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既是云南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真实写照,又是云岭铁路赋能边疆民族地区进步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钢轨延伸与民族团结进步紧密相连,着力将云南铁路打造成民族地区的“发展线、和谐线、风景线”,用通达的路网夯实共富基础、用暖心的服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用独特的文旅资源搭建共赢平台,让民族团结进步之歌沿着铁道线一路唱响,更让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在每一段旅程中落地生根。
筑牢“发展线”,以通达促共富
“咚!咚!咚!”昆明南站候车室里,随着木鼓敲响,一群身着民族服饰的佤族演员踏着鼓点舞动起来,旅客们也被热烈欢快的氛围感染。
这样“美丽的邂逅”,在昆明局集团公司管内的车站和列车上经常上演。
近年来,云南铁路部门通过完善路网、优化运力、创新服务等举措,让一条条铁路成为带动民族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发展线”。
云南路网持续延伸并填补无轨地区空白,让民族地区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更加紧密。
2020年,大理至临沧铁路开通运营,动车开进佤乡,有力拉动了临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沿线少数民族群众实现了“动车从家门口过”的梦想。2023年,丽香铁路开通运营,“世界的香格里拉”旅游交通体系更加健全,沿线出行更加便捷。
针对云南地区节庆活动较多等实际,铁路部门实行“一日一图”动态调整,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今年暑运,花脸节、火把节等活动火热开展,旅游流、学生流、探亲流等客流叠加,云南铁路部门科学调配运力,累计发送旅客2697.1万人次,同比增长12.3%。
9月16日17时,在香格里拉站,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将一箱箱松茸搬上C88次列车,用铁路高效准时的运输优势化解了客户“好松茸烂山里”的担忧。
除了快运闪送,云南铁路部门还推出“公益性‘慢火车’+货运专列”组合模式,助力民族地区特色产品走出深山、远销国内外。穿行于山区的公益性“慢火车”,票价几十年不变,不仅方便沿线少数民族群众出行,更成为“移动的农贸市场”——村民们带着核桃等特产上车,直达城市销售。与此同时,“云鹏·澜湄快线”等货运专列持续发力,将云南的鲜花、蔬菜、咖啡运往全国多个省区市及东南亚国家,带动沿线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
钢轨向前延伸,数据见证成效:截至9月16日,昆明局集团公司今年累计发送旅客8355.4万人次,发送货物5339.1万吨。
数字背后,是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幸福模样。
织就“和谐线”,以交流促共融
9月22日,晨光悄然漫过连绵的山峦,为大理站的灰瓦镀上了一层金边。
“阿奶莫急,我教您怎么改签。”7时05分,大理站金花服务台前,白族客运员李淳燕用白族话安慰神色焦急的张奶奶。经问询得知,这是张奶奶第一次独自乘车去昆明,因看错时间不慎误了车。李淳燕指尖轻点手机屏幕,没一会儿便在12306App上完成了车票改签。
大理站组建的“金花服务队”,不仅是铁道线上的服务者,还是民族团结的传播者。在昆明局集团公司管内车站,这样的服务队还有很多。
近年来,随着云南路网不断织密,少数民族职工比例逐步增长,目前占职工总数的14.93%。
9月17日,在昆明南开往万象的D87次列车上,傣族列车员依波逢讲述:“20世纪80年代,我爷爷从勐腊去昆明用了整整一个星期。如今,这段路坐动车只需4个多小时。”
除汉语、傣语外,依波逢还通晓老挝语和英语。在穿越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中老铁路上,像她这样的少数民族列车乘务员还有57名。他们如同朵朵向日葵,温暖了旅客的每一段旅程。
为了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昆明局集团公司党委常态化组织丰富的职工文化活动,并对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职工给予帮扶。他们注重挖掘、选树和宣传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近年来,中老铁路首发列车司机、哈尼族职工李光登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相继涌现。
绘就“风景线”,以文旅促共赢
“以前去昆明来回至少要两天,如今一日能往返两趟。”谈起动车开通后的变化,小湾东镇新民村二社的彝族村民自有英觉得像做梦一样,“我们外出务工、回家团聚更方便了。”小湾东站位于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境内的澜沧江畔,是全国首个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设立的车站,惠及周边30多万名群众。
近年来,昆明局集团公司党委持续强化运输帮扶,援助小湾东镇开发生态游、乡村游、农庄休闲游等“云上小湾”文旅项目,帮助特色农产品进站上车展销,助推小湾东镇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城乡融合发展。
“我们依托小湾东站,打造‘云、水、村’一体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人来到小湾东镇。”小湾东镇镇长杨志源介绍。他们依托铁路带来的便利,通过动车让“藏在深山人不识”的优质旅游资源广为人知,带乡亲们迈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小湾东站是昆明局集团公司打造“风景线”、以文旅促共赢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局集团公司党委加强路地协作,携手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中老、中越、大丽、丽香铁路沿线的州市民宗部门,搭建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打通堵点、整合资源、合力共建,为各民族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他们还联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将“铁路+民族+旅游”深度结合,策划打造“坐着火车游云南”环线旅游列车,推出“零换乘”“萌宠随行”“自行车畅骑”等特色服务,让旅客出行更舒适轻松。
结合3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线、4对示范列车、26个示范站,昆明局集团公司党委不仅通过站内揭挂、动车组视频等方式大力宣传民族政策、民族文化,还将歌舞、美食、民俗带进站、搬上车,让旅客进站即见云南生活、落座便入民族场景。从昆明至丽江的Y752/753次网红列车,到大理、红河、西双版纳等网红车站,再到民族风情浓郁的中老铁路、丽香铁路、昆玉河铁路,铁路已经成为可触摸、可沉浸的文化长廊。
一段旅程,带来一场文化的滋养;一张车票,促成一次民族的对话。
同心筑梦,携手再启新程——
如今,火车成为云南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铁纽带”,铁路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连心桥”,各族群众在彩云之南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云南记者站(昆明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徐文快 郭薇娜 徐章位
图片:朱万祥 张世强 刘昊亮
编辑:赵熳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