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2000多年前,“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如今,“钢铁驼队”满载货物从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口岸呼啸驶出,风笛声响彻天山南北。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考察时指出:“过去是内陆的一个省份,现在有了‘一带一路’就不同了。这里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成为一个核心地带,成为一个枢纽地带。”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新疆的独特区位优势愈发凸显。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全力畅通中欧班列西通道,以双口岸协同发力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开行,为新疆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中欧班列从这里出发,过荒漠、越戈壁,当2022年至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跨越三个千亿元级台阶的成绩单出炉,新疆呈现给世界的,是亚欧黄金通道和中国向西开放桥头堡的崭新形象。
扩能:双口岸服务双循环
“呜——”清晨,阿拉山口口岸,风笛声划破寂静。
“这趟车8天后到俄罗斯。”目送班列远去,阿拉山口国境站运转车间主任闫华鹏的思绪回到了第一趟中欧班列从这里开出时的情景。
从最初每周通行中欧班列不足10列到现在日均通行21列,从最初的1条线路拓展到125条、覆盖德国等21个国家……如今,阿拉山口国境站累计通行中欧班列超4.8万列、运送货物超18036万吨。曾经“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戈壁荒滩已成为国际物流枢纽,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在这里集散、中转,再运往世界各地。
270多公里外的霍尔果斯口岸,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一排排崭新的新能源汽车整齐列队,在工作人员娴熟的操作下,稳稳地进入集装箱。完成海关查验等程序后,它们将搭乘中欧班列抵达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如今,这里是我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经霍尔果斯口岸通行的中欧班列累计超4.9万列,辐射境外18个国家的46个城市和地区。
双口岸协同发力,是新疆铁路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生动实践。自去年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全线开通以来,口岸基础设施能力进一步增强,阿拉山口国境站准轨、宽轨接运能力分别提升了15%、30%。
今年1月至8月,新疆铁路双口岸通行中欧班列数量占全国五成以上,过货量完成2089万吨、同比增长10.7%,运输货物品类达200余种。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方向发展,有效促进了国际经贸合作,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增效:大通道跑出加速度
天山北麓,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钢轨纵横,龙门吊起伏有序,一趟趟中欧班列整装待发。
如今,这座“离海最远的城市”已挺进开放前沿——“中国制造”由此出发,2天抵达哈萨克斯坦、8天抵达俄罗斯、16天抵达荷兰,一条快捷高效的国际大通道全面成型。
加速度的背后,是铁路部门以创新破壁垒、以协作疏堵点的生动实践。今年5月,新疆铁路与海关协同推进“智慧口岸”项目建设,通过单证智慧申报、关铁信息共享等技术,实现通关效率的提升。在霍尔果斯口岸联检大厅,哈萨克斯坦商人努尔别克对新变化深有体会:“现在用手机智能软件报关,通关只要3小时,而10年前需要一天时间。”
聚焦精准调度,铁路部门高效统筹运输资源,合理安排列车解编、车辆取送及到发线运用;协调哈方优化票据译制、审核作业流程,将单列班列票据审核时间压缩15分钟,中欧班列审票效率提升25%。
立足流程优化,实行班列优先、集中优先、整列优先原则,有效压缩货物列车周转时间,提高进出口货物运输效率。今年以来,霍尔果斯国境站班列日均通行数量保持在25列以上,每2小时完成一列入境返程中欧班列换装。
提升服务品质,经由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出入境的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稳定开行、线路持续拓展,全程运行时间较普通班列平均压缩30%以上。
风笛声声,驼铃新曲。物流通道正越跑越快,为新疆拓展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
共赢:古丝路成为新引擎
9月15日,迎着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的晨光,一列满载哈萨克斯坦小麦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入散装粮食铁路专用线。
粒粒金黄的小麦通过自动化设备输送至筒仓,再进入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经过加工成为筋道爽滑的“哈麦面”,随后搭乘列车销往全国。“过去需要两天的流程,现在一天内就能完成。时间成本降了,企业竞争力自然提上来了。”公司总经理温路语气中充满信心。
自2014年封关运营以来,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已从最初的“通道节点”跃升为集综合服务、贸易服务、保税加工于一体的“开放枢纽”。截至目前,保税区内累计入驻企业331家,粮油加工、跨境电商等多元产业集群在这里扎根生长,勾勒出口岸经济的活力图景。
与此同时,乌鲁木齐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美林购进口保税商品体验中心等相继落地,线上线下联动让消费者“不出国门购全球”。
道路通,贸易畅。目前,新疆与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2024年全疆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351.1亿元。2022年至2024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新疆正以崭新的姿态,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展现出强大的活力和潜力。
曾几何时,新疆是“路到头、车到头”的边远之境。今天,以中欧班列为纽带,西北边疆变身开放前沿,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枢纽地位日益显现,持续展现“亚欧通衢”新图景。七十载栉风沐雨,新疆铁路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主动融入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持续推动口岸过货和通道能力提升,为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天山脚下,风笛长鸣,一趟趟中欧班列驰骋向前,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谱写丝路新篇。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特别报道组、新疆记者站(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嵇红 关拥军 王士丛 陈蒙蒙
图片:摆风亮 陈继伟 李晓坤 杨利业 时聪颖
编辑:赵熳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