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次开展瓦斯突出危险预测施工,都有专人现场盯着,还必须有视频监控,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马虎。”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湖南局监察执法二处在郴州市嘉禾县某煤矿开展监督检查时,该煤矿32采区工作面的防突技术员现场指挥作业,语气严肃。
而在此之前的两个月,该煤矿的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却藏着“猫腻”。
12日上午时,湖南局监察执法二处相关负责人带着两名监察员直奔一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重点查该煤矿32采区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指标预测。
下井后,监察员发现该工作面的防突工正准备开展打钻施工。“你们照常操作,我们看看就行,”监察员示意矿方按流程来。现场工作人员开始作业。
监察员边观察边询问作业情况。按常规,一组8米深钻孔的预测至少要30分钟至40分钟,且需人配合,之前记录显示2人小时完成整套流程,显然情况不对。
“整套预测按规范需小时左右,但你们最近两次作业,仅2人下井,在工作面停留时间仅小时分钟,怎么解释”监察员拿出下井轨迹记录问。
“2人小时,差不多够了。”该矿负责人拍着胸脯表态。
“那我们现场实测一次。”监察员说。随后,名作业人员在实测中为赶时间手忙脚乱,要么忘了掐表计时,要么钻屑称重不准。打到最后个孔时,一人体力不支,另一人只好扔下秒表帮忙,全程下来不仅超时,操作也漏洞百出。
“规范要求至少人作业,耗时小时左右,你们既缺人又缺时,还让两人同时兼顾另一个工作面,劳动强度超标,违规操作是必然。”在问题反馈会上,监察员严肃指出,“突出煤矿突出危险性预测是井下安全的‘晴雨表’,这是在拿矿工生命开玩笑。 ”
该矿安全副矿长自知理亏,承认管理存在问题,井下操作规范抓得不严。
随后,湖南局监察执法二处进一步查实,该煤矿还存在防突钻孔未按设计施工、安全设备不合标等问题,依法立案调查,责令停产整顿天,并实施“一案双罚”,既对企业依法行政处罚,也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当天下午,湖南局监察执法二处组织煤矿管理人员、一线防突工开了场 “直面问题”的座谈会。
近日,湖南局监察执法二处“回头看”时,刚到该煤矿防突队办公室就看见制度栏贴着新的《突出危险性预测流程图》,防突工的考核成绩一目了然。
随后,监察员下井至32采区工作面,看到防突工正按流程作业,记录本上的数据也工整清晰。
“我们升级了视频监控系统,人工监督和视频监控‘双保险’,抽检突出危险性预测数据差距大于10%,就要求重新预测。”该煤矿矿长递来整改记录,最近防突预测抽检数据准确率100%,“不光流程规范了,大家的安全意识也提高了。”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