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晴雨表,销量波动始终映射着宏观经济与产业转型的深度变化。2025年8月挖掘机最新销量再度飘红,当前行业复苏是短期反弹还是长期趋势的开始?这背后又释放着怎样的信号?
协会最新数据显示,8月挖掘机销量16523台,同比增长12.8%,其中国内市场7685台,同比增长14.8%;出口市场8838台,同比增长11.1%。这一数据延续了今年以来行业稳步回升的态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1-8月累计销量已达154181台,同比增长17.2%。行业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显著改善,电动化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出口占比稳定在50%以上这些指标共同勾勒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轨迹。
01 行业运行态势:企稳回升成为主基调
纵观2025年前8个月,挖掘机行业呈现出明显的企稳回升态势。除1月和5月外,近一年来挖掘机销售几乎全部实现同比正增长。
国内市场需求恢复明显。8月国内市场销量7685台,同比增长14.8%,环比7月增长2.3%。这一数据表明国内基建投资拉动效果正在持续释放。
出口市场保持稳定增长。8月出口挖掘机8838台,同比增长11.1%,继续占据总销量的53.5%。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重要支撑点。
02 驱动因素分析: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基建投资持续发力成为主要推动力。2025年7月,国内基建固定投资同比增长7.29%,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高达12.60%,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设备更新政策效果显著。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各地加快老旧设备淘汰更新步伐,为市场注入新动力。
重大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带动需求增长。总投资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于7月正式开工,预计将带动超过1800亿元的工程机械市场需求。
03 市场结构变化:出口占比持续提升
出口业务已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2025年1-7月,挖掘机累计出口64715台,同比增长13%,出口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5.6%提升至52.1%。
一带一路市场成为出口主力。随着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对中国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率已从2015年的48%提升至2025年的56%。
企业海外布局成效显著。徐工集团产品出口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联重科海外业务覆盖超170个国家,柳工集团多款设备成功进入欧洲、东南亚等市场。
04 企业层面表现: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行业龙头企业业绩亮眼。2025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447.80亿元,同比增长14.64%,净利润52.16亿元,同比增长46.00%,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从费用端看,2025年上半年主要龙头企业的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同比均有明显下降,运营效率持续优化。
产品结构升级带动毛利提升。随着高端产品占比提高和电动化产品推广,主要企业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盈利质量明显改善。
05 技术变革趋势:电动化转型加速推进
工程机械电动化进程明显加快。7月份,电动装载机销售2391台,渗透率达26.57%,创下历史新高,表明市场对电动化产品的接受度不断提升。
2025年8月,全国销售电动挖掘机31台,产品覆盖从6吨以下到40吨级以上全系列,表明电动化技术正在向全品类扩展。
龙头企业积极布局电动化领域。三一集团与宁德时代共同推出的砼行电动搅拌车,代表了行业电动化技术的最新成果,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新方向。
06 挑战与机遇: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
房地产市场调整仍在持续。与房地产相关的水泥泵车、塔吊等设备需求仍然疲软,反映出行业复苏的不均衡性。
设备利用率有待提升。工程机械平均月开工时长80.8小时,同比下降6.91%,开工率56.2%,表明终端施工活力尚未完全恢复。
海外市场风险需要关注。近期三一集团在印尼遭遇反垄断处罚,提醒企业需要更加重视海外市场的合规经营,防范法律风险。
结语:
行业复苏已成定局,但复苏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发展质量,从依赖国内市场转向国内外市场并重,从传统动力向新能源转型这些转变正在重新定义工程机械行业的未来。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持续释放和设备更新政策的深入实施,行业有望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但企业也需要警惕国际市场风险,加强合规管理,提升产品竞争力。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