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李强凭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李强凭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之际,当地时间10月1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专程赴安州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凭吊烈士。

李强向志愿军烈士墓敬献花圈,并肃立默哀。李强说,75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为捍卫和平与正义,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并肩战斗,历经两年零9个月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伟大胜利。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英勇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们,表达深切思念。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用血肉铸就的不朽功勋。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之际,当地时间10月1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专程赴安州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凭吊烈士。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李强说,75年过去,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稳步迈进。在中朝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朝鲜血凝成的传统友谊持续巩固深化,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我们要继续秉承先烈遗志,更好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中方愿同朝方同志一道,进一步弘扬中朝传统友谊,加强务实合作,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前行。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Image

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第1师,跨过鸭绿江,奔向朝鲜战场

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发动侵朝战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随着战场不断扩大,志愿军后方补给、军需物资运输成为首要问题。中央军委命令铁道兵团率所属3个师2个团,于1950年11月6日起陆续入朝执行铁路保障任务。1953年1月,正在国内整训和施工的解放军铁道工程师第5、6、7、9、10、11师入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领导下执行抢建铁路新线任务。

Image

抢修战士与洪水搏斗

入朝后,铁道部队边前进、边抢修,在严冬里相继修复了遭受严重破坏的沸流江、大同江、大宁江、清川江等桥,使平德线、平元线、平北线、京元线、京义线迅速向前延伸。

1951年7月,朝鲜突降暴雨,铁路、公路、通信线路全被破坏。铁道兵团战士在50多个惊心动魄的日子里,头顶穿梭轰炸的敌机,置身滔滔激流,修复正桥59座,让钢铁长虹重新飞架在条条江河之上,在整个汛期依然确保前运物资3600多车。

Image

铁道兵团第2师在京义线“317”公里地段,不顾定时炸弹爆炸坚持抢修

从 1950 年11月到1953年7月的33个月中,美军集中了70%的空军兵力实施“绞杀战”,对三八线以北的我运输线进行大规模、持续性轰炸。在2年多时间里,铁道兵团战士冒着敌机轰炸,伴着随时爆响的定时炸弹,修复,再炸断,再修复,粉碎了美军的“绞杀战”。期间,共抢修桥梁2294座次,延长128公里;抢修便桥便线延长127公里;抢修线路14691处次,延长1003公里;抢修隧道122座次;抢修车站3648处次,延长161公里;抢修通信线路20994条公里;新建铁路212公里。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高度评价铁道兵:“朝鲜战争打胜仗,一半功劳归前方浴血奋战的同志,另一半功劳归负责维护交通、保证供给的同志,他们也是在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天天在拼搏。”

Image

战士欢庆通车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铁道部队共有1481人牺牲、2989人负伤,荣立一、二、三等功12100人,集体二等功单位20个。其中特等功和一级战斗英雄1人、一等功和二级战斗英雄10人、一等功和二级模范1人,创造了“人在路在、人在桥在、国在家在山河在”的奇迹,以血肉之躯和顽强意志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Image

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烈士纪念碑旧照

聂荣臻元帅曾概括:“我们的铁道兵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从他们来了以后,朝鲜的铁路桥梁就成了‘炸不断的桥梁’,他们的口号是‘敌随炸、我随修、路随通’。在保障铁路的斗争中,涌现出像杨连第这样的国际主义精神史上的不朽丰碑,是坚强意志、革命勇气的传奇。”美国第8集团军军长范弗里特在汉城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共产党仍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送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坦率地讲,我们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坚强的建筑铁路的人。”

Image

帮助朝鲜人民迅速重建家园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铁道兵没有立刻回国,就地成立新建铁路指挥局,留在朝鲜帮助当地政府和人民修复铁路,重建家园,使朝鲜的铁路线路由107公里增至1382公里。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