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以来,钢材市场呈现量价双弱格局,传统“金九”旺季消费表现不及预期,国庆小长假前的集中补货操作亦不温不火,在市场量价齐跌的同时,焦炭、铁矿石等主要原料价格却仍相对坚挺,这种“成材弱、原料强”的格局使得钢厂吨钢利润受到显著挤压。然而,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全国日均铁水产量依然维持在240万吨左右的高位。在整体消费疲软与利润收缩的双重压力下,为何铁水产量仍能保持如此高的韧性?四季度这一趋势能否持续?本文将围绕这一核心矛盾展开分析。
下半年钢材现状:表观消费下滑 钢厂利润收缩
表观消费同环比下滑
今年以来,国内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同比小幅下滑0.62%,整体呈现出偏弱的运行态势。尤其二季度后,需求疲软态势进一步显现,虽在7月份受宏观政策利好带动,市场成交出现阶段性回暖,但该轮放量在一定程度上也透支了后续的消费空间。总体来看,二、三季度五大品种表观消费量同比降幅扩大至1.70%,反映下游实际用钢需求承压明显。
进一步观察“金九”成色,今年9月整体表现不及往年同期,市场活跃度偏低。此外,国庆节前下游补库意愿也显著弱于以往。根据 Mysteel调研数据,今年237家大中型企业贸易商建筑钢材在节前一周的日均成交量为101098吨,较去年同期的149934吨大幅下降32.57%,反映出市场预期转弱与实际采购节奏放缓的态势。
图1.2023-2025年五大钢材品种表观需求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图2.2024-2025年237家大中型企业建筑钢材成交量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钢厂利润有所收窄
今年以来,钢铁行业盈利状况整体呈现改善态势,但高利润环境下部分微观指标已出现动态调整,并逐步对利润水平形成反向压制。进入三季度,在终端需求疲弱的现实背景下,成材价格显著回调,Mysteel普钢绝对价格指数自峰值回落约4.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煤、焦、矿等原燃料价格表现坚挺,其中Mysteel进口铁矿石绝对价格指数在9月末达到三季度高点,较7月初低点最大涨幅达13.39%;Mysteel焦炭综合绝对价格指数在三季度内累计涨幅亦超过23.67%。
在此“弱成材、强原料”的格局之下,钢厂盈利空间受到明显挤压,吨钢利润出现大幅下滑。数据显示,全国247家钢铁企业盈利率已回落至 56.28%,且仍有环比下降迹象。从品种结构看,螺纹钢与热轧板卷的利润在三季度初触顶后快速回落,目前螺纹钢已陷入亏损区间,热轧板卷处于盈亏线上沿。整体来看,在原料端利润敞口收窄与成材端价格支撑不足的双重压力下,钢铁行业下半年盈利环较上半年有所转弱。
3.2025年普钢、铁矿与焦炭价格指数走势对比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图4.2025年螺纹钢与热轧板卷利润走势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铁水产量维持高位的四大驱动因素
上半年在钢铁企业利润同比改善、内需及出口表现超预期的共同驱动下,钢厂生产积极性显著提升,使得春节后日均铁水产量持续维持在240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这一趋势符合行业基本逻辑。
然而,进入三季度后,在钢企利润环比收窄、下游需求转弱的背景下,理论上钢厂应相应放缓生产节奏,铁水产量亦应呈现环比回落。但实际情况是,日均铁水产量仍稳定在 240万吨以上;即便在9月初受重大活动影响短暂回落至 228万吨水平,活动结束后亦迅速恢复至 241万吨,且据Mysteel预测,10月月度日均铁水产量预估将进一步提升至241-242万吨。我们所看到的相关表观消费数据与当前利润的变化尚未对铁水产量形成有效抑制,表明其高位运行的态势仍由一系列微观层面因素共同支撑。
图5.2024-2025年月度日均铁水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减产的沉没成本
由于前期高炉已处于较高开工负荷,而高炉的停开成本又极高,生产具有强大惯性。除非出现长期、深度的亏损,否则钢厂不会轻易焖炉,若短期减产或将面临较大沉设成本压力。同时,钢厂为维持现金流运转,倾向于通过维持产量来保障出货节奏,以应对资金与库存双重压力。此外,部分钢企寄希望于四季度政策发力带动需求回暖,因而选择稳产观望,另一方面,随着下半年粗钢产量调控政策预期窗口临近,也促使部分钢厂在政策明朗前抢先生产,以争取更大的生产额度,从而进一步支撑了当前铁水的高位运行。
铁水的结构性调配空间
尽管三季度黑色金属成材市场整体呈现量价齐跌态势,但细分品种间走势出现明显分化,为高位铁水提供了结构性的流转空间。在五大主要钢材品种中,螺纹钢表观消费量降幅居前,对价格的支撑作用显著减弱,导致其利润自7月下旬起持续收缩并最终陷入亏损。
相比之下,在制造业需求韧性与出口订单的共同支撑下,热轧板卷消费表现相对平稳,品种利润虽亦明显收窄,但收缩幅度小于螺纹钢,目前仍维持在100元/吨左右的微利水平。在这一利润结构驱动下,高炉企业倾向于将铁水资源向热轧产线倾斜。并且目前热轧卷板累库压力尚不突出,下游消费仍具备对当前铁水配置的消化能力。因此,在热卷品种未出现显著供需矛盾之前,日均铁水产量维持在240万吨以上的高位仍具备持续性。
出口缓解内需压力
下半年以来,我国钢材及主要工业品出口延续稳健增长态势,有效吸纳了部分国内钢铁产量,为铁水产出提供了需求外溢的渠道。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9月中国钢材出口量重回千万吨级别,达到1046.5万吨,环比增长10.0%;1-9月累计出口钢材8795.5万吨,同比增幅为9.2%。从出口结构来看,高附加值产品与初级钢铁产品实现显著双增长,例如1-8月优特钢棒材出口1225万吨,同比大幅上升52.2%;钢坯1-8月出口923万吨,同比激增292%。
与此同时,制造业产成品出口同样呈现良好态势。1-9月,我国家用电器累计出口335999万台,同比增长0.8%;汽车累计出口568.4万台,同比增长21%;船舶累计出口5226艘,同比增长23.5%。下游制造业出口的强劲表现,直接拉动了冷轧、热轧等钢材品种的消费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出口结构的持续优化,不仅拓宽了铁水产出的消化路径,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需求的不足,使钢铁企业在建筑钢材面临亏损压力时,仍能凭借产品结构优化与多元化出口渠道,维持整体较高的生产水平。
图6.2024-2025年中国钢材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相对宽松的政策空间
近年来,在钢材消费达峰、行业处于微利以及环保和双碳约束进一步趋紧的形势下,国家也在逐步推进以产量调控为导向的行业结构优化政策,旨在推动供需实现动态平衡,比如2025年9月份五部门联合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就提出严禁新增产能的要求,但更强调实施产能产量精准调控与钢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是一种“有扶有控”的差异化引导思路,属于偏向结构化的温和调控,而非直接强制压减产量,因而对整体供给端的收缩效应有限。
此外,2025年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低效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标志着钢铁行业“反内卷”治理行动的启动。尽管市场上对粗钢产量压减的预期持续存在,但由于具体实质性的配套政策尚未落地,在目前钢厂利润较往年有所修复的背景下,缺乏强制性限产约束的情况下,企业自发开展大规模减产的动力明显不足。
因此,当前政策环境整体趋于温和且执行上存在弹性,为铁水产量持续处于高位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制度空间。
四季度铁水产量或高位震荡后回落
尽管当前钢厂盈利率约为56%,环比有所承压,但同比仍实现增长。在此背景下,钢厂仍可通过调配产品结构来维持整体盈利,这将维持钢厂的生产意愿。据市场反馈,部分企业拟将高炉年终检修计划推迟至明年初。与此同时,若西芒杜铁矿于11月顺利启动发运,将进一步支撑铁矿供应稳中趋增的格局,为铁水产量高位运行提供原料基础。根据Mysteel最新预测,10月份日均铁水产量预计在241-242万吨区间波动,仍处高位区间且短期内难以快速回落。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需求端表现将成为决定性变量。若“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结束后,钢材库存去化仍不畅,那将为铁水产量下行聚积风险。此外,粗钢减产政策也是关键影响因素,若按全年压减3%的目标测算,四季度仍有约1000万吨的减产空间。叠加北方采暖季限产逐步实施,以及废钢性价比回升对铁水的替代效应显现,铁水产量增速预计将逐步放缓。整体来看,四季度铁水产量或将呈现“高位震荡--逐步回落”的走势,但受底部支撑因素制约,仍将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若需选取一个可跟踪的非突发性政策的指标来预判铁水产量走势,如前所述,当前板材利润对高炉开工仍具支撑作用,一旦热轧板卷出现明显的累库压力与供需矛盾,则将形成对铁水高产量的实质性负反馈。
往期回顾
BREAK AWAY
铁矿石期货跌超2%,钢价延续弱势运行
力拓铁矿发运节奏加快,西芒杜投产进度快于预期
供强需弱格局下,2025年四季度冷镀板材库存逻辑变化情况
小编推荐
➤推荐服务:
聚焦钢铁行业,提供全国各地钢材、废钢、煤焦、铁矿石等现货贸易价格、实时行业快讯、钢厂调价信息、市场热点解读及研究报告。
▼速速扫码领取30天会员试用▼
➤推荐关注
公众号回复【福利】获取粉丝专享福利
公众号回复【钢价】所有钢市价格短信免费订
点击「阅读原文」 免费领取30天会员 !!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