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新时代·铁路榜样丨胡贵川:苗岭侗乡的“带货车长”

新时代·铁路榜样丨胡贵川:苗岭侗乡的“带货车长”

榜样档案

胡贵川,中共党员,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客运段上海一队5640/5639次三组党支部书记、列车长,曾获火车头奖章,入围“中国好人榜”贵州候选人。

初秋的贵州,野花绽放,大地更加缤纷。在午后的暖阳里,5640次公益性“慢火车”缓缓从凯里站驶出。胡贵川与卖完菜返家的老乡们熟稔地打招呼:“今天的菜卖得还顺利?”老熟人吴寿芬指着两只空筐答:“这挑豌豆卖了310块!”车厢内,空调吹出的丝丝凉风令她感到舒适。

这熟悉的一幕,在5640/5639次公益性“慢火车”上已重复了多年,在一次次出发与抵达中,胡贵川用脚步丈量初心,在钢轨上铺就了一条充满暖意的“带货助农之路”。

身份1.0——免费“中介

胡贵川的父亲一生坚守在川黔、湘黔两条铁路线上,所以给他取“贵川”这个名字。胡贵川的童年,被火车悠长的笛声、车轮“哐当”的节奏及小站短暂的喧腾汇成的熟悉“乡音”浸润,这也让他从小就对铁路充满感情。

1997年,贵阳至玉屏的5640/5639次列车正式开行,全程337公里,目前沿途停靠16个车站,运行时长约7小时,最低票价2元。同年,胡贵川进入铁路工作,成为这趟列车上的一员,这一干就是28年。

从茶水员到列车长,胡贵川发现这趟车不仅是沿途百余个村寨、千余名群众的交通工具,更是乡亲们自产农作物运往市集销售的重要运输工具。

这趟车开行前,村寨附近山路崎岖蜿蜒,交通不便,蔬菜难以走出大山。凯里市湾水镇种植蔬菜40多年的杨书兰回忆说:“如果坐汽车到旁海、重安那边去卖菜,豆腐盘成肉价钱,不划算。”

2016年,已是列车长的胡贵川在六个鸡站看见一位阿嬷挑着萝卜蹒跚走向车门,他赶紧迎上前帮忙。看着两鬓斑白、气喘吁吁的阿嬷,胡贵川想到了乡亲们卖菜不易,觉得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值乘结束,胡贵川拿着阿嬷的联系方式,回到凯里帮她寻找销路。胡贵川是家里的大厨,对附近农贸市场比较熟悉,很快便打听到一家商户需要进货。胡贵川下一趟出乘时,提前得知消息的阿嬷将近50公斤萝卜送到站台,由胡贵川帮忙带回凯里交给了商家。为了让她放心,胡贵川还自掏腰包提前垫付了菜钱。

从那以后,胡贵川开始留心。他发现,乡亲们远离城市、信息闭塞,导致他们的菜价低于市场行情。于是,胡贵川萌生了在市场行情与乡亲预期中架一座“信息桥”的想法。

说干就干!胡贵川利用休班时间走访贵阳、凯里的农贸市场,手中的小本记满了各类蔬菜、肉蛋、水产的行情。他发动亲朋好友,找寻在两地做餐饮的熟人,了解他们对乡村农副产品的具体需求。胡贵川还在值乘间休时与乡亲们唠家常,摸清他们的种养殖品种及预期售价。

很快,经过对各路信息资源的整合,由几块简易白板组成的“漫行苗岭”蔬菜销售公示栏挂在了胡贵川值乘列车的醒目位置。上面清晰展示着市场时价,餐馆和商户的需求信息、联系方式,并趟趟更新。

菜挑到哪里好卖、能卖个什么价,小小的信息板成为乡亲了解山外市场行情的窗口,开启了胡贵川为乡亲义务带货助农的尝试。

身份2.0——带货达人

为更好地助力村民增收,胡贵川牵头建起了“绿皮火车超市”微信群,把商家和村民拉进群,让带货更简单快捷。“公益性‘慢火车’带货”的消息越传越远,沿途乡亲知道了、大站商家晓得了、车站职工看见了,就连公益性“慢火车”的司机都听说了。

  在他的影响下,5640/5639次列车的13个班组全部加入了带货行列。“如需采买,在群里下单或找列车长预订,由列车长带到收货站点交给买家。”胡贵川乐呵地介绍。

  胡贵川的助农版图,如同列车的轨迹不断延伸。为了让“山货出山”,胡贵川用心学习直播带货,尝试为更多商家和村民架起“云”端桥梁,将村民们的产品从铁路沿线推广到远方。

2019年初,卖菜返家的杨昌兰筐里挑着年货。“家里要盖新房,年货要多置办些。”她对胡贵川说。胡贵川暗自思忖,卖完菜再去办年货,时间紧、距离远。他跟同事们聊起这一状况,并提议到批发市场进些年货,让村民回家途中顺带办上年货。

  怎么进货?如何定价?卖些什么?实践的过程比产生念头要困难复杂得多。好在他的想法得到了贵阳客运段的大力支持。

  同事们一起行动了起来,在掌握乡亲们的年货需求后,大家跑厂家、找熟人、走市场。2019年1月27日,农历腊月廿二,公益性“慢火车”上的“新春年货铺”开业了,货品种类不多,但每样都量身定制、价格便宜,深受旅客乡亲喜爱。

  “新春年货铺”办了七年,货品品种逐年增加。胡贵川说:“近年来,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乡亲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买年货的老乡明显多起来,我真替他们高兴!”

胡贵川看到老乡们的菜筐,约有一张小圆桌大小,放在过道或车厢连接处比较拥挤。为了让村民们有更多空间放置菜篮,也不影响其他旅客乘车,胡贵川想“给菜腾个窝,给人腾条路”。他向段里提出“拆除部分座椅,把菜集中放置在某节车厢”的建议。成都局集团公司迅速开展调研、协调施工。2024年春运伊始,公益性“慢火车”改造后的“集市车厢”正式上线。旅客座椅由原本的一排五座改成靠车窗两边的长凳。村民们的新鲜蔬菜、家禽等农产品更方便地摆放在车厢中间。

  鸡鸭鱼鹅、香肠腊肉、苗侗山珍一字排开、琳琅满目,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旅客前来购买。专程来体验“车上赶集”的旅客王阿姨刚在“朋友圈”晒出置办的年货,就引发了评论区的热议——“十足的人间烟火、满满的喜庆祥和,幸福年的氛围拉满”。

两年前,一位视频博主在玉屏体验并拍摄公益性“慢火车”视频,记录下胡贵川的带货过程,引起网友关注,视频播放量超500万次。在3.5万余条弹幕中,许多人为列车长胡贵川点赞。

身份3.0——文旅代言人

这些年,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公益性“慢火车”在推进文旅融合中不断升级改造。今年初,围绕“非遗文创进车厢”,在胡贵川的积极推动下,5640/5639次列车联合地方文旅部门,增设百姓舞台、爱情婚礼、年货节等“苗乡侗寨村火车”系列主题场景车厢,打造“村火车”文化品牌,让旅客沉浸式感受到了浓厚民族文化和多彩贵州的独特魅力,打造了“车上赏风景、车下游村寨”的全新旅行模式。

  “听说车上有原汁原味的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展示,我们专程来乘坐体验,非遗车厢像小型的民族文化馆。”大学生王菲念说。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宣传部副部长常海说:“‘村火车’‘村超’‘村BA’等‘村’字号系列特色品牌,充分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独特魅力。”

  从昔日被贫困羁绊到脱贫致富,从单纯的乘车出行到寻找乡愁,5640/5639次公益性“慢火车”见证并助推着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胡贵川也成了当地文旅代言人之一,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一度成了沿线小有名气的“网红”。

  今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连续第3年在这趟公益性“慢火车”上举办,胡贵川与网络达人一起直播带货。农历除夕夜,他作为铁路行业代表走进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让更多观众知道了“带货车长”的故事。3月,他受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乡村振兴年度盛会》,与知名主持人一起推介农特产品。

“新春走基层”活动连续六年对胡贵川进行专题报道。“胡贵川和乡亲们的这种亲近,早已像小慢车一样,融入了彼此的生活中。”央视记者在片中深有感触地评价道。

  从满足村民基本出行需求到助力沿线山区乡村振兴,从把村民带出山寨到把游客带进乡村,如今,5640/5639次公益性“慢火车”已超越交通工具的范畴,成为联系铁路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其中所展现的温度,让蜿蜒在西南山区的铁路线逐渐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车轮滚滚,笛声悠扬。公益性“慢火车”满载着山乡蝶变的蓬勃希望,盛满着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书写着铁路职工扎根山区、服务沿线群众的动人篇章。望着窗外的青山绿水,胡贵川心中所念,仍是沿途的乡亲们。公益性“慢火车”驶向远方,它的前方,是加速抵达的幸福好日子。

采访手记:山乡“慢火车”里的一道光

“服务旅客,帮老乡们一把,看似小事,却非常值得。我会一直做下去,直到我做不动的那天。”这句朴素的承诺,藏着最动人的坚守。

  他没做过什么“惊天大事”,却把“帮老乡一把”的小事做到了极致。他跑市场记市价的脚步、协调改造车厢的坚持、春晚舞台上推介山货的热忱,都在诉说着一个普通人如何用“微光”点亮他人的生活。

  那几块写满信息的白板、一个个装满山货的竹筐、一节节充满烟火气的车厢,都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生动注脚。

  28年的时光,胡贵川始终秉持“为民服务”的初心,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付出着。他的故事让我们懂得,平凡岗位上的铁路人也能绽放出如炬光芒。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四川记者站(成都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许毅 刘晓

图片:兰天 沈向全 胡志强

视频:佟盟 李捷 刘佩晗 兰天 邵建 游滨礼

编辑:林飞翼

实习编辑:宋佳龙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