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近日,山东省发布加力稳经济一揽子新政,专门针对建筑业出台《关于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稳增长的工作方案》。在统筹分析建筑业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工作方案》提出6个方面13条针对性措施。
破除市场壁垒
让民企“够得着、有机会”
民营建筑业企业是山东建筑业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全省民营建筑业企业贡献了73%的就业岗位和59%的产值。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润晓表示,支持民营建筑业企业健康发展,既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行业发展后劲的关键举措。尽管民营建筑业企业发展势头稳健,但在实际经营中,一些“隐形门槛”仍制约其发展空间。
“对我们民企来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李继念坦言,作为济南最大的民营建筑业企业,面临行业下行压力以及市场“内卷式”竞争的加剧,企业经营压力倍增。
《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着力提升服务民营建筑业企业质效,重点为民营建筑业发展破除市场壁垒,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王润晓介绍,一方面,要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力支持民营建筑业企业平等参与“两重”“两新”项目建设,在新型城市基建、城市更新、交通水利等领域进一步开放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发布项目机会清单,明确投资规模、资质要求等信息,让民营建筑业企业“看得清、够得着”。
针对民营建筑业企业国有项目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山东省提出将实施“国有民营分类入围”资格预审机制,明确在国有资金项目招标中,确保民企及联合体入围比例不低于40%,从制度层面保障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权。此外,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对400万元以上的工程,预留45%份额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这次政策特别将民企作为重点服务对象,让我们能平等享受各类政策红利。”李继念说。
破解行业“回款慢、融资贵”难题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当前,建筑业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压力大、拖欠账款等问题,部分企业因回款不及时,不同程度出现项目停滞、工人工资发放难等困境,制约行业健康发展。《工作方案》聚焦这一痛点,打出强化资金保障的组合拳。
在最受关注的账款清偿环节,一方面将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在全省房屋市政工程领域推行无争议价款结算支付,不得以审计为由拖延付款,从流程上缩短回款周期;另一方面,重点整治行业乱象,重点解决强制民营建筑业企业接受商业汇票或应收账款电子凭证、欠款方擅自以虚高价值抵房抵物偿还工程款等问题。
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工作方案》提出将通过新增贷款、优化利率、项目保函等方式,加大对建筑业企业特别是民营建筑业企业优质项目的金融资源供给。王润晓表示,后续将重点推广“信易贷”等供应链金融产品,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并降低应急转贷基金费率,为纳税贡献大、就业带动强的民企开通资金周转“绿色通道”。
为确保金融支持政策不打折扣、落到实处,山东省将建立双向激励约束机制,对创新开展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保理等扩大融资渠道的做法,通过表扬等方式予以正向激励;反之,对随意抽贷断贷压贷、不合理压缩授信和风险管理不力的机构,通过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等手段及时予以督促整改,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
加大“齐鲁建造”品牌推广力度
近日,山东省公布了首批“齐鲁建造”品牌名单,并同步揭晓2024年度全省建筑业领先市、县(市、区)、企业。
作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工作方案》提出,将加大对“齐鲁建造”品牌及建筑业发展领先地区、领先企业的推广力度。
“通过品牌建设和领先评价将引导建筑业发展方向,摸清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建筑市场监管处处长李永刚介绍,在全省建筑业领先市、县(市、区)、领先企业的评价过程中,山东省综合考量了发展规模、外向度,以及地方党委、政府重视程度等指标,入选名单中既有传统建筑业体量大的市和县(市、区),也有发展势头迅猛的后起之秀,旨在激发各级党委、政府做大做强建筑业的内生动力,让省、市、县三级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山东省将进一步深化评价结果运用,推动“标杆引领”与“精准帮扶”协同发力。加强逐市逐企帮扶,抓领先地区和龙头企业挑大梁,激励体量不大但发展速度快、势头好的市和县(市、区)深挖潜力、跨越发展,持续巩固建筑业在山东省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同时,山东省还将加强“齐鲁建造”品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维护,以更高标准推进品牌培育,依托品牌影响力助推山东建筑业走出去迈向更广阔舞台。
【标准规范】
【会议培训】
第十届全国建筑固废和尾矿泥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大会暨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年会
2025第二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
【咨询服务】
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研究
高速公路及桥涵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
课题研究
研发中心建设
[绿满庭院]《HJ建筑围护结构自保温技术体系》推广等
【建材“双碳”业务】
低碳胶凝材料研发与制备
复合掺合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与制备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应用技术
建筑垃圾再生轻粗骨料技术
碳化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期刊著作】
《常见预拌混凝土质量事故分析百例》图书
《预拌混凝土企业标准化试验室建设指南》图书
混凝土技术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要职能是跟踪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科技前沿动态,为全国混凝土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包括出版技术期刊、研究制定标准、开展技术咨询、举办技术会议、承担行业培训、从事认证评价和开发研究等,中心是建材情报所主要业务部门之一。中心拥有员工10人,其中博士3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中心挂靠的行业协会分支机构包括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预制建筑产业专业委员会、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依托中心成立的平台有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混凝土行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拥有200余名行业一线专家)、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会员制技术和管理服务)。
中心每年参与多个混凝土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项目,包括雄安新区混凝土项目咨询、河北省多个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固废基胶凝材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和制备技术,以及数十个混凝土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预拌混凝土绿色产品认证和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咨询电话:孙继成 焦素芳 李海亮 13520073698 13521286915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