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江河,巍巍长堤
治水兴邦,安澜裕国
渠通阡陌,岁稔年丰
山河锦绣,泽被千秋
在“十四五”征程中
水利人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用奋斗书写责任与担当
让水利成果滋润民生福祉
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保障我国水安全
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进长江流域
共同见证
治水兴水的精彩答卷
“十四五”期间,长江水利委员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在水利部坚强领导下,切实履行流域治理管理法定职责,锚定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强化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克难奋进、真抓实干,推动流域完成水利建设投资预计超1.5万亿元,主要规划目标全部提前实现或符合预期,长江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坚持旱涝同防同治
全力守护长江安澜
长江三峡水库防御“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
长江委始终坚持“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不断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水库防洪库容增至800亿立方米,长江中下游干流3900余公里堤防全线达标,干支流主要堤防达标率由“十三五”末70%提升至76%,杜家台、华阳河等6个蓄滞洪区开工建设,中小河流治理长度1.29万公里。
完善“三道防线”耦合贯通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与三峡集团协作推进发射一期2颗三峡卫星星座,投用测雨雷达6部,实时共享气象部门86部气象雷达数据,汇集流域片27528处雨量站、1350处水文站、1405处水位站、18019座水库实时信息,持续增强预报预测能力。
在水利部的科学指导下,2021年10月10日,长江委精准调度丹江口水库首次蓄水至170米。
完善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三位一体”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纳入流域统一联合调度的水工程增至132座,成功应对近年来不同类型洪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应对2022年流域性极端干旱,有力保障城乡居民和灌区供水安全;多次实施生态调度和应急调度,有效促进鱼类繁殖、抑制局部水华,保证迎峰度夏电力供应,畅通黄金水道,保障了流域生态、粮食、用电、航运用水安全。
强化统一规划治理
加快建设国家水网
长江委始终坚持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全力助推国家水网建设,牵头组织编制的23项流域综合规划已获批实施17项,有序推进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修编和区域水网建设规划编制审查。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全面施工。
加速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大动脉,调水规模39亿立方米的南水北调中线后续水源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建设,引嘉入汉、大宁河提水等中线后续水源工程前期工作不断完善,配合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论证。
加快建设骨干输排水通道,引江济淮、引汉济渭等实现通水(通航),滇中引水、渝西水资源配置等工程加快建设,白龙江引水、引大济岷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有序推动重要结点工程建设,重庆观景口、江西四方井等水库建成达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顺利开工,重庆藻渡、贵州花滩子等水库加快建设,云南弥泸、四川都江堰等一批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加快推进。
流域已建大型灌区115处、中型灌区2861处。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20年的90%提高至9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向北方供水超824亿立方米,惠及沿线1.85亿人口。
加强系统保护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湖北省郧西县金钱河小流域土坎坡改梯。
长江委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实现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推进43个幸福河湖建设、17条母亲河复苏和599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93万平方公里,建成331个点位、覆盖干支流的水生态监测网。2024年度纳入考核的246个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率达到90%以上的占比98.8%,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达标率由2020年的97.56%提高至99.5%。
丹江口库区水质监测站网图。
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持续加强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组建汉江流域治理保护中心,成立汉江流域水政监察总队,健全跨省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实现库区及16条主要入库河流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756平方公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陶岔渠首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强化数字科技赋能
建设数字孪生长江
长江委始终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统筹推进数字孪生长江建设,印发实施顶层设计,出台数字孪生流域、工程建设指导意见,加快实施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建设项目,积极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初步建成数字孪生长江智慧防洪抗旱系统,流域性洪水预见期提升到7—10天,精准预报调度了2021年长江上游区域性洪水、2021年和2023年汉江秋汛、2024年长江3次编号洪水和2025年汉江2次编号洪水,有效支撑了洪水防御、水库群蓄水、供水调度、防洪与应急演练。
经过多年建设,数字孪生长江框架平台雏形已初步形成,在防洪调度、流域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孪生三峡、丹江口获评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十大样板。
长江委不断强化科技赋能,五年来主持完成的创新成果获批省部级以上奖励80余项,新增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形成了一支院士大师领衔、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7000余人规模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落实刚性约束制度
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长江委始终坚持“四水四定”,高质量推进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实现湖北等7省6万余家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工业服务业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23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全覆盖,委管规模以上非农取水项目取水口、重点大中型灌区渠首在线计量接入全覆盖。
2024年12月,川渝两省(市)实现全国首单跨省取水权交易。
2024年,长江流域用水总量1707.8亿立方米,约为规划控制指标1945亿立方米的87.4%,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28.8%。2020—2024年,长江流域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由53.2立方米降至42立方米,下降21.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52.9立方米降至40.7立方米,下降23.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3提高至0.542。
持续强化法治保障
完善流域管理体制机制
组织长江干流统一清江执法行动。
长江委始终坚持依法治江管水,认真贯彻长江保护法,加强全过程法治体系建设、强化全方位协同协作联动,推动颁布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出台《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工程联合调度管理办法(试行)》《丹江口水利枢纽安全保卫规定》等部门和政府规章。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设立五级河湖长近百万名,清理整治腾退长江岸线162公里,河湖安全专项执法立案查处6000余件,全面实施砂石采运管理单制度,长江干流规模性非法采砂已基本绝迹,流域水事秩序持续向好。
不断健全跨部门跨区域保护合作、水资源调配、执法联动、创新协同、信息共享等机制,巩固拓展科技创新、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合作成果,先后与20多家涉水机构和有关单位开展战略合作,初步形成了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的治理管理格局。近五年,依法审批行政许可事项1450余项,办理满意率100%,有力保障了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面推进长江保护治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十五五”时期,长江委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全面落实水利部工作部署要求,锚定目标、务实担当,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长江保护治理各项目标任务,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统筹: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
供稿: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