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报记者 许倩丨北京报道
近日,多地国资平台正在扎堆出售手中房产。
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北京天恒置业集团旗下公司正在挂牌出售111套房产,房产转让底价从106万元~1397万元不等,总转让底价超过3.3亿元,均位于北京,覆盖西城、海淀、朝阳、大兴、石景山、房山、丰台多个区域,其中既有西城区金融街18万元/平方米的天价开间,也有房山阎村镇2万元/平方米的毛坯刚需房。
在这百余套房产中,总价最高的一套是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3号院5层2门501号住宅,挂牌价1396.89万元,建筑面积84.7平方米,约合单价16.49万元/平方米。
这个价格略高于市场价。二手房交易平台数据显示,9月份该小区二手房挂牌单价约15.4万元/平方米,3个月内价格下跌41%。
据接近企业人士称,这些房产都是天恒集团自有房产,部分是天恒集团开发项目的剩余房源,部分是用于出租的房产,现在出于优化资产结构、缓解流动性压力需要,拿出来出售。
“这些都是‘沉睡资产’,将其出售可以一次性回收一笔客观的资金,同时避免更大的资金减值风险。”一位负责拍卖的人士称。
天恒集团前身为成立于1994年的北京市西城城建开发集团,注册资本110亿元,隶属北京西城区国资委。2016~2017年,天恒集团通过独立或合作方式获得海淀永丰、海淀双新村、朝阳东坝、朝阳孙河等多个地块;自2018年起,逐步淡出北京土地市场,转向城市更新。
今年上半年,天恒集团营业收入6.7亿元,同比下降13.4%,较2021年高峰期的132亿元降幅更大;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亏损3.9亿元,去年亏损50.7亿元;资产负债率攀升至83.5%。
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联营企业存货减值和资产减值损失,另一方面则是城市更新项目的前期投入。2024年,根据上级部门安排,天恒集团全面退出房地产开发,聚焦城市更新。
联合资信在其信评报告中称,天恒集团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成都。2024年销售金额为25.8亿元,2025年上半年仅7.1亿元。目前天恒集团已无存量土地储备,也没有新的一级开发项目。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一时间,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正在集中出售其位于一个四线城镇的68套住宅房产。这些房产全部位于大连瓦房店市复州城镇美郡小区,每套售价28万元~34万元,建筑面积80平方米~93平方米,单价约3500元/平方米。
二手房交易显示,复州城镇美郡小区9月份挂牌均价4500元/平方米,一套92.6平方米的二手房售价大约是54.5万元。也就是说,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正以低于市场价的行情,甩卖这些房子。
同时,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还在出售北京市昌平区金隅观澜时代的3套房产,单套售价300万元左右,房屋面积均为90多平方米。
企查查显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是国内顶尖家专业化的核电工程管理公司,是中国广核集团主要成员单位之一。
据一位行业人士称,在偏远城镇持有大量住宅,最合理的解释可能与项目建设有关。比如,为安置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专家或员工作为临时或长期宿舍,批量购买这些房产。一次性推出68套,会对当地本就不大的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三四线及以下城镇新增住房需求本身就弱,预计这些房产整体出售难度较大。
大规模抛售房产的还有成都铁路兴达建筑公司,其一次性挂牌四川什邡市师古新天地48套住宅房产,转让底价597.48万元,信息披露期满日期为9月28日。
这些现象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国企、央企正在“去地产化”。
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的房产出售信息中,挂牌价最高的是中国航空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其正在出售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北里12号楼,即中国航空结算中心大厦,转让底价4.79亿元,信息披露日期为9月26日~10月10日。
资料显示,西坝河北里12号楼属于办公楼,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上共15层,地下1层,房屋建筑年份为1997年,处于空置状态。
这不是该大厦首次出售。1个月前,中国航空结算公司曾挂牌出售西坝河北里12号楼,当时挂牌价是5.69亿元,显然并未找到接盘方,直降9000万元再度挂牌。
此外,南京长江油运置业有限公司正在出售36处房屋及车位,全部位于南京市晶典国际大厦。南京长江油运置业有限公司隶属招商局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集中卖房的现象,正在多个省市蔓延。广州、山东等地,亦出现多家国有企业集中抛售房产。
广州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广州红棉现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次性挂牌17套住宅房产,广州机场建设投资集团正挂牌出售约60套住宅房屋,广州地铁集团则挂牌出售26套房屋,佛山市南海多宝电力电器安装有限公司则在甩卖79个车位。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官网显示,烟台、聊城和淄博等地国资公司挂牌转让房产、店铺和车位等,数量亦超百套,挂牌总金额数千万元。
有分析称,这不是某一家企业的“个别行为”,而是一场由“债”驱动的资产甩卖,其背后的信号意义远大于简单的卖房行为。
一位企业研究人士称,这些地方国企集中“卖房”,一方面是盘活低效且闲置资产,防止国有资产出现贬值;另一方面是卖房变现,缓解流动性压力。因为房地产市场下行,地方财政与城投平台“化债”任务叠加,短期偿债压力骤增。
这是市场出清过程的一部分。但在当前二手房市场不断攀升的库存量下,突然增加成百上千套“官方房源”,对市场的冲击也是显然的,阵痛不可避免。
值班编委:樊永锋
责任编辑:马琳 温红妹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