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宋雨彤
【亚洲】
日本:支持纳卡拉走廊投资,助力主权金属公司在马拉维的卡西亚项目
【大洋洲】
澳大利亚:力拓可能被迫在几内亚投巨资建设铁矿冶炼设施
【北美洲】
加拿大:加拿大启动对主要矿业和能源项目的快速审查
美国:纽蒙特申请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自愿退市
【南美洲】
智利:CodelcoSQM即将就联合开采锂矿达成最终协议
巴拿马:巴拿马称第一量子科布雷铜矿将于2026年初重启
【非洲】
纳米比亚:提升硫酸产量,为关键矿产扩张提供支撑
【欧洲】
乌克兰:乌美两国将考察矿产合作协议下的投资项目
【亚洲】
日本:支持纳卡拉走廊投资,助力主权金属公司在马拉维的卡西亚项目
事件: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上市公司主权金属公司(Sovereign Metals)宣布,日本政府已启动一项专门针对纳卡拉走廊(Nacala Corridor)基础设施的投资计划。此举将显著提升该公司位于马拉维的旗舰项目——卡西亚金红石与石墨矿项目(Kasiya rutile and graphite project)的战略地位。此前,东邦钛业(Toho Titanium)已于10日确认,卡西亚项目产出的天然金红石符合高性能钛金属生产的规格要求,这一认证进一步巩固了该项目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20日至22日,第九届非洲发展问题东京国际会议(TICAD)在横滨举行。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在会议上强调,日本将重点关注物流与矿产供应链领域。石破茂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我们将启动一项覆盖全区域、以共同议程为核心的全新共创计划,推动纳卡拉走廊的物流发展,这将为加强矿产资源供应起到重要作用。”主权金属公司首席执行官弗兰克・伊格尔(Frank Eagar)对日本的这一投资计划表示欢迎:“日本对纳卡拉走廊的投入,印证了我们的战略定位,并为卡西亚项目的开发创造了重要机遇。这一计划体现了政府对该走廊的最高级别支持,而该走廊正是我们项目经济可行性的核心支撑;同时,这也与卡西亚项目世界级的金红石和石墨资源优势高度契合。”日本外交部于月正式启动的这一投资计划,旨在消除纳卡拉走廊沿线的发展瓶颈,为马拉维、莫桑比克和赞比亚三国的采矿及农业领域提供支持。该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提供70亿美元资金,其中55亿美元将通过非洲开发银行的“加强非洲私营部门援助计划”(Enhanced Private Sector Assistance for Africa program)拨付;由日本开发机构直接投入15亿美元,为包括采矿和基础设施在内的私营部门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此次投资将重点用于提升产能、翻新设施以及增强抗风险能力,以提高关键矿产出口的运输量和可靠性。马拉维拥有全球最大的天然金红石矿床和第二大鳞片石墨资源,在契合日本资源安全优先战略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于主权金属公司而言,纳卡拉走廊是其最终可行性研究(DFS)的核心考量因素。该走廊可直接连接深水港口纳卡拉港(Port of Nacala),为矿产出口至国际市场提供了低成本通道,能显著节省资本投入与运营成本。主权金属公司计划修建一条公里长的铁路支线,将其拟建的加工厂与纳卡拉走廊连接起来。目前,该公司还在与区域内主要物流服务商洽谈,为金红石和石墨产品寻求可靠且经济高效的运输解决方案。主权金属公司表示,通过融入日本的战略供应链计划,该项目已成为全球关键矿产需求增长的重要受益项目。(batterymetalsafrica
评述:在全球关键矿产产业格局中,非洲正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储备,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非洲拥有全球最大的钴、铜、铂族金属和锰生产基地,锂和稀土储量也极为丰富。关键矿产对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等至关重要,其供需失衡问题日益加剧,获取稳定的供应链已成为各国能源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这使得非洲在全球关键矿产产业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从经济机遇角度看,非洲投资采矿和加工产业,不仅能显著提升GDP和财政收入,还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有望从单纯的原料供应方转型为战略性工业合作伙伴,例如南非凭借其矿产多样性、现有工业基础、强大加工能力和成熟采矿技术,在电池技术、可再生能源组件及先进材料加工等领域,成为极具潜力的区域枢纽。日本作为资源匮乏但关键矿产消费大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海外关键矿产资源的布局与获取。自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资源外交历经初步建立、战略化与体系化、全球化精细布局三个阶段。早期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如日本金属矿业事业团和日本石油公团,主导海外金属和石油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后续又成立日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资源组织(JOGMEC),构建了涵盖勘探开发、储备、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及国际合作等的完善资源供给保障体系。近年来,日本资源外交战略持续围绕绿色转型等方向优化,2023月发布《面向绿色转型(GX)的资源外交指南》。在全球关键矿产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日本积极参与构建多边矿产安全网络,2022月加入美西方国家主导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同年12月与日美等国组成“可持续关键矿产联盟”,还通过G7及国际能源署推动关键矿产回收利用标准与技术援助。同时,日本强化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重要资源国在供应链各环节的合作,推进同巴西、阿根廷、秘鲁等资源国的经济伙伴关系,扩大关键矿产投资,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在此背景下,日本此次对纳卡拉走廊基础设施启动专门投资计划,具有深远战略考量。纳卡拉走廊连接着赞比亚的铜带、马拉维的矿产资源区以及莫桑比克的纳卡拉港,全长912千米,日本自2012年起就通过政府开发援助(ODA)支持纳卡拉港扩建,如今该港口年吞吐量已提升至1200万吨,其中80%用于运输铜、钴等资源。此次投资计划规模达70亿美元,其中55亿美元将通过非洲开发银行的“加强非洲私营部门援助计划”拨付,15亿美元由日本开发机构直接投入,用于马拉维、莫桑比克和赞比亚的采矿及农业领域,旨在消除走廊瓶颈,加强关键矿产供应链,提高运输可靠性。主权金属公司位于马拉维的卡西亚金红石与石墨矿项目与日本对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的关注高度契合。从更宏观视角来看,日本此举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对个别国家关键矿产供应链的依赖。日本试图通过在非洲布局,构建新的关键矿产供应链。另一方面,通过支持非洲关键矿产产业发展,提升自身在全球关键矿产市场的话语权,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资源领域的战略地位。不过,日本在非洲关键矿产产业发展布局也面临诸多挑战,此前日本住友金属投资刚果(金)Ambatovy镍钴矿,就因成本高、政治不稳定等因素,导致年亏损超亿美元,最终被迫退出,目前日本在非矿业企业利润率普遍低于3%。并且,日本推动的一些技术标准和合作模式,与非洲国家“本土化加工”等诉求存在矛盾,如赞比亚要求外资矿企将30%精炼产能留在当地,而日本企业希望将粗矿直接出口至本土精炼厂。
【大洋洲】
澳大利亚:力拓可能被迫在几内亚投巨资建设铁矿冶炼设施
事件:由于几内亚政府正在推动西芒杜铁矿本地精炼,力拓可能会被迫在几内亚再投巨资建设铁矿冶炼设施。几内亚政府认为,冶炼厂和精炼厂对于几内亚从其资源中获取更多价值,并推动更广泛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项政策反映了更广泛的席卷非洲的资源民族主义趋势。几内亚作为全球第二大铝土矿生产国,政府已经取消了与一些矿商的协议,包括由于建设氧化铝精炼厂进展缓慢的阿联酋全球铝业公司。西芒杜分为四个区块,赢联盟财团控制号和号地块,力拓和中国中铝控制着号和号地块。(MINING
评述:几内亚将其雄心与几十年前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开采热潮相提并论,并强调矿业收入也应该支持农业、教育和基础设施。尽管监管更加严格,在中国需求的推动下,几内亚的铝土矿出口2025年上半年仍增长了36%,达到创纪录的9980万吨。该国去年出口了1.3亿吨,储量估计为74亿吨,根据美国地调局数据,预计西芒杜将成为世界上最大、品位最高的新铁矿,最终年产优质铁矿石1.2亿吨,今年十一月实现首批生产。力拓在1997年首次获得了西芒杜的勘探许可。但是政治不稳定减缓了进展。该项目持续了两次政变,四位国家元首,以及三次总统选举。
【北美洲】
加拿大:加拿大启动对主要矿业和能源项目的快速审查
事件: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11日称,加拿大新政府专注于交付重大项目,启动对主要矿业和能源项目的快速审查,以建设加拿大的实力。新政府设立了“重大项目办公室(MPO)”,让MPO填补监管和许可方面的空白,并确保融资计划是可信的,这样投资者就可以更有把握、更快地做出投资决定。MPO的当务之急将是帮助更关键的矿产项目在两年内做出最终投资决定,这将确保加拿大的关键矿产行业能够增长,并有助于能源转型。MPO最先批准的五个重大项目中,最重要的是Foran Mining位于萨斯喀彻温省中东部的McIlvenna Bay铜锌矿,该矿位于加拿大最丰富的矿带之一。还包括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北部的Red Chris铜矿的扩建,扩建后的铜矿年产量将增加15%以上,矿山寿命将延长10年以上,同时温室气体(GHG)排放量将减少70%以上。这两个项目都与土著民族——萨斯喀彻温省的Peter Ballantyne Cree民族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Tahltan民族保持合作,突出了政府对采矿作业中土著伙伴关系的重视。(MINING
评述:通过快速跟踪这些项目,渥太华旨在创造就业机会,刺激当地经济,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需求,同时与气候目标和土著权利保持一致。提交给MPO的其他项目是加拿大液化天然气公司在加拿大卑诗省Kitimat的二期项目,该项目将使加拿大液化天然气的产量增加一倍;安大略省Bowmanville的达林顿新核项目——加拿大第一个G7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蒙特利尔附近的contre cur码头集装箱项目将使蒙特利尔港的吞吐量增加约60%。连同两家矿业公司,这些举措反映了联邦政府加快关键能源和资源项目的优先性,这些项目是加拿大向零净经济转型的基础。
美国:纽蒙特申请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自愿退市
事件:世界顶级黄金矿业公司纽蒙特10日表示,由于交易量低,纽蒙特已申请将其普通股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自愿退市。这一举措预计将在24日收盘时生效,可能会提高管理效率并降低成本。彭博新闻月份报告称,纽蒙特已经设定了每盎司降低成本300美元的目标可能导致数千人失业。去年,这家矿企宣布剥离非核心资产的计划在以171.4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公司Newcrest后,裁员并削减债务。(路透社)
评述:202411月以来,该公司已剥离了几项加拿大资产,包括以约7.95亿美元出售的Eleonore矿,以8.5亿美元出售的安大略省Musselwhite金矿,以及以4.25亿美元出售的安大略省Porcupine operations的股份。Newmont仍然经营着位于加拿大的BrucejackRed Chris矿。该公司在月份报告第二季度业绩时宣布了一项3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纽蒙特表示,将维持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要上市地位,并支持其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它不打算寻求证券持有人的批准,因为股票目前在替代市场交易。
【南美洲】
智利:CodelcoSQM即将就联合开采锂矿达成最终协议
事件:智利国有铜矿商Codelco和世界第二大锂生产商SQM即将敲定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从阿塔卡马盐滩提取锂。该协议于202312月首次签署,博里奇总统的国家锂战略使Codelco掌管了战略盐滩的所有业务。根据协议,SQM将把其阿塔卡马业务的多数股权移交给Codelco,以换取将其生产权延长至2060年。该协议预计将于将在几周内结束尽管它仍需要反垄断批准,包括来自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SQM预计将在本月晚些时候或10月份批准。该合资企业将使Codelco的收入多元化,目前该公司的收入因铜产量下降和超预算扩张项目导致的债务膨胀而紧张。通过进入锂,Codelco可以进入一个对全球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的蓬勃发展的市场。与已经拥有基础设施和技术的SQM合作,可以降低成本,加快生产。(MINING)
评述:Codelco进军锂业之际,这家铜巨头正艰难应对深层次的结构性挑战。这个公司正在努力解决矿石品位下降的问题在其老化的矿山,而其四个旗舰扩张项目已经大大超出预算和落后于时间表。债务已攀升至息税折旧摊销前收益的约倍,这一水平再次引发了有关Codelco长期财务健康状况的旧争论。尽管铜价强劲,Codelco的债务仍增长了84%。对这家矿商来说,锂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其从铜转向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大宗商品的依赖。圣地亚哥的历届政府都尊重过去的资源合同,这使得该协议有可能在硼酸任期结束后继续存在,到2026年结束。目前,这笔交易被称为“历史性的”,因为它让智利对其锂资源有了更大的监督权,也让该行业保留了一家主要的私营企业。
巴拿马:巴拿马称第一量子科布雷铜矿将于2026年初重启
事件:MINING网站报道,巴拿马正准备与第一量子矿产公司(First Quantum MineralsTSX: FM)就可能重启其关闭的科布雷巴拿马铜矿展开谈判,预计该矿将于今年年底或2026年初重启。商务部长Julio Moltó证实了对该矿的全面环境审计将在未来几周开始,由SGS巴拿马控制服务公司将评估该矿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以及就业机会,审计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在对国家社会保障基金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之后,穆利诺总统将重启科布雷巴拿马确定为其政府的首要任务。第一量子的子公司Minera Panamá和其他与该项目有关联的公司已暂停针对政府的国际仲裁程序,为谈判扫清了道路。(MINING
评述:在关闭之前,Cobre Panamá是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商之一,2022年的产量为35万吨,这是其运营的最后一年。该矿对巴拿马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约为5%,第一量子估计暂停开采给该国造成的损失高达经济损失17亿美元。政府强调,在决定重新开放之前,必须首先进行审计。第一个量子已经维护设施,以确保在达成协议后能够恢复运营。
【非洲】
纳米比亚:提升硫酸产量,为关键矿产扩张提供支撑
事件:随着格林金属精炼公司(Green Metals Refining)与韦丹塔集团(Vedanta)公布新的投资及复产计划,纳米比亚正准备大幅扩大硫酸产能,以满足其快速发展的关键矿产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硫酸是铀、铜、锰和稀土等金属提取过程中的关键原料,而这些金属是清洁能源技术不可或缺的材料。纳米比亚已是全球第三大铀生产国,目前正迅速定位自身,力争成为绿色能源转型领域的领军者,现有个在建的关键矿产项目正稳步推进。总部位于伦敦的格林金属精炼公司于周四宣布,将投资5900万美元用于新工厂的一期建设,该工厂投产后每年可生产17.5万吨硫酸。据该公司透露,该工厂的年产量最终有望提升至72万吨。公司首席执行官德克・哈特曼(Derk Hartman)表示:“纳米比亚是硫酸净进口国,同时国内还有大量需消耗硫酸的在建项目。基于此,我们制定了一套极具吸引力的商业方案,该方案将为当地第三方金属项目带来利好。”这座硫酸厂将选址于该公司计划在沃尔维斯湾(Walvis Bay)建设的锰精炼厂内,投产后将为铀矿和铜矿供应硫酸。两家工厂预计均将于2027年底正式投产。与此同时,韦丹塔集团宣布,计划在未来个月内,重启其位于斯科普里恩锌矿(Skorpion zinc)的硫酸厂。该硫酸厂自2020年矿山进入维护保养状态后便一直处于闲置状态,重启后每日将能生产约1000吨硫酸(Batterymetalsafrica
评述:纳米比亚在全球关键矿产产业格局中占据着独特且重要的位置,其此次提升硫酸产能的战略意义深远。从全球关键矿产产业发展情况来看,随着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进程的加速,对关键矿产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像铀、铜、锰、稀土等关键矿产,作为清洁能源技术的基石,在太阳能、风能发电设施以及电动汽车电池制造等领域不可或缺。据相关数据显示,仅在电动汽车领域,预计到2030年,全球对钴、锂等关键矿产的需求将相较于2020年增长数倍之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国纷纷加大对关键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力度,全球关键矿产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但竞争也日趋激烈的态势。纳米比亚自身的关键矿产资源禀赋极佳,该国已是全球第三大铀生产国,铀储量约为28万吨,占全球产量的11%以上,且还有个活跃的关键矿产项目正在开发中,在全球关键矿产供应体系里正逐步崭露头角。然而,其关键矿产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能源供应不足问题一直制约着其矿业发展,作为一个严重缺电国家,过高的电力进口显著推高了矿业生产成本,并耗费了大量外汇储备。再看全球硫酸供需格局,硫酸作为关键矿产提取过程中的核心原料,其需求与关键矿产产业发展息息相关。随着全球关键矿产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硫酸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但硫酸的供应并非均衡分布,部分地区由于自身产业结构以及资源条件限制,硫酸产能难以满足本地需求,纳米比亚便是如此,其长期以来都是硫酸净进口国。在此背景下,纳米比亚提升硫酸产能的战略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从产业支撑角度而言,新增产能将极大缓解纳米比亚关键矿产开发中硫酸供应不足的瓶颈问题,保障铀、铜等矿山的正常生产运营,促进本地关键矿产产业的进一步扩张,巩固其在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领域的地位。从经济发展层面分析,这一战略有助于降低关键矿产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进而增加出口创汇。以纳米比亚2023年采矿业占GDP比重超过14%,原矿及精炼产品出口创汇占外汇总收入50%以上的数据来看,关键矿产产业的良好发展对国家经济增长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硫酸产能提升保障了产业发展,也就间接推动了国家经济增长。并且,该战略符合纳米比亚政府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政策导向,此前政府已对锂、石墨、钴、锰及稀土等未加工关键材料实施出口禁令,旨在倒逼本国矿业企业向深加工方向转型,而充足的硫酸供应是实现矿业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的重要前提。此外,这一战略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强纳米比亚在全球关键矿产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在全球关键矿产供需关系复杂多变,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上升的当下,掌握了关键原料硫酸的自主供应,纳米比亚在与国际矿业巨头合作以及参与全球关键矿产贸易定价等方面将拥有更多的谈判筹码,有利于其在全球关键矿产产业格局中谋取更有利的地位。
【欧洲】
乌克兰:乌美两国将考察矿产合作协议下的投资项目
事件:乌克兰经济部长于周六表示,作为基辅与华盛顿矿产合作协议的一部分,乌克兰官员与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的团队将进行实地考察,以确定投资项目。
今年月,乌克兰与美国签署了这项由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大力推动的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将获得乌克兰新矿产项目的优先参与权,以此作为对乌投资的交换条件。基辅方面认为,该协议不仅是获取美国财政支持、助力本国经济与基础设施复苏的途径——二者均因2022年俄罗斯全面入侵引发的战争遭受重创,同时也能确保美国继续为乌克兰的国防提供支持。乌克兰经济部长奥列克西・索博列夫(Oleksiy Sobolev)表示,乌政府致力于加快推进协议落实,并计划在未来18个月内确定三个试点投资项目。索博列夫在基辅举行的一场有乌、美、欧官员出席的会议上表示:“目前,美方人员正在进行实地考察……明天我们将与他们一同前往各地区,寻找潜在的投资项目。”在乌克兰对抗俄罗斯军队的过程中,美国一直是其最大的军事援助国。但自今年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他多次表示,美国对乌援助应有所回报。根据该协议,乌克兰政府从新矿产开采中获得的收入,有一半将注入一个联合投资基金,基金利润由基辅和华盛顿双方共享。索博列夫指出,除矿产领域(该领域项目通常资本密集度高、实施周期长)外,这一乌美联合基金还将投资于能源领域及基础设施项目。欧盟认定的对国防、高科技设备和绿色能源等产业至关重要的34种矿产中,乌克兰已探明拥有其中22种的储量。此外,乌克兰还拥有钢铁行业所需的铁合金、建筑业使用的有色金属,以及部分贵金属和稀土元素。(Mining
评述:在全球关键矿产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乌克兰与美国之间关于矿产合作的这一动态格外引人瞩目。乌克兰在关键矿产领域颇具潜力,其拥有欧盟列为关键矿产的34种资源中的22种,覆盖国防、高科技设备、绿色能源等行业所需,还有铁合金、有色金属、部分稀土元素等。然而,乌克兰的矿产行业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一方面,多年的地缘冲突使其约一半的矿产资源和五分之一的领土被占领,失去了大部分煤炭储量及部分锂、锰矿等其他矿产,行业遭受约70万亿格里夫纳(1.7万亿美元)的损失。另一方面,长期投资匮乏,许多矿床位于偏远地区,基础设施不足,且稀土和锂等的开采提炼技术复杂,乌克兰缺乏先进技术与设备,加上政治环境不稳定、政府更迭频繁、财政状况不佳、经济长期低迷,导致其虽有丰富矿产资源,却难以有效开发。美国在关键矿产方面同样面临困境。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确定的50种关键矿产中,12种完全依赖进口,29种进口依赖度超过50%,在资源技术供应链方面对外存在依赖,尤其在加工环节和高端材料供应上被“卡脖子”。美国自二战后长期奉行“市场优先”原则,忽视关键矿产战略属性,产业转移导致技术积累流失、产业空心化,国内环保法规严苛,矿业项目审批时间长,资本市场对矿业投资热情低,使得其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供应安全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乌美签署矿产协议。从美国角度,通过该协议,其意图将乌克兰矿产融入自身能源转型金属供应链体系,以减少对其他国家关键矿产的依赖,巩固在东欧地区影响力,对俄罗斯形成战略压力,还可借此推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提升绿色产业竞争力。从乌克兰角度,希望借助美国的投资与技术支持,复兴本国因战争受损的经济与基础设施,同时确保美国持续的国防支持。但该协议的推进面临诸多挑战。在乌克兰国内,部分议员批评协议可能导致“经济附庸化”,民众也抗议该协议,议会批准存在变数;且乌克兰基建损毁严重,矿区安全受战局影响无保障,矿产开发周期长,执行难度巨大。国际上,这一协议可能引发全球关键矿产资源供应链的重塑,加剧国际社会对关键矿产资源的争夺,冲击现有资源分配格局,也可能导致相关市场波动。不过,若乌美合作顺利推进,对全球关键矿产供应格局也可能带来积极改变,如增加关键矿产的供应来源,缓解部分矿产供应紧张局面,但这需要克服重重障碍,且其影响还需持续观察。
作者 | 郑宏军 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五矿产业金融研究院)
李晓杰 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五矿产业金融研究院)
免责声明
上述内容仅代表研究员个人观点,不代表经研院观点和立场,并非给他人所做的操作建议。内容仅供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众号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公众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导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Email: mr@minmetals.com 长按、扫描二维码,或者微信中查找“金属矿产”关注。主编:金志峰责任编辑:陈琦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