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中煤大屯公司,一群“新生代”职工正经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蜕变。他们直面困难和挑战,也有过迷茫与徘徊,用各自的故事诠释青春的多元姿态与活力无限,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孔庄煤矿采煤一队唐子轩:
理科生有了文艺范儿,看到未来更多可能
唐子轩(右)在表演小品
今年6月,在大屯公司安全文艺大赛上,孔庄煤矿职工表演的小品《我的机器人工友》摘得一等奖。颁奖环节,一个戴着眼镜、身形微胖的小伙子一蹦一跳地登上领奖台,引来观众会心一笑。
这个活泼的小伙儿叫唐子轩,是2024年入职的大学毕业生职工,这是他第一次登上文艺表演的舞台。
毕业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唐子轩,如今是孔庄煤矿采煤一队技术员。一名技术岗位的理科生,是怎么和文艺比赛扯上关系的呢?这得从他的一次下井经历说起。
2024年11月,唐子轩刚到机电科实习,便遇上井下电缆安装工程。由于工作量大,安装车间全员上阵。正当他纳闷什么样的电缆安装需要这么多人一起干时,工作面上比手臂还粗、如巨蟒般盘踞的电缆,让他在吃惊中找到了答案。
时间紧,任务重,说干就干!他学着师傅们的样子扛起电缆,却因重量远超预期步履踉跄。不过一会儿,他便觉得体力不支,工程刚过半,便因胃部痉挛停下来休息。
“后不后悔来煤矿?”面对工友的疑问,喘着粗气的他坚定回应:“不后悔!我既然来了就不后悔!”短暂休整后,他再次投入战斗。
经历了这次“下马威”后,唐子轩努力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白天,他跟着师傅学业务,晚上复盘总结,在循序渐进中逐渐适应岗位,积蓄成长的力量。同时,他开始用文字记录在煤矿工作生活的见闻。
今年5月,矿上征集安全文艺大赛剧本,唐子轩毛遂自荐。虽然最终剧本未被采用,性格外向的他却成了演员。
“文艺表演拓宽了我的眼界,让我看到更多可能。”载誉归来的他愈发自信,如今负责采煤队机电设备管理,常在各生产环节穿梭,自我评价像个“业务员”。看着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唐子轩心中满满的踏实感与归属感。
他的写作能力也随着工作能力同步提升,多篇作品发表于大屯公司各宣传平台。为与同龄新职工产生共鸣,他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截至目前已发表28篇文章,收获百余名粉丝。
“前行路上布满荆棘,但只要有决心,成功总会与我们相遇。”他在《与煤矿的第一次“邂逅”》一文中写下的这句话,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徐庄煤矿采煤二队白云涛:
“小白”蜕变为“老白”,成就感满满
白云涛生活照
2023年7月,白云涛从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自动化专业毕业,离开老家山西来到江苏大屯,成为徐庄煤矿的一名职工。
“来到大屯的第一个中秋节,是石东师傅陪我过的。”入职掘进四队后,师傅的关怀让白云涛初尝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2024年5月,在掘进四队历练9个月的他轮岗至生产准备队。面对全新的环境,连设备代号都听不懂的他首次感到手足无措。“怎能被这点困难打倒!”不服输的劲头推着他主动学习,快速适应新岗位。
压力大的时候,白云涛喜欢约上同届入职的大学毕业生们一起打篮球。50多人的篮球群里,一声吆喝便能凑齐队伍,在球场挥洒汗水后,烦闷也随之消散。
2024年10月,徐庄煤矿8333工作面回撤任务开启。白云涛每天跟班下井,一周工作6天,剩下的1天随时待命,连轴转了45天。紧接着,7360工作面安装准备工作启动,主管技术员恰巧出差,从未接触过安装知识的白云涛,要攻克供电系统图绘制、设备布局规划等一系列难题。
“怎样让安装更顺畅、更标准?”带着这个问题,白云涛白天向科室负责人请教,晚上钻研安全规程,次日再向师傅们验证。“那段时间,设备管理科的门槛都快被我踏烂了。”最终,白云涛与同事确定的泵站开关群最优位置,既提高了标准化水平,又减少了管路电缆冗余。
临近7360工作面安装结束,设备管理科副科长郑玉东对白云涛说:“老白安装了一个面,啥都懂了!”矿上前辈多叫白云涛“小白”,这声“老白”让他成就感满满。
今年6月,白云涛因为业务能力突出被调至采煤二队。再一次接触新业务的他没有给自己迷茫的机会,经过短时间调整便进入了工作状态。
“7432工作面,现在每天2刀煤,3000吨产量,推进1.6米,生产安全稳定。”说起工作来,白云涛很自信。
采煤队上班早,他每天5点多从家出发,忙时晚上7点才到家。但无论多累,他总会再跑上5公里:“运动释放的内啡肽能冲散所有疲惫。”
规律作息和锻炼让白云涛体力充沛,总是活力满满。6月,白云涛在大屯公司承办的中国中煤第四届煤矿救援技术竞赛上当志愿者,第一天就和同伴扛了9000斤道具。“30斤一块,搬了300次,不累!”他笑着说。
入职2年,白云涛已是大屯公司团代会代表,获评大屯公司优秀团员,还成了入党积极分子。“我不惧开启全新的工作与学习之旅。面对未知领域,内心虽有忐忑,但更多的是期待。”他的眼神坚定有力。
电热公司党群工作科蔡锐:
可绽放在国际舞台,能扎根于基层一线
蔡锐参加第49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
2024年7月,从英国留学归来的蔡锐回到家乡大屯,成为大屯公司电热公司的一名实习生。在入职培训期间,她便因一场国际比赛,成为新入职职工中的“明星”。
去年8月,大屯公司QC小组参加第49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急需英语水平高的发布人。雅思成绩7.0的蔡锐担起重任。经两个多月打磨,由蔡锐发布的该公司的课题《降低脱硝系统故障次数》在这个被誉为“质量奥林匹克”的国际大会上斩获金奖。
高起点是荣誉,也是压力。当大家的目光投向这个光彩夺目的女孩时,蔡锐已在心中种下信念:“既能在国际舞台绽放,也能在基层一线扎根。”
实习生活是平淡且充实的,蔡锐在电热公司老厂集控车间和工友一起操作设备、记录巡检问题,跟着师傅学习处理故障……不怕吃苦的她很快就熟悉了各个生产环节。
2024年10月,蔡锐调至党群工作科从事宣传工作。跟踪重点工程、报道先进典型、聚焦民生热点……厂区每个角落都有她的足迹。户外咨询日、基层慰问现场,总能看到她扛着设备奔波的身影。她的每篇稿件都是这样“跑”出来的。
今年6月,大屯公司重点工程刘庄变电站启动及相关线路切转工作正式开始。为获得第一手资料,蔡锐连续跟踪报道。烈日下,她身着防晒服、头戴大檐帽,扛着相机和三脚架在现场拍摄,为工程留下珍贵的影像记录。
7月底,蔡锐采写的《刘庄变电站成功投运,大屯自供区电网迎来新格局》在大屯公司公众号上发表,付出有了圆满结果。
工作之外,蔡锐的生活同样精彩。诵读比赛摘得一等奖,文艺比赛挑战新角色,加入宣讲团传播企业声音……前几日,蔡锐的海边之旅刷屏朋友圈。
“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岗就好好学、认真干,累了就来一场旅行,充充电。过好生活,才能有源源不断的能量。”她的笑容明媚动人。
唐子轩(左)、蔡锐(中)、白云涛(右)在矿区合影
作者:李姣姣版面编辑:于红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