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红岩》的故事要一直演下去!”

“《红岩》的故事要一直演下去!”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202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演播季重点展演剧目,话剧《红岩》改编自经典革命历史小说《红岩》,主创人员在沿用小说基本情节和人物设定的基础上,创新采用声光电等现代舞台技术,将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搬上了舞台。

该剧于9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二七剧场连演4场,共吸引在京铁路单位干部职工、当地群众近4000人次观演。目前,该剧正在《红岩》故事发生地重庆演出。

9月11日,两位特别的观众——1947年至1948年与宋振中(小萝卜头的原型)一起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监狱的狱友李碧涛和宋振中的二哥宋振镛接受记者采访,分享了他们记忆中的宋振中烈士以及观看话剧《红岩》的感受。

照片中人物从左至右依次为:李碧涛、话剧《红岩》小萝卜头的饰演者、宋振镛。

李碧涛访谈

记者:李奶奶您好,请问您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小萝卜头时的情景吗?

李碧涛:我是1947年秋天被关进白公馆的,被关进去的时候狱友们都不敢理我们,只有小萝卜头的妈妈给了我们一个床单,让我们铺着睡觉。等到第二天早晨,我在监狱里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小萝卜头。他拉住我的手说:“小姐姐,我是这里的‘老政治犯’了,这个地方出不去,你不要难过,我跟你在一起。”

记者:他有给过您什么东西吗?

李碧涛:他送给我了两样东西,一个是一根钉子,他说在监狱里没有笔,没有墨,你可以拿这个钉子在地上写字。第二个是一个狱友送给他的,用香烟盒手工画的扑克牌。

记者:小萝卜头当时都和您聊些什么呢?

李碧涛:他从不问我在外边吃什么玩什么,只问我有没有上过学,学校是什么,什么是读书,什么是黑板,大家怎么学习。他对学校的一切都很感兴趣。

记者:您还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李碧涛:我记得小萝卜头很热爱学习,我们楼上的黄将军送过他一根铅笔,他很爱惜。那位将军还会给他上课,教语文、算术什么的,后来还教过俄语,小萝卜头都学得很好。

记者:小萝卜头在狱中做了哪些工作?

李碧涛:他负责传递消息。那时候只有楼上的黄将军有报纸,黄将军会把报纸内容抄写在香烟盒上,然后把它塞进小萝卜头的棉袄夹层里,让他带给他父亲。小萝卜头的父亲再把这些消息传递给狱中同志,就像今天话剧里演的那样。

记者:您今天观看话剧《红岩》时有没有一些受到触动、印象深刻的场景?

李碧涛:我有两个被触动的地方,一个是江姐最后要离开监狱英勇就义的时候,3个牢房的狱友们都在向她招手,看得我很激动。还有一个就是狱中过年的时候,这让我想起当时我们过年。白公馆没有扭秧歌,但是允许我们出门,关了那么久,那是我第一次和我父亲见面,不让说话,我们就这么楼上楼下对望了一下。

记者:看完话剧以后,您心情如何?有什么感受?您如何评价这部话剧?

李碧涛:我很激动啊,没想到大家到现在都没有忘记这些烈士。而且这部话剧演了两个小时,观众一直沉浸其中。能够让大家不忘记烈士,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真的很不错。

记者:那如果让您对今天来看这部话剧的年轻观众说一句话,您有什么想说的吗?

李碧涛: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啊,年轻人要记住这些革命英烈的付出,要传承和弘扬好红岩精神。《红岩》的故事要一直演下去,让年轻人都能铭记历史。

宋振镛访谈

记者:宋爷爷您好,请问您印象中的小萝卜头是怎样的?

宋振镛:我们家有七个子女,小萝卜头是老幺。小萝卜头的一生都是在监狱里度过的,但是他在监狱中是“小交通员”,传递了很多重要消息。如果他和父母当时能够逃出来,那该多好啊!

记者:是什么样的动力让您一直搜寻小萝卜头的资料,讲述他的故事?

宋振镛:我一开始对小萝卜头在监狱里的生活知之甚少。《红岩》小说出版后,关注小萝卜头的读者特别多,我就和家人沿着父母的足迹进行走访,向好多健在的父母的老战友们了解情况,让更多人了解小萝卜头和我们的父母。

红岩烈士志如钢

铁骨铮铮傲四方

话剧《红岩》

带观众沉浸式感受

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汲取红岩精神力量!

文图:高莹 贾司瑒 佟一博 李航

视频:贾司瑒 高莹 宋佳龙

编辑:贾司瑒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