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主办,中煤建设集团、中煤建设集团三处承办的超深竖井建造技术交流研讨会在江苏徐州召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孙守仁,中国中煤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马世志,徐州市副市长郭晓敏,中国煤炭建设协会理事长张彦禄,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葛世荣等10余位院士专家,及来自煤炭生产、高校科研、基本建设、设计施工、装备制造及非煤矿山的300余名代表参会,围绕国际国内深地空间开发利用、超深竖井建造技术进步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
超深竖井建造技术是现代岩土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地下空间开发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它不仅是工程能力的体现,更是人类向地球深部索取资源和空间的关键保障。
本次会议以“绿色智慧建造 专精深地空间”为主题,系统总结了我国煤炭企业在深井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当前,由煤炭企业施工的亚洲最深非煤矿山达2005米,最深煤矿立井1341.6米,最大井筒直径11米,最重井架近2000吨,与此配套的一批深井运输、提升、灾害治理等技术装备和施工工法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向行业内外宣示了我国煤矿企业的建设水平,标志着我国超深竖井建设正式迈入了2000米级“深地时代”。会议分析了深井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行业内外10余位重量级院士专家的深度研讨,形成了两点共识:一是当前我国矿产资源保障不足,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响应“向地球深部进军”的伟大号召,加快深部矿产资源安全高效绿色开发具有战略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深井建设在提升运输、灾害治理、地质改性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亟需加大协同攻关。
会议同期还组织参观了中国矿业大学牵头成立的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举行了由中煤建设集团联合14家单位设立的“超深竖井建造关键技术创新联合体”启动仪式,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
全文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