳项目完成吊装,适配H220-6.25MW机组后,风机总高度将突破310米,为低风速、高风切变地区风资源开发提供核心支撑。
“混塔高度每提升10米,风机可捕捉的风资源量就能增加5%-8%,200米高度带来的效益跃升是显著的。”中船科技混塔产品经理李涛说。以高阳项目为例,轮毂高度从160米提升至200米后,机组等效满发小时数预计增加155小时,投资收益率提高约0.5个百分点,单台机组年发电收益将增加超30万元。
这一突破的价值远超单个项目收益。经充分测算,200米级混塔方案可使此前经济性不足的低风速区域开发价值提升30%以上,意味着我国中东部、西南等传统低风速地区的千万千瓦级风资源储备将具备开发可行性。“过去很多风场因为风速低,测算后投资收益率达不到投资门槛,200米混塔相当于给这些‘沉睡资源’配了钥匙。”李涛介绍道,该方案的落地不仅巩固了中船科技在混塔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更从产业层面拓展了风电开发的地理边界,推动行业从“抢资源”向“造资源”转型。
来源: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资委网站
编辑:陈丽媛
审核:徐洁
推荐阅读:
成都对决,喷射混凝土“绿色之战”将打响——第三届全国喷射混凝土设计大赛暨第五届喷射混凝土产业技术发展与创新应用论坛11月启幕首期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技术培训班在武汉成功举办“基于管桩(柱)的新型全装配式桥梁抗震性能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亮点抢先看 | 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生产技术工程应用交流会工信部发布《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25年本)》,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有四类技术和产品入选用数智化为预拌混凝土行业“换芯”——对话砼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混凝土行业数智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士红数智化浪潮下混凝土行业未来已来——协会执行会长吴文贵详解数智化发展路线图快报:2025年1-8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产量和经济指标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