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硕果盈枝。在装备分公司“大干二季度保履约,决战三季度保进度”劳动竞赛的热潮中,搅拌车间紧扣“攻坚克难促发展,实干争先创佳绩”主题,以保障主责主业、提升生产效能为核心,动员全体员工投身生产攻坚。从生产一线的高效履约到技术部门的创新突破,从后勤团队的坚实保障到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搅拌车间以全方位、多维度的行动,在劳动竞赛中展现硬核实力,为装备分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生产根基,持续贡献关键力量。
全员攻坚:以协同作战保障生产履约
作为装备分公司生产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搅拌车间承担着非标设备制造、核心部件加工等关键任务,其生产进度与履约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整体生产节奏。自劳动竞赛启动以来,车间打破部门壁垒,构建“生产 + 技术 + 后勤”协同作战体系,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攻坚格局。
生产一线聚焦效率与质量双提升,全体员工主动优化操作流程、严守工艺标准,面对重点非标任务需求,各班组科学调配人力、合理安排工序,通过高效作业模式确保工序无缝衔接,实现重点任务按期交付,为下游客户项目推进赢得宝贵时间。
技术部门以“破解难题、赋能生产”为目标,组建专项攻关小组,针对非标设备制作中的技术瓶颈,团队成员加班加点钻研图纸、优化方案,推动多项创新工艺落地,为车间高效生产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后勤保障团队秉持“服务一线、保障有力” 的理念,细化物资调配流程,建立“需求预判 - 物资储备 - 快速配送”闭环机制,确保原材料、零部件及时供应;同时强化现场安全巡查,每日对设备运行状态、作业环境进行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为劳动竞赛顺利开展筑牢“安全防线”。
榜样引领:以先进典型激发奋进力量
在劳动竞赛的攻坚战场上,搅拌车间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勇于拼搏的先进典型。他们以“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和“攻坚克难、勇挑重担”的责任担当,带领班组突破生产难题,成为推动车间发展的“排头兵”,用实际行动诠释 “劳动最光荣、奋斗最美丽” 的深刻内涵。
毛希:3 组 “攻坚先锋”,攻克非标制造难关毛希作为搅拌车间3 组班组长,带领团队承担 R4000F 进料烟箱、粗料储料仓等核心总成制作任务。这些部件结构复杂、工艺繁琐,涉及多道精密焊接与组装工序,对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极高,属于非标制造中的重难点任务。
为确保任务按期高质完成,毛希每天提前到岗梳理生产计划、检查设备状态,下班后仍坚守车间复盘问题、优化次日作业流程,日均工作时长远超常规标准。他注重工艺创新与质量管控,带领班组不断探索高效加工方法,有效控制部件误差,保障产品品质。在他的带领下,3 组不仅高效完成核心总成制作,还以优异的品质履行“高质量西筑”使命,为设备顺利组装奠定坚实基础。
张磊户:1 组 “应急能手”,高效响应非标任务张磊户带领的1 组主要承担再生框架、楼体底梁支腿等非标部件制作任务。这类部件具有 “需求急、变数大” 的特点,通常在非标任务下达后才启动设计与制作,客户交付周期短,且尺寸、结构随项目需求动态调整,对班组应急响应与灵活作战能力要求极高。
为高效应对紧急任务,张磊户保持“24 小时待命” 状态,接到生产指令后第一时间赶到车间统筹安排生产。他善于制定科学应急生产计划,根据任务需求合理调配人力与资源,带领班组通过高效协作攻克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在他的带领下,1 组高效保证了各项非标部件制作任务的按期交付,充分展现了班组强大的应急生产能力与责任担当。
张博:7 组 “效率标杆”,扛起高强度生产重任张博所带领的7 组是搅拌车间负责干燥筒总成制作的核心班组。干燥筒作为搅拌设备的关键部件,劳动强度大,对圆度、同轴度等误差要求严苛,班组面临 “任务重、标准高、时间紧” 的三重压力。
面对高强度生产需求,张博重新优化班组作业流程,推行“分工协作、流水作业” 模式,将干燥筒制作拆解为多个环节,明确岗位职责与时间节点,发挥每位组员的特长,让任务在小组高效流转。他主动承担繁重工序,坚守生产一线,同时建立 “班组自检机制”,带头把控产品质量,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在他的带领下,7 组按期完成每月干燥筒生产任务,产品合格率显著提升,有效缓解车间部件供应压力,为搅拌设备批量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以竞赛成果推动可持续发展
搅拌车间通过劳动竞赛的深度参与,在生产效能、团队能力、管理机制等多个维度实现系统性提升,收获的不仅是“短期产能提升”,更是 “长期发展的竞争力”搅拌车间将以此次劳动竞赛为契机,做好成果转化与经验推广:一方面,通过“班组分享会、技能培训班”等形式,推广先进典型的工作方法与管理经验,提升全车间生产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先进典型长效激励机制”,将业绩表现、团队贡献与评优评先、薪酬奖励挂钩,持续激发员工干事热情。
搅拌车间将继续以装备分公司主责主业为核心,把竞赛中形成的“协同攻坚、实干争先”作风转化为常态化工作动力,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技术水平、强化人才培养,为公司实现年度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在装备制造赛道上续写更多实干篇章。END
通讯员:王坤、彭国涛
来源:装备分公司
编校:党委工作部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