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即可订阅
近日,四川南江至三台(中江)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人招标中标通知书成功发出,四川高速公路招商引资工作迎来里程碑式突破——四川省采用市场化方式成功招商高速公路项目达100个,总里程破1万公里,累计引进社会投资超1.5万亿元,四川交通在创新投融资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四川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支撑。
强化政策引领
开启市场化招商新篇章
2004年以前,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主要依托政府还贷方式推进。随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单一的建设资金来源和依靠省属企业作为建设实体的模式,严重制约了四川高速公路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2004年,四川省制定出台《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BOT方式管理办法(试行)》,开始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2005年,四川省第一条以BOT方式建设的乐山至宜宾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乐宜高速)成功实现招商,标志着四川高速公路建设正式迈入市场化招商新阶段。
创新招商模式
持续激发市场投资活力
2005年至2014年,四川省高速公路招商项目全面采用BOT模式,四川交通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累计成功招商高速公路项目30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刷新新纪录。随着高速公路路网进一步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延伸,建设工程难度和投资成本越来越大,“石头”难啃,亟需探索新路径。
2015年至2023年,四川交通在BOT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要求,积极探索并延伸出“BOT+模式”“肥瘦搭配”机制以及一系列招商优惠政策。四川交通接连推出多项“组合拳”:科学制定政策指导文件,合理选择市场化招商方式,灵活设计项目打捆包,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精准对接大型央企、国企、优质民营企业等投资主体。通过专场推介、洽谈对接等多种形式,广泛吸引实力强、信誉好的投资者参与四川高速公路建设。这一时期,四川省高速公路发展迎来“高光”时刻——累计成功招商高速公路项目56个,四川在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上走在全国前列。
健全管理体系
夯实特许经营管理根基
2023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以下简称“PPP新机制)系列文件,对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实施的项目提出新要求。四川省积极适应政策变化,及时印发《四川省高速公路项目特许经营方案编写大纲》等政策指导文件,力争下好PPP新机制“先手棋”。以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一批规范实施收费公路PPP新机制交通强国专项试点为契机,加快推进四川省高速公路重启招商工作。2024年成功招商G0611川主寺至汶川、G0611郎木寺至川主寺、川主寺至红原、邛崃经芦山至荥经、金口河至西昌、昭觉至普格、成都至峨眉山7个高速公路项目。
为全面贯彻落实PPP新机制要求,四川交通系统重构特许经营制度体系,推动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实施全国首个省级层面高速公路特许经营管理制度——《四川省高速公路项目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全面规范特许经营全生命周期管理。致力构建科学完备的省级层面高速公路项目特许经营管理“1+N”制度体系,全面启动投资人招标文件、投资协议、特许经营协议参考文本以及招标工作规程、投资人信用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文件的编制与修订工作,为四川省高速公路特许经营项目立好“定盘星”、找准“指南针”、筑牢“挡风墙”。2025年,成功招商PPP新机制后四川省第一个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G5京昆高速公路成都至雅安段扩容工程,以及“串联5市8县(市)”总投资487亿元的南江至三台(中江)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南三高速)等7个项目,持续推动路网提质增效。
提升服务效能
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从2004年到2025年,从乐宜高速到南三高速,四川交通始终秉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的理念,全面开放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市场,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增强社会资本投资信心。
一是着力提升项目效益。积极争取部省资金补助,指导推动地方资源补偿,统筹实施项目“肥瘦打捆”,全方位提高投资效益和项目吸引力。
二是建立动态督办机制。合理制定招商清单,精细梳理招商时间节点,实行“一项目一台账”管理,跟踪重点项目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督促地方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确保各项招商承诺按期兑现。
三是做好招商过程服务。指导地方做深做细前期工作,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前期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持续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推动项目“签得了、落得下、建得快”,确保招商成果迅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体工程量。
2024年9月,四川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画卷正巴蜀大地徐徐展开。时隔一年,四川高速公路市场化招商再度实现重大突破——招商项目达100个、总里程破1万公里,为四川省绘就的高速公路“万里长卷”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四川交通将持续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全力打通资金“主动脉”,升级项目管理“硬实力”,吸引各类优质社会资本共谋交通发展大计,为四川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交通动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更大交通力量。
推荐阅读
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责编:程子研
校对:李贝贝
审核:余大鹏 苗挺节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由《中国公路》杂志社数据与新媒体发展中心整理编辑,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公路”
商务合作:010-84990709
投稿邮箱:zggl_xmt@163.com
觉得文章精彩,请点赞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