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齐河-禹城高品位铁矿开发可能性
2025年10月07日 00:09
海外矿业投资
责编:戚金荣
作者:海外矿业投资
山东省在富铁矿资源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其中齐河—禹城地区已成为全国罕见的亿吨级矽卡岩型富铁矿资源基地,具备品位高、厚度大、分布广、易采选等显著优势,开发条件在国内同类深部铁矿中较为优越。一、资源品质与规模1. 齐河—禹城富铁矿
- 矿石品位:全铁(TFe)平均品位55.27%,磁性铁(mFe)品位50.67%,属高品位富铁矿。
- 矿体特征:厚度介于7.66~119.67米,平均超过55米,呈层状—似层状连续分布,形态规整。
- 资源储量:截至2024年10月,探明资源量1.04亿吨,预测远景资源量3.8亿吨,是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首个亿吨级富铁矿基地。
2. 莱芜地区富铁矿
- 全铁平均品位53.38%,磁性铁品位51.28%,局部单样全铁品位高达61.30%,属极高品位富铁矿。
- 当前估算资源量约57.97万吨,规模为中小型矿床。
二、开发优势分析
- 资源禀赋优异
- 矿石品位高、磁性强,可通过“原矿—破碎—干磁选”简易流程直接产出品位≥64%的铁精粉,省去磨矿、浮选环节,选矿成本较传统低品位矿降低30%以上。
- 开采条件有利
- 矿体埋深900~1200米,属中深部矿床,可采用常规竖井+斜坡道开拓,无需超深井特殊装备。
- 地表为平原农田,无复杂地形制约,基建成本低,且已形成“表土+深层土”分级剥离与复垦技术体系,复垦成本低于露天矿。
- 智能化绿色开发基础好
- 规划采用“深井+智能化+绿色充填”集成技术,通过井下充填、粉尘封闭、微震监测等手段实现绿色开采,契合粮食主产区环保要求。
三、主要挑战与对策难点技术对策影响/成本深部凿井(第四系厚400m,含水层多)冻结法/沉井法施工,提升系统采用多绳摩擦绞车基建工期延长6–8个月,提升系统投资占基建成本约40%高地压与岩爆风险(埋深>1000m)高强度锚喷+应力解除爆破+微震在线监测支护成本增加15–20元/吨水文地质复杂(上覆富水砂层,下伏奥灰水)预注浆堵水+井下放水系统,预留排水能力2000–3000m³/h排水电费约20元/吨绿色矿山要求高同步建设尾矿井下充填、粉尘治理与智能监测系统环保投入占比约15%,可通过尾矿制建材、矸石回填平衡成本四、综合评述齐河—禹城富铁矿以其高品位、大厚度、易选冶的特征,成为国内稀缺的优质铁矿资源区。尽管面临深部开采带来的地压、水文等技术挑战,但通过智能化开采工艺与绿色矿山技术集成,可实现安全高效开发,对提升我国铁矿石资源自给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深部开采成本结构,推动资源规模化综合利用。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