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海外矿情 | 矿业发展需解决各方关切——2025年第38周主要资源国动态评述

海外矿情 | 矿业发展需解决各方关切——2025年第38周主要资源国动态评述

摄影:陈宇

【亚洲】

印度:与非洲加强关键矿产合作,共筑可持续未来

【大洋洲】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关闭澳大利亚煤矿

【北美洲】

加拿大英美资源与泰克资源并购交易面临加拿大原住民团体挑战

美国纽蒙特以1.5亿美元出售科菲(Coffee)黄金项目

【南美洲】

智利:英美资源与智利Codelco签署合作开发铜矿协议

阿根廷:必和必拓、伦丁矿业在阿根廷Josemaría铜项目上押注亿美元

【非洲】

刚果(金):民间社会呼吁科博金属公司锂矿勘探协议保持透明

【欧洲】

瑞士:摩科瑞计划从伦敦金属交易所库存中提取大量铝

【亚洲】

印度:与非洲加强关键矿产合作,共筑可持续未来

事件:在印度工业联合会(CII)举办的第二十届印非商业峰会上,印度外交部联合秘书(C&WA)塞瓦拉・奈克・穆德(Sevala Naik Mude)强调,印非在开发关键矿产以助力可持续未来方面的合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穆德在“开发关键矿产,迈向可持续未来”专题会议上发言时指出,过去二十年间,两大区域的伙伴关系已显著成熟,合作范围远超贸易领域,深入至经济与产业合作层面。“多年来,印非关系取得了多项重要里程碑,”穆德表示,“2010-2011年度,我们的贸易额为300亿至350亿美元,如今已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这一显著成就彰显了双方企业的决心与创业精神。”穆德强调印度作为重要经济伙伴的作用日益凸显,他指出,印度目前是非洲第五大投资国,投资额超过800亿美元,涵盖采矿业、制造业、价值创造及服务业等多个领域。他提及尼日利亚、莫桑比克、摩洛哥、突尼斯和南非是主要投资目的地,印度企业已在这些国家助力建设产业、创造本地就业机会并支持可持续增长。穆德认可非洲拥有丰富的关键矿产储量——这些矿产对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并强调这些资源“首先且最重要的是属于非洲”。他表示,印度采取的是合作而非掠夺性的方式,重点在于本地增值、产业发展及社会经济赋权。“真正的机遇不在于简单地开采和出口矿产,而在于在非洲本土开展联合勘探、生产及价值增值,”他说道,“我们必须推行一种伙伴关系模式,将非洲的矿产财富转化为产业实力,确保实现包容且可持续的繁荣。”印度已通过其免税关税优惠计划,为非洲的加工及未加工出口产品提供优惠准入,以此朝着这一方向迈出了步伐。但穆德呼吁,合作重点需进一步深化,迈向合资企业、本地加工设施及长期产业伙伴关系。穆德强调,这一合作的基石是人力资本开发。“仅有投资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对人进行投资,”他表示。印度一直通过培训、能力建设及技术合作分享其专业知识。在采矿领域,技能培养尤为关键,印度承诺扩大培训项目、知识转移及技术共享,以赋能非洲青年引领这一转型进程。最后,穆德呼吁印非双方秉持共同愿景前行。“通过分享最佳实践、协调政策、发展产业与技能,我们不仅能借助非洲的关键矿产推动经济增长,更能构建一个可持续且包容的未来,”他总结道。(Batterymetalsafrica

评述:印度与非洲的最新合作实则是印度“国家关键矿产使命”在非洲大陆的战略投射,既精准契合了非洲关键矿产开发的现实需求,也暴露了印度在全球资源博弈中的战略意图,背后是双方资源禀赋、发展诉求与地缘格局的深度交织。从非洲视角看,其关键矿产产业正处于“资源富矿”与“发展瓶颈”的双重境遇中——作为全球约30%关键矿产储量的拥有者,非洲大陆在清洁能源转型核心资源上占据绝对优势:刚果(金)掌控全球主要的钴储量,南非与加蓬、津巴布韦共同坐拥全球主要的铬、锰和铂资源,津巴布韦和马里则是锂的主要供应地。但长期以来,非洲矿业多停留在初级开采阶段,矿业领域外国直接投资较低,且多以资源出口为主,缺乏本地加工能力与产业链配套,导致“资源诅咒”阴影挥之不去。这种“有资源无产业”的现状,使得非洲国家迫切需要能带来技术转移、产能建设与价值增值的合作伙伴,而非传统的资源掠夺者。印度此时强化与非洲的关键矿产合作,本质上是其国内战略瓶颈的必然外溢。尽管印度自身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且制定了自身的“关键矿产战略”,目标是构建自主可控的价值链,但本土产业短板极为明显:勘探不足,开采与精炼技术落后,缺乏从矿山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这种“储量大、产能小、需求旺”的矛盾,迫使印度将海外布局作为战略核心,而非洲凭借与印度的传统联系和资源互补性,成为优先选项。事实上,印度已提前铺垫合作基础:作为非洲第五大投资国,其投资已覆盖尼日利亚、南非等关键矿产富集国,且与刚果(金)、马拉维等国签署了钴、镍等资源供应谅解备忘录。穆德强调的“合作而非掠夺”“本地价值增值”等理念,正是印度针对非洲诉求设计的差异化策略,试图在美、欧、日等竞争者中突围——毕竟美国已投入40亿美元打造“洛比托走廊”运输矿产,欧盟在非洲布局了个战略性金属项目,日本也通过外交攻势争夺“非洲金属俱乐部”席位。从合作内容看,新闻中提及的免税关税优惠、合资加工、技能培训等举措,精准呼应了双方的核心诉求。对非洲而言,印度提出的“联合勘探、本土增值”模式直击痛点:刚果(金)等国长期受困于资源出口附加值低的问题,而印度企业在莫桑比克、南非的矿业投资已展现出产业带动效应,如通过建厂创造本地就业、推动资源加工升级。印度承诺的技能培训与技术共享,更是弥补了非洲矿业人才短缺的短板。对印度而言,这种深度绑定策略既能保障资源稳定供应,又能借助非洲低成本资源与市场,缓解自身加工成本高企的压力:印度本土新建矿山需大量投资且筹备期长达十年,而在非洲布局加工设施可显著降低产业链成本。穆德提及的贸易额从2010-11年度300-350亿美元增至超1000亿美元的成就,更印证了这种互补性合作的可行性。但这场合作仍面临多重现实挑战。在地缘层面,印度需直面美欧日等国的激烈竞争,其“非掠夺性”定位能否落实仍需检验。在实施层面,非洲部分地区的采矿冲突、监管框架不完善等问题,可能阻碍项目推进——如刚果(金)东部的武装冲突曾多次影响矿产开采,而印度与南部非洲国家的关键矿产协定推进缓慢、高层互访不足等问题已客观存在。对印度自身而言,其技术短板可能限制合作深度。

【大洋洲】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关闭澳大利亚煤矿

事件: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和华尔街日报报道,由于煤炭价格疲软及昆士兰州的矿区使用费升高,必和必拓计划关闭其在澳大利亚的萨拉吉南合资煤矿,并解雇约750名工人。萨拉吉煤矿是必和必拓与三菱开发工业(Mitsubishi Development Industry)各占一半股份的合资企业必和必拓三菱联盟(BMA)在昆士兰州运营的五个炼钢煤矿之一,三菱开发工业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炼钢煤出口商。(MINING

评述:BMA总裁Adam Lancey17日表示,州政府的煤炭税使BMA为每美元的特许权使用费支付0.67澳元,约为该公司利润的倍,这是不可持续的。此次关闭和裁员标是必和必拓近一年来在澳大利亚的第二次大规模裁员,去年10月由于价格低廉和供过于求,该公司暂时中止了其西澳大利亚的镍矿作业。昆士兰州资源委员会工业集团首席执行官珍妮特休森(Janette Hewson)敦促该州改变特许权费率,再加上低价,煤炭生产“不可行”。

【北美洲】

加拿大英美资源与泰克资源并购交易面临加拿大原住民团体挑战

事件:英美资源和泰克资源并购交易将面临加拿大原住民团体反对。并购案包含向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特雷尔冶炼厂(Trail Operations)冶炼厂投资7.5亿加元5.44亿美元,以探索增加铜加工和扩大锗及其他战略金属产量的方法。该冶炼厂土地属于印第安人Osoyoos部落,泰克资源还没有与其进行沟通,该项目面临有关污染的历史性投诉,Osoyoos声称要对合并议案提出起诉。(彭博新闻)

评述:根据《加拿大投资法》的规定,加拿大政府可以通过“净效益测试”阻止拟议中的交易。泰克和英美资源集团已承诺在加拿大投资,将联合总部迁至泰克总部所在地温哥华,并在加拿大投资45亿加元。加拿大工业部长梅拉妮乔利(Mélanie Joly18日表示,这些公司还没有做足够的工作来证明这笔交易对加拿大经济的好处。Osoyoos称将引用联邦土著人民权利宣言,要求政治家们阻挠这项协议,除非有更好的协商。现在由泰克公司经营的特雷尔冶炼厂建于一个多世纪以前,Osoyoos要求对影响其土地的措施、事先和知情同意的必要性。希望讨论该地区的土著居民参与环境和文化问题的可能性,以及与试运行相关的就业和收入共享。

美国纽蒙特以1.5亿美元出售科菲(Coffee)黄金项目

事件:纽蒙特公司已经同意以高达1.5亿美元的价格将其位于加拿大育空地区的科菲(Coffee)黄金项目出售给Fuerte Metals公司,从而完成了长达一年的撤资计划。根据协议,纽蒙特将在收盘时获得1000万美元的现金和4000万美元的Fuerte Metals股票。该公司还将保留该项目的3%净冶炼回报提成,Fuerte Metals可以以亿美元回购。此次出售完成了2024年初纽蒙特出售八项非核心资产计划,包括魁北克的埃莱奥诺尔 (Éléonore)安大略省的穆塞尔怀特(Musselwhite) 矿和波客派(Porcupine)矿和其在西澳大利亚的哈维龙(Havieron)项目中的70%股份。(MINING

评述:纽蒙特首席执行官汤姆帕尔默(Tom Palmer表示,这笔交易符合公司精简投资组合和突出核心业务的战略。Fuerte的定位是“以社会和环境意识的方式”推进科菲(Coffee)项目,同时保持对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承诺。通过这笔交易,纽蒙特将通过其子公司Goldcorp Canada持有Fuerte27%的股份并成为主要股东。纽蒙特将继续经营加拿大的BrucejackRed Chris矿,公司上周由于交易量低申请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退市。科菲(Coffee)项目拥有全球最大和最高等级的堆浸资源,测量和指示资源300万盎司,含金量为1.15吨。Fuerte表示,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初步经济评估,并在当年晚些时候完成可行性研究。

【南美洲】

智利英美资源与智利Codelco签署合作开发铜矿协议

事件:英美资源集团(LON: AAL)和智利国有铜矿商Codelco达成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协议,共同经营智利中部的邻近矿山,创造价值至少在50亿美元以上。该协议合并了英美资源的Los BroncesCodelcoAndina两个矿,在圣地亚哥郊外创建一个新的矿区。一旦获得许可,预计到2030年这一合作将再生产270万吨铜。Codelco子公司Andina去年铜产量为18.16万吨,英美资源Los Bronces产量为17.24万吨。Codelco已经持有Anglo American Sur 20%股份,该公司经营Los BroncesEl SoldadoChagres冶炼厂,该合作实际上在智利创造了一个新的矿区:Andina-Los bronce。双方将成立一家新公司运营合并后的资产,双方保留各自矿山的所有权。(MINING)

评述:英美资源集团首席执行官邓肯万布拉德(Duncan Wanblad:“两家领先的铜矿公司本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卓越的承诺携手合作,我们共同展示了这种可能性。”Codelco主席摩西帕切科(ámanuel Pacheco说,这一合作将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地区的潜力,而无需新的重大投资。该协议还嵌入了可持续性原则和灵活性,以符合每个公司的环境承诺。智利国家矿业协会(Sonami)对这一消息表示欢迎并表示,将项目集中到矿区有助于简化审批程序。Codelco拥有长期的私人合作记录。它持有凯西自由港麦克莫兰项目49%的股份和与力拓合作的阿瓜德拉法尔达项目42.3%股份。去年,它收购泰克资源的克夫拉达布兰卡铜矿10%股份,预计将其年产量提高至30000吨。

阿根廷必和必拓、伦丁矿业在阿根廷Josemaría铜项目上押注亿美元

事件:必和必拓(ASXNYSE: BHP)和伦丁矿业(TSX:LUN)在阿根廷的合资企业Vicuñ Corp .投资超过亿美元,开发在智利边境附近价值数十亿美元的Josemaría铜矿项目,该项目可能成为阿根廷铜下一个主要生产中心。目前公司对Josemaría项目进行了测试和施工前工作,目前正计划寻求批准并在2030年开始生产,力图将矿井的使用寿命从19年延长至25年,规划矿石加工能力为每天175000吨。公司还准备根据阿根廷的大型投资激励计划(RIGI)申请税收、关税和外汇优惠,使该项目更具竞争力。(MINING

评述:Vicuñ预计将在月份之前向董事会提交一份技术报告,概述时间表、产量预测和加工方法。为指导下一阶段工作,公司本周任命矿业资深人士罗恩霍赫斯坦(Ron Hochstein出任首席执行官。霍赫斯坦拥有30多年的行业经验,最近担任Lundin Gold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将于11日上任。自2018年以来,阿根廷没有生产过铜,但不断增加的项目可能会使该国跻身全球前10大生产国之列。

【非洲】

刚果(金):民间社会呼吁科博金属公司锂矿勘探协议保持透明

事件:在美国企业科博金属公司(KoBold Metals)获得七份勘探许可后,刚果人民矿业与石油资产回收联盟(CORAC)发布了一系列建议,旨在确保这一合作能为刚果(金)带来切实利益。该联盟正敦促政府保障合同的完全透明,包括加入带有明确期限和处罚措施的约束性条款。联盟还强调了本土含量的重要性,要求将半数以上的就业岗位和分包机会预留给出刚果(金)籍工人及本土企业。刚果人民矿业与石油资产回收联盟的核心建议包括:具备可执行条款的透明合同为刚果(金)企业创造本土就业岗位和分包机会;通过专门用于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权财富基金,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与当地社区保持持续对话,确保马诺诺(Manono)和马伦巴恩库卢(Malemba-Nkulu)能直接从项目副产品中获益。对该联盟而言,锂及其他战略矿产是关乎刚果(金)未来的国家资产。联盟指出,科博金属公司的入驻为打破过去的拖延与纠纷困局提供了独特契机,但前提是政府能落实问责制、公民参与机制及国际标准。联盟在声明结尾呼吁当局抓住这一历史性转折点——让矿产财富不再是“诅咒”,而是成为刚果(金)人民实现繁荣与尊严的杠杆。(Batterymetalsafrica

评述:刚果人民矿业与石油资产回收联盟(CORAC)的建议既折射出非洲资源大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被动与抗争,也暴露了美国资本借技术优势争夺关键矿产的深层逻辑,而CORAC的呼吁正是对这一博弈格局的清醒回应。作为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称的国家,刚果(金)坐拥全球54.5%的钴储量、8.2%的铜储量以及世界级的锂矿资源,马诺诺锂矿更是以6.69亿吨的矿石资源量成为全球最大未开发锂矿之一,这些战略矿产本应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但长期以来却陷入“资源诅咒”的怪圈——东部局势动荡中,过去的矿业合作多因合同不透明、利益分配失衡引发纠纷。此次科博金属公司获得的七项勘探许可中,四项位于马诺诺地区,三项坐落于另一矿产重镇马伦巴恩库卢,这两个区域的资源开发直接关系到刚果(金)的经济未来。从科博金属公司的战略来看,其布局刚果(金)绝非偶然,而是多重优势与目标叠加的结果。这家由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等联合投资的企业,汇聚了谷歌、NASA等顶尖机构的技术人才,核心竞争力在于运用人工智能整合地质数据与卫星图像,精准定位矿产资源,这种技术驱动模式恰好契合刚果(金)地质档案未充分利用的现状,公司也顺势提出投资升级该国地质数据数字化的计划,既降低自身勘探成本,又为后续吸引投资铺路。更关键的是,其战略与美国政府减少关键矿产对外依赖的目标高度契合——2025月,刚果(金)曾授予美国独家开发关键矿产的权利以换取安全援助,美国非洲高级顾问也专程与刚果(金)总统会商矿业投资,科博金属公司承诺为马诺诺项目提供投资,并向西方市场供应锂,本质上是美国构建多元化矿产供应链、试图改变现有格局的重要落子,而其此前已在赞比亚取得百年来最大铜矿的发现成果,此次进军刚果(金)意味着其完成了对非洲两大产铜国的布局,全球资源掌控力进一步提升。CORAC的一系列建议,正是戳中了刚果(金)矿业合作的历史痛点与当前风险的关键。该联盟呼吁的合同透明化并非空穴来风,此前刚果(金)与美国的“矿产换安全”协议就因谈判绕开议会、缺乏公众监督引发违宪争议,而科博金属公司与AVZ Minerals的股份交易至今未披露财务条款,且仍受制于未解决的法律纠纷,这种模糊性极易重蹈过去拖延与纠纷的覆辙。对于本土含量的要求,更是针对该国矿业长期存在的“飞地经济”问题——以往外资项目中本地员工占比不足、分包机会多被外国企业垄断,而科博金属公司虽承诺创造数千个高薪岗位、雇佣当地员工,但CORAC明确要求将半数以上岗位与分包机会预留给出本土主体,实则是对企业承诺的刚性约束。至于建立专项主权财富基金、保障马诺诺等社区直接获益的建议,更是直指资源利益分配的核心——刚果(金)虽供应全球70%-80%的钴,却长期陷入贫困,教育与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若不能将资源收益转化为民生改善,反而可能加剧社会矛盾,就像分析师坎巴勒・穆萨武利(Kambale Musavuli所警示的,脱离民众参与的协议终将埋下冲突隐患。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场博弈的本质是资源国主权与外资利益、地缘政治需求的碰撞。科博金属公司的技术与资金为马诺诺锂矿的开发提供了新可能,其带来的数字化地质勘探也可能提升刚果(金)矿业的现代化水平,但美国资本与私营军事力量的深度介入,难免让外界质疑这是“新瓶装旧酒”的资源掠夺。CORAC将此次合作视为“历史性转折点”,恰恰反映出刚果(金)民间社会对打破历史循环的期待——他们既希望借助外资与技术激活国家遗产,又坚决捍卫资源开发的主导权与公平性。最终这场合作能否摆脱“资源诅咒”,关键不仅在于科博金属公司是否真正落实本土雇佣、社区受益等承诺,更在于刚果(金)政府能否如CORAC所呼吁的,以透明化合同、严格问责制与公众参与机制,将矿产财富切实转化为国家繁荣与民众尊严的保障,这不仅关乎一个锂矿项目的成败,更将成为非洲资源国如何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实现自主发展的重要样本。

【欧洲】

瑞士:摩科瑞计划从伦敦金属交易所库存中提取大量铝

事件:据路透社报道,摩科瑞(Mercuria)已表示计划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仓库中提取近10万吨铝。此举或会削弱这家大宗商品交易商的主导地位。总部位于瑞士的摩科瑞自月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持有超过90%的铝仓单——即赋予所有权的凭证文件。伦敦金属交易所日的数据显示,其持有的有效或已注册仓单的铝总量超过42.6万吨,其铝持仓并未违反任何规则。知情人士称,日和日,摩科瑞通过注销近10万吨铝的仓单(这些铝将从马来西亚巴生港的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仓库交付),表明其计划提取部分所持有的铝。摩科瑞对此拒绝置评。当前,铝现货合约相对三个月期铝合约的升水(即现货溢价)约为每吨美元。业内人士表示,注销仓单在期货升水(contango)市场中更为常见——在该市场中,远期合约价格高于近期合约价格。而在现货溢价(backwardation)市场中注销仓单则较为罕见,因为此时的升水通常会刺激市场向伦敦金属交易所交付货物。隶属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尚未就摩科瑞的铝持仓及仓单注销事宜发表任何公开声明,也未直接回应路透社关于摩科瑞持仓的问题。伦敦金属交易所表示:“我们已制定多项机制,以防范大额或主导性持仓产生的不当影响。”该交易所还补充道:“有时,伦敦金属交易所特别委员会会指示市场参与者采取多项行动,根据当前库存水平降低交易所内的大额持仓。”全球铝市场大致处于平衡状态。路透社最新季度分析师调查的共识预测显示,今年全球铝市场将出现20万吨的小幅过剩,明年过剩量将达28.15万吨。据估算,今年全球原铝供应量约为7400万吨。(MINING

评述:摩科瑞计划从LME仓库提取近10万吨铝的举动,并非孤立的库存调整行为,而是其在全球铝产业供需重构期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反映出能源贸易巨头跨界金属市场的深层逻辑与行业变局下的生存智慧。从全球铝产业发展基本面来看,当前市场正处于“供应刚性约束与需求结构升级”的博弈阶段:供应端,中国电解铝产能受4500万吨政策天花板限制,而海外市场因欧洲能源成本高企导致复产缓慢,全球供给增速预计放缓至2.1%;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成为核心驱动力,单车用铝量超300千克、每GW光伏用铝1.5万吨的需求强度,推动2025年全球铝需求增速预计达4.5%。尽管路透社调查显示今年将出现20万吨小幅过剩,但摩根大通等主流机构则预测存在超60万吨的供应缺口,这种预期分歧使得铝价中枢存在上移空间,LME铝价被看好呈上升趋势,导致市场对库存变动的敏感度显著提升。作为全球前三大独立大宗商品贸易商之一,摩科瑞的这一操作与其“分散能源业务风险、抢占金属市场红利”的战略转型高度契合。长期以来,摩科瑞以石油交易为核心,但石油市场受地缘政治影响波动剧烈。为构建多元业务体系,其近年加速进军金属领域,此前已通过收购赞比亚矿山股权、与嘉能可合作获取铜资源等动作布局铜市场,此次铝市场操作正是其金属战略的延续。从具体持仓来看,自月起摩科瑞持有超90%LME铝仓单,日数据显示其有效持仓达42.6万吨,这一规模虽未违反规则,却已接近“可能引发市场操纵”的临界点,易引发空头交割危机。此次注销近10万吨仓单,从马来西亚巴生港仓库提取现货,本质上是对监管压力的主动回应,毕竟LME明确表示“已制定多项机制防范大额持仓的不当影响”,且特别委员会有权指令参与者降低持仓,摩科瑞通过主动减仓可避免重蹈强制调仓的覆辙。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操作在异常市场结构下显得尤为特殊。摩科瑞逆势操作的背后,可能暗藏对“俄铝价值重估”的判断——LME库存中大量俄产铝因市场认可度低而价格偏低,其此前建仓正是押注西方若放松制裁,非俄铝的交割优先权将带来套利机会。如今提取现货,或为优化持仓结构,将纸面仓单转化为实物储备,以应对可能的供应链波动。同时,这一动作也暗含对库存信号的精准利用:根据LME库存与铝价的联动规律,库存小幅减少将对铝价形成支撑,而从42.6万吨持仓中提取10万吨,既能维持一定市场影响力,又可通过库存变动引导市场预期,与全球铝市场“紧平衡”下的情绪操控逻辑相契合。从行业影响来看,摩科瑞的操作既缓解了市场对“逼仓风险”的担忧,又凸显了能源巨头跨界对金属市场秩序的冲击。此次摩科瑞主动减仓后,市场紧张情绪有所释放。但更深层的变化在于,以摩科瑞、托克为代表的能源贸易商凭借资金优势涌入金属市场,已改变传统交易格局——他们更擅长利用库存与合约的期限错配套利,此次现货溢价环境下的仓单注销,正是这种新型交易策略的体现。对于全球铝产业而言,这一操作短期内可能通过降低库存支撑铝价,而长期来看,随着摩科瑞等企业持续布局,金属市场的金融属性将进一步增强,未来贸易商的库存操控与产业链企业的成本博弈将成为市场核心矛盾。

作者 | 郑宏军 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五矿产业金融研究院)

李晓杰 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五矿产业金融研究院)

免责声明

上述内容仅代表研究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研院观点和立场,并非给他人所做的操作建议。内容仅供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众号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导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Email: mr@minmetals.com 长按、扫描二维码,或者微信中查找“金属矿产”关注。主编:金志峰责任编辑:陈琦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