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
2025年6月23日17时15分许,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地块项目工地发生一起起重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经事故调查组核定,本起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42万余元。
报告认定,荔湾花地广建白鹅潭项目“6·23”一般起重伤害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事故发生经过
2025年6月23日下午,玻璃幕墙工程专业分包单位某装饰公司有一车重约5.24吨的玻璃幕墙工程所需铝型材进场,计划分两次从建筑东侧道路吊运至裙楼和顶楼两处临时存放点。根据与某建筑公司的合同约定,该吊运作业由某装饰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和安全管理,某建筑公司有偿为其提供塔式起重机和配套特种作业人员。
1.第一吊作业过程(从车吊运至顶楼屋面)
16时26分,玻璃幕墙工程劳务分包单位源××公司工人邓某荣配合塔吊专业分包单位的司索工黄某伟在位于大楼东侧场内道路的起吊点上,使用2条吊装带绑扎第一批铝型材(塔式起重机黑匣子显示吊物重约2.59吨),随后黄某伟开展吊带检查、吊点确认以及试吊工作。
16时49分许,塔式起重机顺利将第一批铝型材吊运至顶楼屋面,陈某良在顶楼屋面配合材料就位、解钩等工作。
2.第二吊作业过程(从车吊运至裙楼屋面)
17时许,邓某荣配合黄某伟完成第二批铝型材(塔式起重机黑匣子显示吊物重约2.65吨)的绑扎作业,黄某伟在起吊点展开吊带检查、吊点确认,并试吊(静置距地面0.3米)3分钟。
17时12分许,塔式起重机吊起第二批铝型材,当第二吊铝型材上升至底部距离裙楼六层屋面约2米高度时,通过操控塔吊起重臂小车变幅以及转动起重臂,使货物进入建筑物裙楼六层屋面范围并向着裙楼六层屋面西南角方向转去,源××公司工人凡某林在第二吊材料卸料位置配合材料就位、解钩等工作。
第二吊铝型材吊运轨迹模拟图
17时15分,铝型材在空中摆动后一端底部高度恰好与裙楼六层屋面西南角处定型化护栏顶部高度持平而被托住,第二吊铝型材重量落在内侧吊带上,随后吊装带环眼处断裂。散落的铝型材将擅自靠近货物的凡某林以仰卧姿势压倒受伤在地。
第二吊铝型材空中摆动示意图
事故发生后项目相关方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拨打120急救电话;17时55分许,项目相关方用应急车辆将伤者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21时18分,凡某林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及分析
事故直接原因:
事故调查组根据调查中发现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经综合分析认定,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铝型材挂在裙楼屋面栏杆造成两肢吊带受力不平衡导致单侧吊带超过极限荷载断裂;
2.凡某林违反操作规程走进吊物散落危险区域。
直接原因分析:
1.事发时,由于塔吊起重臂与塔身夹角存在随着小车幅度变化而变化的正常现象,造成吊运过程中铝型材距离裙楼六层屋面高度发生变化
塔吊在空载时状态示意图
塔吊在负载时状态
在到达事发处时,铝型材跟随大臂摆动因惯性加上阵风影响而晃动,导致铝型材一端压在防护栏杆上,此时铝型材外侧完全落在裙楼六层屋面西南角处定型化护栏上并形成“外高内低”的不平衡受力姿势
铝型材落在护栏上的受力示意图
该不平衡受力姿势,在实际上将铝型材由两肢吊索吊装方式变成了单肢吊索扼圈式提升方式,工作极限荷载系数M2变化为0.8,此时吊装带极限荷载T₂=2.4吨,同时小于最不利工况时极限荷载极限=2.915吨和铝型材重量2.65吨,导致吊装带系索环眼处断裂。
因此,事发时铝型材一端落在定型护栏时造成两肢吊运吊装带处于不均衡受力状态,对单侧吊装带产生瞬间加载、增加受力的问题,超过了吊装带的承载极限,造成吊装带系索环眼断裂引发事故
2.源××公司工人凡某林作为辅助解钩人员,本应等被吊物下放在地面且稳定后再作业,但其未听从杨某(站在裙楼西南角处)的口头警告并走进吊物散落危险区域内,导致其被散落铝型材压倒在地,致使头部遭受致命伤。
*有删减,完整版见下方阅读原文
起重达人
点击报名
点击上方图片跳转“起重达人详情页,了解更多内容
“起重达人”孵化计划已正式启动,现诚邀各省1位优秀、有实力的业务经理,以投资合作形式加入我们,共同打造覆盖全国的起重优品供应链生态,书写行业发展新篇章。
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表
扫码关注♥
---- 点个赞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