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一个站,一个岗,一个人,15年丨火车·悦读

一个站,一个岗,一个人,15年丨火车·悦读

“铁路上有很多小站的坚守者,我不过是其中普通的一个,只是待的时间长了点。只要这个站需要人,我就愿意一直守下去。”

9月5日晚,站在自己多年前栽种的朴树下,诸葛城站车站值班员李燕林思绪万千。15年来,他坚守在这座小站,默默守护着旅客的平安出行。

诸葛城站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的群山里,距离大理站72公里,离丽江站87公里,隶属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广通车务段管辖。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此地布下形如城池的兵阵,于是这里被后人称为“诸葛城”,车站也因此得名。

与多数车站不同,诸葛城站的股道一半在隧道内,一半架在深谷铁桥上,呈“两隧夹一桥”之势。想进站线,必须徒步15分钟穿过200多米黑暗潮湿的隧道才能到达。旅客乘动车疾驰而过,难察这座“隐形车站”的存在。

而李燕林,自2010年车站开通便驻守于此,就像他种下的树苗,在十五载风雨里扎根、生长,成了荫蔽小站的“大树”,刻下一圈圈记录坚守和奉献的年轮。

在岩缝里扎根

2009年,李燕林从云南米轨铁路调至大丽铁路,参与线路开通前期的筹备工作,助力重要货运站——西邑站如期开通运营。

西邑站开通后进行人事调整,他一句“哪个站最艰苦?把最艰苦的地方交给我”,让众人感到意外。

“以前对这里没有概念,只觉得‘诸葛城’这个名字很有深意,又听说这个站‘看不见火车’,好奇得很。”随后,他便一头扎进了这座寂寞小站。

偏僻、闭塞、荒凉,是李燕林来到诸葛城最初的感受。群山环绕中,只有一栋孤零零的信号楼矗立在山坡上,几乎与世隔绝。

在诸葛城站的日子,寂寞如影随形,大山静得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无人交流的时光,漫长得像凝固了一样。

15年里,和李燕林搭档过的车站值班员换了9人,最长的待了2年,唯有他像岩缝里的种子,顽强地长成了铁道线上的一棵“守站树”。

山中无岁月,小站几春秋。李燕林在贫瘠的土地上反复尝试,终于种活了樱桃树、枇杷树,开垦出小菜园,还挖了池子养鲫鱼。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浸着他的心血,时间一长,渐渐有了家的温馨,闲时看池鱼游弋,倦闷便散了大半。

在风雨中成长

大丽铁路采用自动站间闭塞法,列车进路由调度人员集中控制。李燕林的主要工作是做好车站各项设备的检查和维护,遇到施工维修和紧急情况时人工介入,按调度指令作业。

“日常工作并不复杂,难的是应急处置。”提到应急处置工作,李燕林深有体会。

“地震了!”今年6月5日4时31分,感受到明显晃动的李燕林立即查看列车运行情况,所幸夜间无旅客列车运行,仅有的两列货车已安全停下。

汇报调度后得知,十多公里外的洱源发生5.0级地震。随即,李燕林按调度指令封锁相邻区间,通知设备单位检查线路,一直忙到8时才歇脚。

诸葛城站高峰时每天有60多趟列车驶过,每一趟车安全通行的背后,都有李燕林的坚守和付出,他说:“守住安全,就是我在这里工作的最大意义。”

一个站、一个岗、一个人,穿得板板正正的工作服,日复一日的重复操作,每天1小时的业务学习……简单甚至乏味的工作,李燕林从不懈怠。

由于工作表现出色,李燕林获得了“云南好人”“昆明局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十多项荣誉。在他看来,这些荣誉不仅是一种鼓励,更是一份责任,激励着他继续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下去,为铁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岁月里长青

李燕林的坚守,离不开妻子的支持。每逢节假日他无法回家,妻子便带着食材辗转进山,做一桌家常菜共度佳节。他说,只要能和家人在一起,在哪儿都是团圆。

“你看我闺女,可爱吧!”女儿出生后,每天傍晚打电话逗孩子、唠家常,成了他最幸福的时刻。每当有人来到车站,李燕林都会“晒娃”,和他们分享自己的幸福家庭。

“你后悔过吗?”许多人这样问过他。

“我有善良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还有对铁路、对家庭的责任,已经这么幸福了,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对于曾经的选择,李燕林从不后悔。

每月,李燕林至少要进线路1次,清扫道岔、检查设备、捡拾垃圾。偶遇动车停留,看着车窗内的热闹,心里难免泛起落差,但他总能释然:“守站就是守心,心静下来了,干什么都稳,做这些工作就像做家务一样,有成就感,挺好。”

不辞劳与苦,只为万家康。15年前亲手种下的几棵小树已经长大了,李燕林也新添了好几圈“年轮”。

广通车务段提炼的“坚如磐石,恒守志远”诸葛城站精神,恰是李燕林的写照——在铁道深处,用奉献注解坚守,让平凡的岗位,闪耀出不凡的光。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云南记者站(昆明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彭非 郭薇娜

图片:谢永祥 李志怡 李帅 朱万祥 张世强

编辑:齐美华

实习编辑:于宙玉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