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中国铁建海洋经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在珠举办

中国铁建海洋经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在珠举办

9月23日,由中国铁建主办的海洋经济产业技术高端论坛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院士、挪威科技大学Torgeir Moan院士、东南大学刘加平院士、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以及珠海市相关部门领导和海洋经济产业领域专家、嘉宾共同出席论坛,见证央地协同推进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时刻。

高端论坛现场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本次论坛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向海图强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部署,服务广东省“打造海上新广东”目标,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论坛聚焦海洋经济产业技术核心议题,旨在汇聚多方智慧,围绕海洋经济产业前沿布局和科技赋能,展开深度对话与交流,共同探索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领域,一起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更强劲的中国铁建蓝色动能。

铁建风电2000安装风机

4月28日,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在与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省长王伟中会谈时提出,要“深耕广东、融入广东,充分发挥中国铁建投、建、营全产业链优势,持续加大在粤布局力度,积极开拓海上风电、海洋装备制造等合作新领域,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在国家战略引领和区域发展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铁建适时主办本次高端论坛,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为海洋强国建设和打造“海上新广东”提供前沿智力支持。

圆桌论坛现场

论坛期间,与会院士专家深入探讨了我国海洋能源综合利用、海上通用混凝土浮体、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渔业开发、海洋装备制造等的核心议题。在海上新能源领域重点讨论了漂浮式风电的发展,特别是海工通用UHPC浮体设计建造关键技术,旨在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加速技术转化,打造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海洋新质生产力高地;同时高度关注智慧渔业,研讨智能化养殖装备、海洋牧场核心技术及智慧养殖平台建设,并就科教文旅一体化与海岛经济圈综合开发的“规投建运营”全周期评估技术进行了交流,探索相关海工装备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协同路径,与会院士高度肯定论坛意义并寄予厚望。

据悉,值此《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正式实施之际,中国铁建近期成立中国铁建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并将在横琴揭牌。作为中国铁建“1+9+N”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该院将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独特政策与区位优势,紧密对标产业政策导向,致力于打造国家级海洋科技研发平台。通过加快培育以海工通用UHPC浮体、海洋牧场、海底光电缆“3大支柱产业”和海岸带绿色采矿、海洋深层水高值开发、深海矿产开发、海岛经济圈、海洋工程装备“5大潜力领域”为核心内容的“3+5”海洋经济产业技术生态体系,集中力量攻关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着力破解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瓶颈,筑牢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基石。

铁建起重5000在阳江进行风机基础导管架吊装

中国铁建港航局作为研究院的建设与运营单位,坚持以经略海洋为己任,充分发挥其在海洋工程领域全产业链的核心能力,依托包括5000吨全回转起重船、2000吨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在内的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核心船机装备,以及成熟的产学研融合平台,把企业在深远海工程、大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及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世界级跨海大桥建设中积累的深厚工程经验,转化为研究院坚实的研究基础。研究院将肩负技术攻坚与产业孵化的核心使命,积极建立政产学研用高效协同机制,充分借力横琴合作区的政策先行先试优势,构建高效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速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落地生根,为广东省实现2万亿海洋经济规模目标、建设全球领先的海洋创新高地注入强劲动力。

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江苏大学、中山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宁波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院、中国船级社海洋工程技术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调查局、珠海市海洋发展局,以及中国船舶、中国石油、国家电投、中国铁建、中国能建等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共同探索海洋经济产业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路径,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多元、前沿的智慧支持。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