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是中国最重要、最集中的铁矿石资源宝库,其储量和产量均在全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保障国家钢铁工业安全的“压舱石”。
1. 储量巨大,全国第一探明储量:累计达150亿吨
全国占比:占全国总探明储量(近500亿吨)的三成多,稳坐全国头把交椅。
远景资源量:超过200亿吨,未来还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核心矿区
辽宁铁矿资源高度集中,南北双核格局,一头在鞍山,一头在本溪,这俩地儿加起来就是全国铁矿的心脏。
资源高度集中,形成了“南北双核”格局:
鞍山-本溪矿带:这是核心中的核心,保有资源量高达214亿吨,占全国四分之一。其深部还有超过30亿吨的潜力尚未开发。
此外,辽西地区有约5亿吨的赤铁矿,辽东有零星的高品位磁铁矿。
当前年产能:约2亿吨左右。
可开采年限:按当前产能计算,现有探明储量足够开采80年。这为中国的钢铁工业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源保障。
品位以贫矿为主:平均品位(含铁量)约为32%,富矿(高品位矿)仅占1.2%。这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动辄50%-60%品位的富矿相比,先天条件处于劣势。
品质优良:虽然整体品位不高,但矿石中的磷、硫等有害杂质含量低,尤其本溪地区生产的铸造生铁素有“人参铁”的美誉,质量上乘。
类型集中:主要是沉积变质型磁铁矿,适合于磁选工艺进行选矿提纯。
2024年产量:辽宁原矿产量达1.8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7%,仅次于河北(4.95亿吨),位列全国第二。
技术领先:面对贫矿的挑战,辽宁依靠先进的磁选、浮选技术,将精矿品位大幅提高至67%以上,回收率也很高,实现了对贫矿的高效利用。
保障国家钢铁安全:作为“国家后备军”,辽宁铁矿大大降低了中国对进口铁矿的过度依赖。2022年规划铁矿开采自给率达到62%,增强了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成本优势:鞍钢、本钢一体化链条完整,露天开采成本约为280元/吨,比进口矿低40%,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
持续发展:新的矿山项目(如西鞍山铁矿)正在建设,老矿山深部增储(如2025年上半年鞍钢在辽宁增储近10亿吨)不断推进,确保资源家底持续丰厚。
“探明储量150亿吨,足够开采80年”是对辽宁铁矿石资源的高度概括和准确描述。它不仅量多,而且通过技术和一体化管理,克服了品位低的劣势,实现了长期、稳定、经济的开采,是支撑中国工业脊梁的坚实基础。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