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精品工程案例:G15辽宁省沈海高速沈阳至营口段

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精品工程案例:G15辽宁省沈海高速沈阳至营口段

为深入推进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组织各地开展了精细化提升精品工程建设工作。为充分发挥优秀案例引领作用,本系列将陆续刊发相关精品工程案例。

G15辽宁省沈海高速沈阳至

营口段精品工程建设项目

从沈水之阳至渤海之滨,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G15沈海高速沈阳至营口段,不仅是贯通内陆与海洋的黄金通道,更是驱动辽宁振兴发展的关键交通动脉。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立足长远,科学擘画,以“精细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为核心原则,统筹协调辽宁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公安厅交通安全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启动了G15沈海高速沈阳至营口段精品工程建设工作。建设单位以创新为驱动,以担当为基石,通过创新联动机制、靶向治理本质安全难题、依托科技赋能精准防控等系列举措,成功树立了高速公路精细化安全管理的新标杆。

图片1.png路域环境

一、路警协同,“联商联动”精准破题

G15沈海高速沈阳至营口段日均行车量达6.2万辆,面对客货混行交织的压力,以及7处事故多发路段、1处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等挑战,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高度重视,持续推动辽宁交投高速运营公司与省公安厅交管局深化“联商联动”机制。各路域分公司与高速交警支队紧密协作,按照“一点一方案”“一路一设计”原则,精准制定并高效实施了一系列“微改造”提升方案。

图片2.png事故多发路段“点对点”整改

二、“一点一策”,靶向治理安全隐患

围绕全力打造本质安全高速公路的目标,建设单位聚焦事故多发路段、桥梁及桥墩防护隐患、中分带开口隐患等关键风险点,联动推进标识标牌限速升级改造工作,通过全方位排查、系统化施策、精准化提升,完成了覆盖道路全要素的安全升级工程,成为守护公众出行安全的坚固屏障。

事故黑点“靶向清除”:针对7处事故多发路段、1处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组建专业设计团队深入排查,量身定制处治方案。核心措施包括:升级中央分隔带护栏至SB级及以上(采用“旧二波+新三波”技术,较拆除新建节约造价40%),显著降低越线碰撞风险。

桥梁防护“无缝衔接”:针对波形梁护栏与桥梁防撞墙搭接不牢的隐患,实施全路段系统性搭接改造,优化节点设计,累计完成改造1000处,确保护栏体系连续完整,消除防护断点。

中分带开口“安全升级”:全面更换原有的低防撞插拔式活动护栏86处。新型活动护栏材质坚固、结构稳定,具备优异防撞性能,有效缓冲冲击力,筑牢中央安全防线。

桥墩穿上“强化铠甲”:对防护不足的桥墩二波护栏强化改造886延米,采用高强度材料和优化结构,紧密连接防撞岛,提升防护等级,为桥墩提供更可靠保障。

标线指引“焕然一新”:全路段施划标线21万平方米,覆盖主线、互通、匝道、收费站等关键区域,清晰可视,为驾驶员提供稳定视觉引导。

附属设施“全面治理”:坚持精密部署,对交安附属设施进行系统性排查与整治。累计完成4.3万余处防眩板、轮廓标、百米牌、隔离栅等设施的维修与更新,全面提升了道路安全保障水平。

图片4.png

波形梁护栏与桥梁防撞墙无缝搭接

中分带活动护栏防撞能力提升

图片6.png

桥墩护栏防护能力提升

标线改造效果显著

三、机制创新,“多部门联动”织密安全网

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模式,着力构建交通运输、公安交管、高速运营、服务区管理等多部门深度协同联动的“大交管”格局。通过固化协作机制、精细服务区管理、长效治理隐患三大举措,打破壁垒、明确分工、共商共管,形成了权责清晰、响应迅速、治理精准的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新体系,为公众平安畅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固化协作模式:交通运输、公安交管、高速运营、服务区管理等部门明确分工,共商共管。重大节假日固化联勤协作,交警常态化联合值守,清障救援力量配备到位。

服务区精细管理:交警负责路段秩序并向服务区派驻警力,秩维人员管理场内秩序,大流量服务区储备应急资源,辽宁交投高速实业公司提供保障,确保服务区安全有序。

隐患长效治理:联合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联勤联巡、长效治超机制。公安交管部门定期分析违法数据;利用服务区阵地,多形式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四、科技赋能,“多维度防控”筑牢防线

科技赋能,守护跃升。通过智慧防控全覆盖、交通秩序铁腕严管、事故预防精准靶向、速度管控科学优化四大硬核举措,靶向攻坚高风险路段,为社会公众打造更智慧、更安全的高速出行环境。

智慧防控布点:建设45个电警卡口,4个交警执法站,重点服务区设警务室,配备规范设施及联动监控系统。卡口、监控设备与指挥平台高效对接(在线率、数据好用率保持100%),构建“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强化“网上巡查+路面巡逻”及夜间勤务。沿线交警大队联动响应,协同地方交警快速处置。

图片8.png强化智慧防控

秩序严管严控:持续加大超速、超限行驶、疲劳驾驶等重点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大力提升安全带使用率,交警24小时勤务率100%,违法查处量同比提升30%以上,利用电子屏实时发布路况安全信息,畅通违法举报渠道,有效形成执法震慑。

速度管控科学:科学优化限速管控,采用分车道分车型限速方案,累计改造逐级减速标志144处、增设安全提醒标志37处、施划纵向减速标线939平方米,通过多重引导提示驾驶员平稳控速;同时,基于事故特征与违法数据的深入分析,精准布设8段区间测速段,实现对高风险路段和违法行为的针对性管控,显著提升了道路安全管控效能。

图片10.png

安全提醒标志

纵向减速标线

五、硕果累累,“全方位提质增效”树标杆

G15沈海高速沈阳至营口段精品工程交出亮眼答卷。

安全屏障更坚固:完成12.5万延米护栏防护能力提升,7处事故多发路段和1129处风险点位护栏全面升级至SB级,桥梁连接、活动开口等关键点改造完成,交通安全设施焕然一新。

交通秩序更向好:对“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进行科学化、精准化动态监管,项目建设全程牢牢守住重点车辆“零伤亡”安全底线。带动全路段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1.11%,安全防护效益显著。

通行效率再提升:日均交通量持续增长,平均运行速度稳步提高,通行能力增强,服务水平稳定保持二级。

公众满意获认可:项目建成后,辽宁交投运营公司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专项评估社会公众对精品工程的满意度。评估涵盖使用体验、通行安全、信息服务和通行环境四大核心维度。结果显示,建设成效获得社会公众高度认可,95.48% 的受访者对安全措施表示满意,信息服务满意度超94%,通行环境总体满意度高达98.87%,其中标线清晰度和完成度满意度达99.62%。在实施效果综合评分中,超95% 的受访者打出9分及以上高分,充分印证了公众对项目建设成果的高度肯定。

图片12.png项目建成效果图

G15沈海高速沈阳至营口段精品工程,是辽宁省深化路警协同、推进交通治理现代化的成功典范。它不仅显著提升了高速公路本质安全水平,营造了“安全、便捷、畅通、舒适”的通行环境,更凝练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辽宁经验”。这条焕然新生的“神州第一路”,正以其更高的安全系数和更优的服务品质,为交通强国建设和服务东北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责编丨慎蕾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