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点,指尖滑动间,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高铁票已完成预订——这段曾需要3.5小时的旅途,如今1小时便能抵达。手机里实时更新的行程信息,悄然取代了过去需要悉心保管的纸质车票。
2025年10月1日,我国铁路客运全面使用电子发票、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这意味着火车票迎来了全面数字化新阶段,在中华大地上完成了从“有形”到“无形”的涅槃重生。
一位旅客展示收藏的火车票。人民网记者 乔雪峰摄
从“纸间”到“指尖”,时代浪潮奔涌向前。这张“无形”的高铁票,不仅镌刻着火车票的百年变迁,更丈量着中国高铁的里程飞跃,见证着交通强国建设如何让“常回家看看”从期盼变为日常。
这样的出行之变,藏在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里。几年前,从浙江义乌回湖南老家,曾是李娟最犯怵的事:先挤公交到义乌火车站,再坐10几个小时绿皮车到长沙,最后转两小时大巴才能到家,全程近20小时的奔波,让“回家”成了“渡劫”。如今,随着高铁的开通和交通综合网络的完善,她早上8点从义乌站出发,下午2点就能站在衡阳家门口。“这张高铁票,把回家的路缩成了一顿午饭的距离。”
一个个出行故事的改写,背后是中国高铁网络的持续织密。9月28日,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北京、沈阳至长白山最短旅行时间将分别压缩至4小时22分和1小时36分。东北黑土地上,再添一条时速350公里快速客运通道。
沈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受访方供图
“真好,终于在家门口坐上高铁了。”今年60岁的王淑娟是土生土长的抚顺人,家乡通高铁后,她退休后约朋友出游更方便了;对滑雪爱好者张佳鹤而言,沈白高铁开通意味着 “每个周末都能去滑雪”。自长白山站 2021 年 12 月 24 日运营以来,3 年多累计发送旅客 279 万人次,2024 年更是达到 127.1 万人次,数据背后,是高铁对大众生活方式的深刻重塑。
从雪域高原到东南沿海,从林海雪原到江南水乡,当“八纵八横”高铁网主体框架基本贯通,曾经古人“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想象,如今已然成为亿万国人的出行日常。
火车票的变迁,是中国铁路发展的缩影,更是我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的有力佐证。
截至2024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了约1.6万公里,其中高铁增加了1万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549万公里,增加了约2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增加了3万公里;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76万公里,增加1600公里。一组组数据,勾勒出交通运输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清晰轨迹。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五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了突破性进展,“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交通运输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大幅提升,“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实现。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表示,“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7项主要指标中,高速公路建成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重点领域北斗系统应用率、城市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等6项指标已经于2024年提前完成,高速铁路营业里程、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等11项指标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从硬纸板票到电子客票的涅槃,一张火车票的变迁里,藏着中国交通从追赶到领跑的密码。它既是流动中国的微观注脚,也是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鲜活见证,交通强国的蓝图正转化为千家万户的幸福实景。
来源:人民网
编辑:陈丽媛
审核:徐洁
推荐阅读:
首期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技术培训班在武汉成功举办“基于管桩(柱)的新型全装配式桥梁抗震性能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亮点抢先看 | 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生产技术工程应用交流会工信部发布《建材工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2025年本)》,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有四类技术和产品入选用数智化为预拌混凝土行业“换芯”——对话砼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混凝土行业数智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士红数智化浪潮下混凝土行业未来已来——协会执行会长吴文贵详解数智化发展路线图展开绿色智能双翼 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山推建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纪实快报:2025年1-8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产量和经济指标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