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
“00后”铁路人已成为师傅
他们和徒弟之间的年龄差
有的竟然达到了30岁
是的,你没看错
“小师傅”与“老徒弟”的奇妙组合
就这样诞生了
AI制图
“小师傅”和“老徒弟”
如何实现“双向奔赴”
一起来听听当事人怎么说
↓↓↓
当师傅比徒弟小30岁
师傅 刘长瑞
长春电务段扶余信号车间工长
2000年出生,2021年入路
师傅说
说来有趣,别人看来是“小师傅”带“老徒弟”,可我觉得,我和他更像是一对“超级搭档”。我教他使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台账管理等新技术,他则带我摸遍每一个零件,把几十年积攒的“听音辨障”绝活毫不保留地教给我。我们用一场“双向奔赴”,共同守护一趟趟列车安全运行。
徒弟 王立伟
长春电务段扶余信号车间信号工
1970年出生,1987年入路
徒弟说
别看师傅比我儿子还要小好几岁,但他手把手教我使用先进的测试设备,把晦涩难懂的数据流讲得像唠家常;带我学习各种办公平台的使用,让我紧跟“数字铁路建设”不掉队。他身上那股“钻劲儿”也让我佩服。为弄懂一个电路板,他能对着密密麻麻的电路图研究到半夜。铁路精神的传承不在年岁,而在这份对专业的敬畏。
技术能手的“养成系”教学
师傅 张翔宇
沈阳车辆段动车车间值班室工长
2000年出生,2021年入路
师傅说
一次偶然的聊天后,我和他结了对子。当时他想学习“实验数据”相关内容,这正好是我的强项。我从原理教起,带他一点点摸清实验逻辑,搞懂技术门道。他看我对值班室系统操作不熟,立马分享经验。其实我们是彼此的师傅,互帮互助、共同成长,携手在职业道路上越走越好。
徒弟 杨嘉鑫
沈阳车辆段动车车间值班员
1993年出生,2016年入路
徒弟说
以前看制动实验数据就跟看天书似的,不知道典型特征,只能捧着指导书一条条对,半天都出不来结果。后来多亏了师傅帮忙,现在我能从一堆数据里精准揪出小异常,数据分析效率比以前快了许多。我的目标是追赶上师傅的脚步——他是局集团公司2023年技术能手。师傅知道后鼓励我:“只要有冲劲,肯定行!”
这个“小师傅”不服不行
师傅 张文赫
吉林机务段检修车间内燃机车钳工
2000年出生,2021年入路
师傅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成为他的“小师傅”。我教他使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提升工作效率。他第一次用Excel算出结果时惊讶地说:“这东西太好了,又快又准!”他开心地像个孩子一样。慢慢地,我感受到当一名“小师傅”最珍贵的体验不仅仅是“教”什么,更是和那些执着又可爱的老机务人们一起,在柴油机的轰鸣声中,共同守护“传承”的温度。
徒弟 林海泉
吉林机务段检修车间内燃机车钳工
1975年出生,1998年入路
徒弟说
师傅虽然年龄不大,但对待工作的态度却十分严谨。面对困难,他不服输;接触新技术时,他不断探索。这些都让他在岗位上快速成长。一次检修作业时,他从容不迫地指导我迅速排查出了机车空压机的接地故障。这一波操作行云流水,故障排除时间相比以前缩短了至少30分钟,让人不服不行。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可小觑!
“我入路时,他还没出生呢!”
师傅 刘志昊
本溪车务段刘家河站外勤助理值班员
2001年出生,2022年入路
师傅说
在今年局集团公司车务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外勤助理值班员比赛中,我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因此成为一名单位前辈的“小师傅”。我有本秘籍,里面有我总结出的“应急处置三步法”,还有备赛时整理的规章要点、作业流程图,这让他觉得受益匪浅,学背新规速度快了不少。其实我也从老前辈身上学到很多,特别是他们处理突发情况时的沉稳姿态,让大家安心又佩服。
徒弟 杜学峰
本溪车务段刘家河站车站值班员
1982年出生,2000年入路
徒弟说
我入路时,我的“小师傅还没出生呢!起初,我不相信一个毛头小伙能把规章理解那么透。论年龄,我比他大20岁;论现场经验,我也摸爬滚打了22年。但接触后发现,这小伙子真有妙招:他教我用手机App整理错题,把易混条款做成对比表,还结合现场案例讲解规章。现在我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铁路需要这样的年轻人,既能带来新方法,也能承接老经验,这样才能守好行车安全。
前浪引领后浪,有“稳”的底气
后浪推动前浪,“潮”的活力
这场跨时代的“双向奔赴”
就是铁路运输安全的有力保障
一起加油!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辽宁记者站(沈阳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古磊 杨爽 孙盛开 史雪岩 袁红飞 邱邻卉 文敬涵 尹晨曦
编辑:林飞翼
实习编辑:宋佳龙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