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
期刊编委风采
厚植绿色底色,打造一流期刊
李 军
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李军,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人才、孙越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高校GIS新锐、遥感新势力,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电子信息技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矿山测量协会专委会委员、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虚拟地理环境和数字能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委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对地观测专委会委员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教育部国际合作项目、新疆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等纵向项目,及国家能源集团、山煤国际公司、华为公司等企事业单位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SSCI论文30篇,包括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IEEE TGRS、Scientific Data、《遥感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煤炭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论文,并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中国科技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F5000)、知网高被引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16项,出版专著2部。获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绿色矿山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担任《绿色矿山》和Sustainability编委、《矿业科学学报》和《金属矿山》青年编委、《自然资源遥感》、Remote Sensing专题主编等。
近期主要研究领域
矿山生态环境遥感、矿山生态大数据智能分析、生态治理数字化
邮箱
junli@cumtb.edu.cn
主要研究及应用案例
提出了矿区精细地物与生态参数“特征-数据”融合遥感监测系列关键算法与模型,实现了高动态、高异质性特点场景下生态参数的高精度卫星遥感识别与反演。
提出了涵盖植土水气多要素的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解决了不同地貌气候条件、不同开采方式的矿山生态环境难以统一评价的难题。
研发了矿山生态修复时空精准决策技术及服务系统,改善了以往制定修复方案依赖定性分析所存在的决策不准确、效果难以最优等问题。
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家能源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华电集团、新疆天池能源等大型矿山企业推广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团队简介
团队依托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时空信息与智能服务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矿山生态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创新应用和社会服务,长期从事矿山生态修复时空精准决策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国际合作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鄂尔多斯市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省部级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华电集团、新疆天池能源、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国家减灾中心等企事业单位科技项目5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绿色矿山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要科技奖励,发表SCI/EI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
编辑丨李莎
审核丨常明然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期刊出版公司拥有科技期刊21种。其中,SCI收录1种,Ei收录5种、CSCD收录6种、Scopus收录7种、中文核心期刊9种、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1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4种,是煤炭行业最重要的科技窗口与学术交流阵地,也是行业最大最权威的期刊集群。
期刊简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搭建绿色矿山建设领域高端学术交流平台,2023年5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办的中文科技期刊——《绿色矿山》(Journal of Green Mine)应运而生。《绿色矿山》为季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0-1912/TD,ISSN号:2097-3357,由《绿色矿山》编辑部负责策划、出版、发行。
刊登范围
绿色勘查、绿色开采、矿山地下空间利用、绿色选冶、矿山环境保护、低碳技术及节能减排、数字矿业、绿色低碳经济政策与评价等。
期刊主页
http://www.lsks.org.cn
投稿网址
https://lsks.cbpt.cnki.net/EditorAN/index.aspx?t=1
联系:常明然
电话: 010-87986452
邮箱:journalofgreenmine@163.com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