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加沙”直击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简称“西部沿海高速”)和黄茅海跨海通道,台风过境后,广东交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西部沿海分公司(简称“西部沿海”)争分夺秒组织力量抢通,清理倒伏树木,清除阻断路途之损与安全隐患,经相关部门会商研判,解除交通管制,全线主线恢复通行。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是一个破坏力极强的台风,是西部沿海高速开通23年来遭遇的“风王”。
9月24日17时前后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强度为台风级,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台风级)。此后,广东多地陆续宣布解除“五停”(停工、停业、停市、停运、停课)措施。
9月25日早晨,“桦加沙”由强热带风暴级减弱为热带风暴级,5时其中心位于广西北海市东偏南方向约25公里的近海海面上,强度逐渐减弱。
风未至·防先行
“风王‘桦加沙’将正面撞向西部沿海高速!请做好巨灾防御准备!”
“‘西部沿海’预置应急队伍65支全部到位!”
台风预警接连升级,数据实时跳动,一场与风暴赛跑的防御战早已打响。
9月22日、23日,广东省各级领导对“西部沿海”防御台风“桦加沙”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并派队深入,实地检查台风“桦加沙”防御准备工作。
在台风影响期间,“西部沿海”全员皆兵、积极备战、克坚攻难,坚决打好打赢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硬仗!
统一指挥。在监控中心成立应急指挥部,指定各单位或相关部门应急指挥协调员,由监控中心统一下发应急指挥中心协调后所形成的各项工作指令。
信息传递。监控中心及时发布台风信息、路径动向、启动应急响应及抗击台风指令。根据上级,结合属地及路段研判,采取启动最高级别进行应急响应。对外信息发布由监控中心负责,对内发布相关通知由安全办负责。
各司其职。防御“桦加沙”台风,组织领导、救援队伍、设施设备、救灾抢险要求措施准备充分,应急物资充足;领导靠前,指挥有力,组织得当;站场物品的加固、道路施工点及时撤离、后勤保障等落实到位。
风将至·路先锁
“西部沿海高速全线封闭,请车辆绕行。”
9月23日19时起,西部沿海高速全线、黄茅海跨海通道同步启动双向封闭管制,监控中心通过沿线可变情报板播报封路提示,为即将到来的“风王”冲击筑起第一道防线。“人、机、物”全部到位,路政队员加强巡逻,向司乘做好解释工作,各党员先锋队与土建养护应急抢险力量驻点、机电养护应急抢险力量驻点、抢险救援队伍就位,共同协助做好道路管制工作。
安全至上、生命至上。防大汛,抗强台,抢大险,救大灾,打好打赢防御台风“桦加沙”这一硬仗。
严格内控。内部全体管理人员进入抗台风应急战时状态。
抢险预置。全线设土建养护应急抢险力量驻点、机电养护应急抢险力量驻点、抢险救援队伍。投入746名抢通人员、131台车辆、114台油锯及14台特种设备。
建立外联。在三乡、金门、南北、汶付、雅韶、赤溪6个外联单位定点采取大型机械租赁机制,外联备勤,结合实际需要,迅速响应、妥善处置。
加强与交警沟通。配合交警快速对黄茅海跨海通道、磨刀门大桥、虎跳门大桥、崖门大桥以及西部沿海高速全线实施交通管制。
建立联防联动机制。与辖区地市应急、海事、航道等构建好联防联动机制,及时处置通航桥异常情况。
加强桥梁水域船舶观测。路政、养护人员利用电子测距仪加强通航桥梁的桥梁水域船舶进行持续值守观测。实时监控及时预警及响应。密切关注跟踪台风动态信息,盯紧路面、桥隧、高边坡及收费站场实时监控,特别是关注沿线通航桥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及时处置。
做好桥梁监测预警。结合路段及属地天气预警实际,“西部沿海”监控员安排专人开通创新的桥梁“直播”。养护工程部安排专人24小时跟进安全监测系统及主动防撞预警系统,实时掌握桥区水域船舶通行情况。同时落实预警系统联动机制,安排专业力量(交科、养护部、监控中心等)进行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巡查并上报路段桥梁、隧道、边坡集群监测系统和重大灾害监测预警及管控系统发出的预警信息,路政加强巡检,及时与属地应急、海事等部门联动,有效处置通航桥梁异常情况。对于出现桥梁被碰撞等特情,按联防联动机制向地市应急、高速交警、海事部门(海上搜救中心12395)报告应急处置。
风正猛·灯不灭
“9月24日12时,黄茅海大桥塔顶风速65.84米/秒,17级!”
风王“桦加沙”正面来袭,24日从中午开始,14级风圈笼罩西部沿海高速长达4小时!
在沿线城市启动“五停”之际,“西部沿海”监控中心成为狂风暴雨中最繁忙的“哨所”。各级领导紧盯气象雷达图与实时监控画面,结合台风路径、路面状况和各系统预警,进行科学研判、动态调度。
台风登陆只等于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这场道路“抢通”硬仗的刚刚开始。
以24日17时“风王”的登陆为“节点”,登陆后的“桦加沙”强度虽然减弱,而“西部沿海”清障任务重重。
夜黑风高里,树木倒地,一路的收费站站牌、顶棚铝板、路面隔离栅、防眩板、标志标牌及受损的机电设施,阻断路途,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通战,就此打响。
面对强度大、范围广、破坏重的罕见灾情,“西部沿海”迅速响应,投入746名抢通人员、131台车辆、114台油锯及14台特种设备,全力投入复通攻坚。
▲工作人员用油锯清理倒伏的树枝
响应快、预置快、管制快、避险快、恢复快。路政、养护、机隧等党员先锋队与全线所设土建养护应急抢险力量驻点、机电养护应急抢险力量驻点、抢险救援队伍率先出发。队员们身着荧光色反光雨衣、头戴钢盔,脚踩防滑靴深一脚浅一脚蹚过路面积水,手持强光手电扫过每一段护栏。
“K61+710有标志牌损坏掉落!”
“这里有倒伏树木!”
▲面对大树挡道,工作人员正在“启动”油锯
他们边巡查边用对讲机实时上报,从24日17时开始到25日中午,抢通人员轮流上路作业,连续奋战,他们利用随车携带的油锯、手锯、砍刀等工具在现场切割树枝并进行清理。
每个人已是汗流浃背,但他们没有一个退却,仍然坚守在“阵地”上。油锯在不停地发出嗤嗤的响声,他们锯的锯,拉的拉,拖的拖,经过近5小时的紧张“奋战”,这些“拦路虎”终于被清出路面,安全隐患得到了及时消除……
与此同时,28个收费站场的收费员先遣队也在19时前全员到岗,跟着机电养护人员逐个检查收费亭设施、设备,用万用表测试电路,用抹布擦去设备上的泥水,“仔仔细细地查,才能保障复通时不出故障”成为大家的默契。
工作人员正在对机电设施进行修复
沙栏、汶村、北陡收费站等收费顶棚的铁皮被狂风掀起,有的卷成“铁皮卷”挂在屋檐下;50余块标志标牌歪扭变形,或是被吹断在地;130余块防眩板碎裂散落,部分碎片卡在护栏缝隙里。
9月24日5时起至25日,这支队伍历经十几个小时的奋战抢通道路。
9月24日22时,西部沿海高速珠海段经相关部门会商研判,解除交通管制。
9月25日10时50分起,新会段、台山段部分区域和黄茅海跨海通道经相关部门会商研判,解除交通管制。
9月25日18时30分,此次受损严重的台山段沙栏、海宴与阳江段,受损之多,清障任务之重,在各党员先锋队与土建养护应急抢险力量驻点、机电养护应急抢险力量驻点、抢险救援队伍的攻坚之下,清除阻断路途之损与安全隐患全部消除,经相关部门会商研判,解除全线主线交通管制。
公路知识派
《中国公路》杂志社旗下公路交通领域的知识分享平台。公路交通领域最前沿知识、最权威百科、最实战干货全搜罗。
推荐阅读
长按下图识别小程序
即可订阅2025年杂志
文/图 广东交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西部沿海分公司 周琼 张童
编辑:苗挺节
校对:马紫璇
审核:余大鹏 谢博识
转载请在文章前面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行业资讯传播平台,《中国公路》(高速版)杂志话题交流、编读互动平台。
长按可关注并标星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