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接连转发了两三条关于小米的相关内容。
不为别的。只为那份儿创业者发自内心的感动。
雷军总会用一句话撼动人心——
五十来岁,正是闯的年纪!
让人感动的还有,他和陈年的往事。
我一直在想,这是一份儿什么样的兄弟情谊呢?
落难时的义不容辞,
开心时的遥相呼应。
他们,都做到了极致....
雷军与陈年的故事,总让我再一次叩问起 “阶层固化” 这个沉重的话题。
为何,有些人穷尽一生,也难以冲破阶层的壁垒,实现向上的跃迁?
原来,上层的圈子里,多是人抬人,彼此托举、相互成就。他们知道,在资源与机会的叠加中,只有这样,才能轻松站稳更高的位置。
可底层的生存场里,你常见到的是人踩人。
在有限的空间里争来争去,为一点微薄的利益相互消耗,反而把彼此困在了原地。
或许,这就是贫穷最隐秘的本质。
它从不是单纯的物资匮乏,更是这种圈层内耗所带来的、难以挣脱的向上无力。
9月25日雷军的那场发布会,看完竟让我陷入了良久沉思。
弹幕里密密麻麻的评论,细细品来像一面真实的镜子,映出了当下中国企业的生存图景。
每个创新者,仿佛都得生出三头六臂、练就盖世神功,才能勉强穿透那堵由无数现实阻力交织成的 “肉体之墙”。
雷军且如此。
那我们这些千千万万的普通创业者呢?
同样,也需要面对这样的困境,也需要直面人性的灵魂拷问。
就像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是定数,少一难都到不了想去的终点。
这是对所有创业者的大考!
无人幸免。
就像我们要做的起重达人孵化计划。
行业清醒者,都知道,这事儿一旦做成,起重汇将会引领一个时代的新未来。
但,
凭什么是你?
为什么是你?
记得,我在直播间反复举过一个例子:起重汇在行业创业20多年,就像一个大厨,干了一辈子了,不能保证每道菜品,都让人满意。
作为一家创新型平台企业,创新,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老杨是人,不是神。
所以在一些项目上,没法做到让人人都满意,让大家不骂娘。
拿“起重汇产业园”项目来说吧。因为不可抗力,项目终止。起重汇赔了100多万元。
我给项目部的同事说,损失由起重汇承担,不让任何一个参与项目的合伙企业,承担一分钱的损失。
但是,还是引来了骂声一片。
不管怎么说,这么好的事儿,你没有做成,就是你的错。
今天的现状,严格来说,是起重汇服务行业这么多年,透支了“用户信任”。
你把心掏出来,也解释不清。
特别是在起重行业这样的一个小圈子里。
大家对失败的包容,是缺失的。
对你,期待值太高。
但是,你却做砸了。
近两年来,我始终在为突破发展瓶颈、重建与用户的信任而全力奔走。
就像起重达人这个项目,我几乎倾尽了全部心血,复盘,调研,完善。
它不是一时的兴起,不是一次尝试。
而是凝聚了我二十年在行业里的探索积淀与创新思考。
我满心期待能凭它为整个行业交付一份真正扎实、完美的解决方案。
说到底,也是想借此一举扭转大家对起重汇此前部分项目未能善终的失望。
作为创始人,我想让起重汇焕发新的生机,重新站在舞台中央。
可我知道,这条路,终究会走得很艰难。
刚才,我把招商部的同事叫到办公室说:
咱这个起重达人孵化的项目,真的非常好。
但是,我们要用平常心去做。记住,我们是给行业送解决方案的,是给业务经理送财富的。大家不急,我们急啥呢?
别着急,慢慢来。
这是我今年做事的心态。
同为互联网人,我特别了解雷军和陈年的故事。
但是,这两天,我还是反复在观看他们的相关视频,每次都很感慨。
我在想一个问题:突破阶层固化,真的那么难吗?
但在我的认知和实践当中,不难。
只需要重建认知,只需要一个毫无成本的观念改变。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做不到。
前天在老杨直播间留言的那位大家还记得吗?就是提到长垣魔咒的那位家人。
现在,我又想起了他说的那句话:
“老杨,相信你的人,都财富自由了。他们不差钱。”
此刻,我眼前莫名地呈现出一个非常清晰的画面。
我看到了——
实现财富自由的人,在笑。
脱不下长衫的人,也在笑。
他在笑你,
你在笑谁?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