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树立研学新标杆!柳工打造广西首家AI(智能)工业研学基地

树立研学新标杆!柳工打造广西首家AI(智能)工业研学基地

图片

9月30日,广西首家AI(智能)工业研学基地——柳工研学基地正式开放。

图片

图片

与传统的工业研学不同,柳工研学基地聚焦人工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大型装备制造领域的真实应用场景。在这里,学生能触摸到世界级领先水平的智能产线、无人驾驶装备、AI质检等工业级人工智能,并与大国工匠对话。可以说,柳工研学基地的建立,是广西推动“产教融合”、将前沿产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图片

柳工智能产线

图片

自动引导车

图片

图片

图片

沉浸式体验三大主题八大课程

图片

基地依托柳工集团国家AAAA级工业旅游景区和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资源,推出三大主题、八大课程的沉浸式研学体系,旨在通过“角色代入+场景探秘+AI实践”的模式,培养青少年的工程思维、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

图片

图片

图片

基地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设计了分层式课程体系:

“未来工程师”课程:

通过参观生产线、AI机械狗互动、液压机械臂模型组装等趣味实践,激发学生对工程机械的兴趣,埋下“工程师种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AI工业领袖”课程:

引入机甲大师编程对决、AI工业沙盘系统操作、5G遥控体验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系统化工程认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工业领航员”课程:

聚焦职业规划与产业认知,通过工业智慧工厂技术解构、对话大国工匠、参与“火石计划”遥控挖掘机运输物料等,引导学生思考AI与工业融合的未来路径。

图片

大国工匠 庞淇文

图片

全国技术能手 周颖峰

图片

动态沙盘

基地充分利用柳工装载机智慧工厂、全球研发中心、大师工作室、户外表演区等真实工业场景,将生产线、实验室、展厅转化为“研学课堂”,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理解AI技术与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将语文、信息技术、物理、历史、美术等多学科内容融会贯通。厂区内设有专用于研学科普的专用区域,可满足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团建拓展等活动的开展,全天可接待最大人数达2000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立体化推进工业思政铸魂育人

图片

柳工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始终秉承“899精神”,坚守产业报国、创新驱动的使命,先后荣获中国500强企业、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企业等荣誉。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次打造AI工业研学基地,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推动产教融合、助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基地依托柳工深厚的工业底蕴和先进的智能制造资源,将“工匠精神”“实业报国”“创新驱动”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研学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工业文明、理解国家战略、树立职业理想。这不仅是对我市推进“工业思政”品牌建设的积极响应,更是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听”走向“现场学”、从“理论讲”走向“实践悟”的创新探索,将为柳州打造“工业思政”品牌建设提供鲜活样本。

当前,柳州已形成“智造能力+场景应用”双轮驱动的“人工智能+”发展格局。企业作为这一发展格局的重要实践载体,不断刷新着智能制造效率,在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13分钟就能下线一辆挖掘机。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国重器”和装备制造业的“示范旗帜”,柳工面对AI技术引领的制造业变革浪潮,大力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积极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展现了助力制造强国建设的实践担当。

图片

图片

在此背景下,柳工成立广西首个AI工业研学基地,是将自身的产业优势、技术积累和精神底蕴转化为育人资源的重要举措。当研学课程与学校教育深入有机衔接,基地将为柳州、广西乃至全国中小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前沿的工业研学实践平台,为培养新时代的工程师和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文图|新播报

编辑|韦斯敏

审核|王曙光图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