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难得秋来第一鲜

难得秋来第一鲜

许是灌了一肚子秋露,聒噪的蝉鸣日渐嘶哑,乍一听,像极了孩童的抽噎。在秋蝉的寂寥中,韭菜纷纷起了苔,举起一簇簇亮眼的白花。

已至秋日,是做韭菜花酱的时候了。

韭菜是自家种的。我在小得可怜的院子里,硬是挤出一片桌子大的地方,陆陆续续补种三四次,才有了今日这欣欣向荣的苗情。

早春第一茬试种的是网购的韭菜籽,包装上写着“山东紫根小叶香韭菜”,配图是一望无际的大田韭菜,其间特写一排“参天”大韭菜,棵棵分明,如同戏台上打旗的龙套,都穿着紫红色裤子,举着飘逸的绿旗子,精神抖擞。我一眼便认定,这就是我的“梦中情韭”。

但是,天不遂人愿。鲁西南春季少雨,我三天两头浇水伺候,最后只从土里稀稀拉拉憋出来几根胎毛一样的韭菜芽,着实打击到了我。

种第二茬时,我改变策略——直接买韭菜根,选我钟情的品种。直播间里大嫂子唾沫横飞,拍着胸脯再三保证“现挖现发、不活包赔”。

韭菜根三天到货。我第一时间钻进小院,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在“胎毛”间隔里补种。心想:这把稳了!完事后,我拍照发给老友显摆,争论谁才是“真农民”。

或是种得太过急躁,又或是手法不对,大嫂子说一周就能吃上新韭菜的韭菜根,大部分烂在了土里。偶有几簇幸存的,都像死眉耷拉眼的“独腿鹤”,越活越抽抽。

屡败屡战。我重振旗鼓,开启第三茬种植。

这次购买的店铺没有大嫂子的拍胸脯保证,“当年新根、基地发货”的广告语却异常醒目。吸取前两次教训,我买了两倍于种植面积推荐数量的韭菜根,主打一个以量取胜。

开种!不管是否会伤了稀稀拉拉的“胎毛”,不怕动了死眉耷拉眼的“独腿鹤”,我梗着脖子,一行行种得密密匝匝。

有惊喜!也就一周左右,新鲜的小叶便从老根里探出了头,像小狗吐出了舌头。一片活泼翠绿,煞慰人心。

折腾到这时,已过夏至。我完美错过了芳香浓郁、口感鲜美的春韭,在五黄六月里看着“臭韭菜”发呆。

割了一茬之后,韭菜越发旺盛。过了立秋,不宜再动。我憋着劲,看它能不能出苔开花。

按节气来算,那时已近处暑。可今年高温不退反升,酷热叠加闰六月给人带来的错觉,仿佛秋天被夏末合并了。

终于,韭菜开花了。韭菜苔奋力举起一簇簇小花,白花花一片,风一吹,俨然群蝶飞舞。就连“胎毛”也起了苔,柔柔弱弱地举苞待放,不由让人感慨谚语“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的严谨。

我把韭菜花一簇簇摘了,水洗晾干,配上生姜和青辣椒,放进石臼里捣碎,佐以食盐调味,盛进干净容器密封。当日即可食。韭菜花酱是不可多得的开胃小菜,人们称之为“秋来第一鲜”,绝非谬赞。

韭菜花酱去膻解腻。如今正是“贴秋膘”的时候,若手拿一块肥瘦相间的羊肉,蘸上韭菜花酱,能嚼得满嘴流油。

韭菜花酱鲜香下饭。大白馒头从中间掰开,涂一层韭菜花酱,合起来捏扁。一口下去,麦面香裹挟着韭菜花香和姜椒香在口腔里炸开,此时应配一句诗: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韭菜花酱温补开胃。食欲不振时,只需来一口韭菜花酱,那股鲜辣立马让你满口生津,胃口大开。

韭菜花酱具有食疗价值,味辛、甘,性温,被誉为温肾补阳的佳品。

采过韭菜花,院里只剩败叶和孤零零的韭菜苔。这时的韭菜又干又硬,难吃至极,大可割了弃之。

等下一茬再长出来,就是“苔下韭”,其鲜美堪比头茬春韭。有人把花下藕、苔下韭、新娶的媳妇、黄瓜扭列为“四大鲜”。这么说固然俏皮了些,但细想自有道理。

今年错过了头茬春韭,苔下韭,我志在必得!

作者:刘志强 版面编辑:袁理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