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铁道青锋》栏目聚焦的是
获得第24届铁路青年五四奖章的
一个年轻集体
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
《人民铁道》报2025年9月24日4版
武汉东湖之畔
有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团队
他们肩负华中地区最大动车段的
高级修检修作业
用青春与汗水守护着列车安全
岗位成才,唱响青春之歌
“各防护人员请注意,D109道动车组列车准备架车,请做好防护!”9月20日15时,伴随着三声急促的铃声,一列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架车机托举下缓缓抬升。现场36名防护人员严阵以待,紧盯架车机运行状态,直至动车组抬升到指定高度。
架落车班组负责整列或单辆车辆的起落作业,即车体与转向架的分离和组装工作,这是保障后续检修工序精准推进的关键环节。如果将动车组比作一根根琴弦,将架落车线上每个举升单元看作一个个音符,那么架落车作业就像在演奏一场大型交响曲。这支由56名青年组成的“乐团”,在作业过程中架起千钧之重,在安全生产的主战场上奏响青春奋进的灵动乐章。
为助力青年职工成长成才,该班组聚焦“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落实,以培养技能人才为导向,围绕操作程序、现场管理等关键内容开展岗位练兵、小组制业务竞赛,通过“理论+实作”双轮驱动提升青工业务水平。同时,他们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老互促”的方式激发新老职工的工作热情,帮助青工跑出成长成才“加速度”。
走进架落车库,映入眼帘的是由34台固定式架车机和64台移动式架车机组成的架车线,在架落车操作员岗位工作10多年的玉皓对眼前场景再熟悉不过了。“2010年,我们段成功实现了编组16辆的CRH2E型动车组整列架车,我深受震撼,主动申请来到架落车班组,立志要在架车线上大展身手。”玉皓回忆道。
带着对新岗位的向往,玉皓从零开始学习设备工作原理和作业流程。他结合作业实际,将防护细则转化为标准联控用语,再植入进作业全过程,实现作业从人控到人机互控的转变,并总结梳理架落车作业风险点20余项,实现了架落车“零失误”操作。他负责的D100、D101两条架车线被该段命名为“玉皓架车线”。
该班组成立以来,先后培养出技师和高级技师8名,岗位带头人10余名,段先进生产者5名,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能手1名。
平安起落,筑起青春防线
我们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细心,作业中出现了任何不确定因素,一定不能盲目操作。”这是班组长左康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今年4月的一次作业中,正在D104线进行单列落车作业的职工杨天宇,全神贯注盯控着架车机上车体平稳下降,待其精准落在工艺转向架上后,娴熟地操纵遥控回收架车机拖头,收至一半时,托头与车体接触部位突然传出了尖锐的金属摩擦声,操作界面显示托头无动作。“1位架车机托头不动作,暂停作业!”杨天宇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快步走到架车机旁。经过细致检查,他发现架车机丝杠螺母的螺纹被磨得几乎平滑,大家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
架车机举升单元之间8毫米的高度差,是动车组安全升降的底线。在一次架车作业中,架车机操作员郑耀强发现,正在抬升的2车与8车之间高度差已达到8.1毫米,但架车机未启动急停保护机制,他立刻拍下急停按钮并上报车间。经过全面排查,发现架车机主机内保护系统信号传输异常,班组随即开展立项攻关,编写出高度差超限急停保护程序。这套程序投用以来,再未出现过类似问题。
该班组成立以来,累计安全架落车3000余次,在一次次平安“起落”中,青年合力筑起了坚固的青春防线。
展示风采,彰显青春活力
穿上工装,他们干练帅气、元气满满,是动车组安全的守护者,用专业与责任为旅途筑牢防线;脱下工装,他们鲜活明朗,展现青春风采,以热爱为生活添彩。
班组青工王浩、张鑫宏每天下班后相约职工文体中心健身房撸铁拉伸,锻炼体魄;热爱摄影的青工沈保舟,在工余时间经常穿梭在检修库里,捕捉班组作业的美好瞬间;青工马云龙喜欢音乐,他的歌声苍劲浑厚、铿锵有力,工作之余时常带给大家轻松和欢乐……
以青春之名,展青年之为。每逢节假日或客流高峰期,班组的青年职工都会踊跃报名参加志愿服务。今年春运,青工杨天宇累计为旅客提供出行引导、行李搬运、失物招领等服务达180小时,被武汉局集团公司评为优秀志愿者;青工范伟连续3年主动报名参加春运加开列车值乘任务,为旅客答疑解惑,收到表扬信10余封……青年职工们服务旅客的身影,成为铁道线上的绚烂风景。
“生活中的共同爱好和和睦相处,让我们更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青工彭鑫说。青春无边,奋斗以成。近年来,架落车班组每年主动投身除雪打冰、客运值乘、驻站值守等急难险重任务,展示了青年的活力与风采。
联合制作:《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编辑中心、移动传播中心
策划:孙博 张宇佳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湖北记者站(武汉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次少杰 张嬝嬝 张磊 刘博洋 魏平
编辑:赵熳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