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襄荆高铁今日开通,鄂中腹地再添发展新动能!

襄荆高铁今日开通,鄂中腹地再添发展新动能!

图片

图片

9月28日

由中铁一局、大桥局、建工、武汉电气化局

北京局、设计、华铁、工业等参建的

襄阳至荆门高铁

(以下简称襄荆高铁)

正式开通运营

标志着湖北省“十四五”高铁网络建设

取得重大进展

区域协同发展驶入快车道

襄荆高铁起自郑州至重庆高铁襄阳东站,接入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荆门西站,全长1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共设襄阳东站、宜城站、荆门西站3座车站,其中宜城站为新建车站。

中铁一局承建襄荆高铁3标段29.12公里土建工程及全线铺轨任务。项目以“打造全线标杆”为目标,组建“保开通”专班,创造道床板日施工3000米的“襄荆速度”,并投入先进铺轨设备,实现单日铺轨21公里的全国新纪录。在箱梁预制与铺轨过程中,广泛应用智能化工装和自主研发的CP500Z型铺轨机组,以“工厂化、机械化、信息化”支撑,全面提升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为襄荆高铁高质量开通奠定坚实基础。

中铁大桥局承建的襄荆高铁1标段全长24.240公里,包含11段区间路基、11座桥梁和3座隧道,桥隧比达89.89%。宜城汉江特大桥、襄阳东站双线特大桥与周家冲隧道为全线控制性工程。

宜城汉江特大桥全长约25.5公里,其汉江主桥为577.4米三塔矮塔斜拉桥。为保护汉江饮用水源及下游湿地公园,施工中采用钢护筒结合岸上泥浆循环系统、钢围堰及全封闭造桥机等工艺,杜绝泥浆、废水入江,并设置水上防污隔离带强化环保控制。

襄阳东站双线特大桥桩基施工面临岩溶强烈发育、流沙层与承压水等复杂地质,全桥共揭露溶洞1733个,施工难度极大。项目引进XG800型大直径旋挖钻机,创新采用牙轮水钻工艺与注浆钢护筒跟进技术,成功克服地质难题。

周家冲隧道全长2252米,地质复杂,Ⅳ、Ⅴ级围岩占比高,存在多处断层与岩溶发育区。项目通过专项方案加强风险管控,综合运用控制爆破、机械开挖与超前地质预报,并配备人员定位、视频监控、3D扫描等智能系统,全面提升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

中铁建工承建了襄阳东站、荆门西站。其中,襄阳东站综合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东津新区,站房建筑面积7.99万平方米,站场规模9台20线。站房设计理念为“一江两岸,汉水之城”,是集公交、长途客运、出租、地铁、高铁为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荆门西站的设计融合地域特色,外观酷似一架飞机,呼应荆门悠久的航空文化。东落客平台的挑檐线条中间上隆、左右下延,端部猛然上翘,整体造型流畅动感,呈现一飞冲天的姿态,传达出强劲的发展动势,完美体现“振翅高飞”的设计理念,展现出新时代交通枢纽的蓬勃活力。

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承担襄荆高铁全线116.23正线公里电力、牵引供电、隧道照明及配套“四电”房屋工程建设任务。建设期间,项目创下单日敷设10kV高压贯通电缆50条公里、架设接触网26个锚段的施工纪录。打造宜城北牵引变电所等样板工程,实现技术标准、作业规范、过程卡控、工艺标准“四统一”。牵引变电所内采用“PHM”双重智能保护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保障无人值守安全运行。搭建智慧项目管理平台,投入应用接触网腕臂、吊弦全自动预配平台等自主研发的智能工装设备,从参数的精准测量、腕臂的精确装配,到接触线的张力控制、吊弦的间距调整,通过全过程量化分析和优化,实现工厂化预配、机械化安装、智能化建造。

中铁北京局承建的襄荆高铁2标段地处宜城、南漳境内,全长27.178公里,施工内容包括14座桥梁、4座隧道、11段区间路基及1座车站。针对标段桥隧占比高、地质复杂特点,项目团队广泛应用超前地质预报与自动化监控量测技术,动态优化施工方案及支护参数,安全优质完成蒋家山、宜城等隧道施工任务;路基施工采用智能压路机及信息化检测系统,严格把控填筑厚度与压实标准,确保工后沉降符合高铁运行要求;构建智慧梁场,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预制计划、进度跟踪、质量监控等全流程智能化,引入自动化喷淋养护机器人、压浆一体化设备等先进装备,提升施工效率;在环保管控过程中,对标段内4个拌和站料仓均配置了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实现全覆盖喷洒。

中铁设计所属工经院担任该项目第三方审价工作,全程参与襄荆高铁项目投资管控。项目团队凭借在铁路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专业审价资质和丰富经验,以“专业性”与“独立性”为核心,构建了覆盖项目设计、施工、验收全周期的审价管理体系。利用多维数据,实现投资成本的动态追踪与智能核算,针对参建单位的关键指标开展定期评估,聚焦重点环节,开展专项成本核查,从源头上保障每一项投资的经济合理性,实现了项目资金合规使用与工程质量保障的双重目标。

中铁华铁负责监理标段全长29.11公里,包括路基、桥梁、涵洞、隧道、无砟轨道及箱梁预制等多项工程。其中,全线最长隧道刘家岗隧道全长3210米,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该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存在浅埋地段、断层破碎带、瓦斯地层、岩溶裂隙、溶洞等不良地质,坡面分布落石,易发生危岩落石、涌水、突泥、塌方等灾害,施工安全风险高。项目监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坚持把精细化管理贯穿项目全流程,构建“网格化+包保”管控体系,面对不同地质情况,制定针对性方案,严格工序管理验收,先后攻克多种不良地质难题。

中铁工业研制的900吨运架设备在襄荆高铁建设过程中各项性能表现优异,圆满完成525孔箱梁架设施工。项目团队精心开展多项设备功能性试验,确保设备状态始终保持稳定安全,为项目顺利收官提供可靠支撑。

襄荆高铁在荆门西站与已开通的荆门至荆州高铁,正在开展试运行、即将开通的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连接,在襄阳东站衔接已开通的郑州至重庆高铁、武汉至西安高铁汉口至十堰段,是一条重要的区域连接线,路网地位十分重要。项目开通运营后,鄂西地区高铁网布局进一步完善,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更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对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END

执行主编丨李元、沈苏

责任编辑丨陈英栋

内容来源丨所属相关单位

中国中铁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