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名号特别!这趟直达特快列车,与新中国同龄

名号特别!这趟直达特快列车,与新中国同龄

这趟列车

与新中国同龄

首次将“雾凇之都”吉林

与首都北京串联起来

这趟列车

还因为服务暖心

开到了百姓群众的心坎里

因此获得了一个特别的名字

——“群众号”

它就是

吉林至北京

Z118/117次列车

76年来

“群众号”列车

是如何坚持服务群众的?

让我们从头说起

“群众号”的诞生

1949年5月,在铁路工人的努力下,一列破旧的列车经过改造,担当吉林至沈阳248/247次旅客列车的运输任务。

与此同时,为尽快恢复交通运输秩序,更好为群众服务,吉林铁路管理局将这趟列车命名为“群众号”,在车体外悬挂“群众号”标志牌(灯)。

1950年12月1日,“群众号”列车的车次由吉林至沈阳248/247次变更为吉林至北京102/101次。作为铁路客运的一面旗帜,这趟列车虽历经12次车次更迭,但“群众号”的光荣名称始终保留,服务群众的初心也未曾改变。

首任列车长李静华,带领列车包乘组的同志们想方设法为旅客创造良好的乘车环境。

在那个条件有限的年代,他们在席别划分的基础上,还创造性地区分了母婴车、餐车、服务车等功能性车厢,并备好图书、救急药箱等,在客运服务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因工作出色,李静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并受到毛主席的亲切会见。他的事迹不仅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定名《人民列车》,还被编入当时的小学语文课本。

随着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号”列车的名气也越叫越响,先后多次获评“红旗列车”。1977年,在全国进京快车流动红旗竞赛中,“群众号”列车被评为直达快车一组第三名,全体乘务员获得“红旗乘务员”胸章。

“群众号”列车从风雨中一路走来。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地震。“群众号”列车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它和其他救援列车一起运送了大量伤员到延吉、吉林各大部队医院救治。

2006年3月15日,受到强降雪影响,当时的吉林至北京T272次列车走走停停,直至被困黑山站。列车长于金宝带领乘务员走下列车,踩着齐腰深的大雪摸索前进,从一个山村小卖店里买回充足的水和食物,解了旅客们的燃眉之急。最终,列车将全部旅客安全送达。

“群众号”的新生

2014年,“群众号”列车的车次由T272/271次变更为Z118/117次,并一直延续至今。感人的故事在这趟充满温情的列车上继续上演。

近年来,吉林省内至北京方向开行了多趟高铁列车,但Z118/117次始终是吉林至北京方向的热门列车,上座率常年居高不下。

负责值乘Z118/117次列车的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客运段客运十四队吉京乘务班组。他们从提升人员素质、美化车厢环境、开展特色服务入手,精心打造品牌列车。

一心一意想着旅客、一言一行关注旅客、一举一动帮助旅客、一时一刻为了旅客;做小朋友的叔叔阿姨,做聋哑旅客的翻译,做盲人旅客的眼睛,做问询旅客的向导……乘务员们秉持着这些服务理念,助万千旅客踏上温馨旅途。

为了营造整洁、舒适的列车环境,他们制订卫生保洁计划,在途中及折返站对卫生间、洗面间重点部位进行突击清扫,确保清洁无死角。

针对列车夜间运行实际,他们推出说话轻、走路轻、作业轻、关门轻的“四轻”作业准则;随车设置“爱心宝箱”,针对夜间睡眠不好的旅客,为其提供耳塞和眼罩等用品。

“为了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我们坚持‘四个一、五做到’的服务理念,从每一个细节出发,解旅客的后顾之忧。”列车长赵紫岩说。

七十六载栉风沐雨

从群众中走来的“群众号”

承载着无数群众的希望与期盼

继续奔向幸福的未来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辽宁记者站(沈阳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长春客运段融媒体工作室

文图:古磊 韩阜燊 武莉 王志刚 王海宇 李鹏博 张星星 曲晓曦 尹晨曦

编辑:林飞翼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