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记者 许倩丨北京报道
房价走势,历来牵动人心。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9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在70城中,5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比8月份减少4个;63个城市新房价格下跌;70个城市二手房价格全部下跌。
记者注意到,虽然9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但是,同比降幅总体持续收窄。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能够经受住风吹浪打甚至狂风骤雨的考验。”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下阶段,要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发展预期,不断增强内生增长动能,力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日,国家统计局同时发布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及经济运行数据。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制造业投资增长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3.9%。
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改变。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比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
有市场分析认为,二十届四中全会的一项重要事项,就是研究“十五五”规划建议,“十四五”规划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预计“十五五”将强调全方位扩大内需、并将重点进一步转移到消费领域。一方面,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是主要拖累项,要稳经济,就要稳房地产投资,至少不能过长过度拖累。一方面,居住消费是最大内需。从这两方面来说,房地产理应成为投资和消费的重要结合点,在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远景目标中,房地产投资和消费至少不能拖后腿。
━━━━
5个城市房价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房价下跌数据分析来看,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4%,这很大程度上是开发商冲刺业绩“以价换量”的结果。
各线城市的具体情况为: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比8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上涨0.3%,但涨幅比8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北京上涨0.2%,8月份时下跌0.4%;广州和深圳分别下跌0.6%和1%,跌幅分别扩大0.4和0.6个百分点。
二线城市、三线城市新房价格均环比下降0.4%,跌幅均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海口、包头、赣州新房价格环比跌幅高达1%;西安、九江跌幅为0.9%。
70城中,只有5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具体情况是:上海、杭州上涨0.3%;北京上涨0.2%;长春、惠州上涨0.1%。上海再度领涨全国,成为行业重要风向标。
一个积极信号是,房价同比跌幅出现收窄。9月份,70城新房价格同比下跌2.7%,跌幅比8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跌幅分别为0.7%、2.1%和3.4%,均在改善。
70城中,新房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8个,比8月份增加3个。这说明,深度调整中部分城市房价泡沫加速出清,向着止跌回稳迈进。其中,上海房价同比上涨5.6%,杭州上涨3.6%,成都上涨1.3%,太原、乌鲁木齐上涨0.6%,宜昌、南宁上涨0.2%,三亚上涨0.1%。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称,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上海、杭州和成都,3个城市的特征非常清晰,年轻人多、人口导入快、商业市场活跃,市场企稳基础更好,这也要求各地积极学习此类城市的优秀经验、模式,更好地促进市场和房价实质性、可持续性回稳。
二手房市场因挂牌量不断攀升,房价下行压力较大。9月份,70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6%,尽管未比8月份扩大,但连续2个月保持在高位跌幅水平,这也是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最大跌幅。
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9%,跌幅收窄0.1个百分点,但仍在高位上;二三线城市二手房价分别下跌0.7%和0.6%,跌幅均扩大0.1个百分点。
需要注意的是,9月份70城二手房价格全部下跌,上一次出现这个情况还是2024年5月份,后面5月17日和9月26日政策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度救市政策。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称,二手房价格跌幅继续维持高位:一是新房全方位优势对二手房市场的冲击;二是二手房挂牌量继续增长,供给端对价格的压制。9月份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收窄,主要在于价格跌幅较大,部分业主撤回挂牌。
━━━━
投资销售跌幅扩大
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持续下滑,已影响投资增长。1~9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跌13.9%,跌幅扩大1个百分点;由此拖累固定资产投资下跌0.5%。
从几个影响指标看,1~9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8.9,降幅比1~8月收窄0.6个百分点,说明行业体量持续下跌局面开始好转;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跌9.4%,跌幅扩大0.1个百分点;竣工面积同比下跌15.3%,跌幅大幅收窄1.7个百分点。
从土地投资来看,据中指研究院监测,三季度土地市场有所降温,300城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降至5.8%,成交面积及出让金同比分别下降13%和10%,土地市场热度取决于新房销售能否持续好转,预计多数城市土地市场或继续低温运行。
房企资金来源仍未有改善。
1~9月份,房地产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跌8.4%,跌幅较1~8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同比下降1.4%,而1~8月为增长0.2%;自筹资金同比下降9.3%,降幅扩大0.4个百分点。这两部分资金在房企资金来源中占比52%。
此外,定金与预收款同比下降10.3%,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这部分资金占比29%;个人按揭贷款同比下降10.6%,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
销售端低迷直接影响了房企资金回笼和再投资能力。1~9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583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降幅比1~8月扩大0.8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3040亿元,同比下降7.9%,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
由此测算,1~9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为9575元/平方米,同比下跌2.3%。
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5928万平方米,比8月末减少241万平方米,但同比仍上涨3.7%。9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2.78,比8月份下跌0.27。
下一步市场走势如何?还有哪些政策值得期待?
李宇嘉预计,四季度,由于开发商冲刺全年业绩,加上2024年以来高品质地块供给较多,新房同质化竞争继续存在,市场竞争维度从产品力转向“产品力+价格”。年底促销等因素,新房市场预计继续以价换量。
他进一步表示,目前各地更多的是落实好既有政策,激发市场内生动力。此外,加大城市更新力度,落实存量商品房收储等,既消化库存对价格的压制,也修复存量物业现金流创造能力,夯实房价稳定的基础。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预计,从全国市场来看,销售恢复仍需时间,市场分化行情或将延续。短期“稳预期”仍是促进市场回稳的关键,预计四季度各项已出台政策有望加快落实。四季度仍有降息可能,同时加大“房票安置”力度推进城中村改造,释放增量购房需求,也是各地政策重要方向。
中央财办原副主任尹艳林近日分析表示,中央已经明确判断“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意味着市场已从过去的“需求过热”转向“需求不足”。相应地,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工具箱,就应该从“抑制房价上涨”转变为“支持房价上涨”的工具箱。但从现实情况看,工具箱中“抑制工具”较多,“支持工具”较少,即使有部分政策工具,也多以“减少限制”为主。
他建议,房地产调控思路要尽快完成方向性的调整。如果大家都预期“房价只能跌、不能涨”,预期就会自我强化,进而加大稳房价的难度,“止跌”的目标实现会受到影响。“房地产当然不允许投机,但它应该是家庭重要的资产配置,房地产所具有的金融属性也不应该被忽视。”
值班编委:马琳
责任编辑:马琳 温红妹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