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皖北煤电集团朱集西煤矿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综采场地,映入眼帘的是场地平、路面净,液压支架、转载机、破碎机等大型综采设备按功能分类存放,标识清晰明确、取用高效便捷。
近年来,朱集西煤矿把标准化工作放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全局中来谋划,让曾经“灰头土脸”的综采场地环境优美、工作舒适、职工满意。
消除“矿山垃圾场”
8月19日,朱集西煤矿物管科机厂班班长李红军带领3名职工对综采场地进行清理。他们认真清理各个区域,不留卫生死角,力求地面无油污、无积煤、无废渣,设备码放整齐。
推动现场精细化管理,打造安全优美的环境,是整治综采场地的初衷。
在大多数老职工的记忆中,过去的综采场地设备堆放无序、工具散落如麻、野树杂草丛生、垃圾随意丢弃、含油污水横流,简直就是“矿山垃圾场”。
“过去,上级检查人员在矿区地面检查时,看到综采场地各类设备堆放得杂乱无章,满脸无奈。”物管科科长周生念说。
“我们从人、机、物、环、管等方面入手,强化监管,确保现场整治工作有序推进。”物管科机厂厂长许稳说。
围绕综采场地整治,朱集西煤矿开启了现场管理提质升级。
实行设备定置管理,明确标识与存放区域,提升取用效率;常态化开展清扫工作,消除卫生死角,改善作业环境;建立清洁标准,将良好做法固化为制度流程;通过培训宣传,推动职工习惯养成……渐渐地,现场环境整洁度显著提升,物品摆放有序,职工规范操作意识增强,综采场地管理越来越规范。
“在最近一次上级检查中,检查人员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综采场地整治带来的变化,并给予我们较高评价。”许稳说。
出手就干标准活
8月22日,笔者来到整治后的综采场地,感受到现场浓厚的安全氛围。
“进入工作区域,请正确佩戴安全帽。”每当有外来单位人员进入综采场地时,现场安全监管人员就会作出提醒。起重机时不时发出“起吊注意安全”的警示声,安全标语随处可见。
许稳介绍,该矿打破“管理是现场负责人的事”的旧思维,明确“我的区域我负责,我的设备我维护”原则,鼓励职工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增强职工改善现场环境的参与感,切实让每一位职工都成为现场管理者。
有监管、有落实、有考核、有反馈、有改进,物管科按照“精细管理、过程控制、严格考核”的工作思路,持续将工作重心放在抓平时、抓日常、抓关键上。
为有效化解极端天气下综采场地起重机作业安全风险,机厂进一步规范应急处置流程,定期对起重机进行检查维护,确保锚定装置、电气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处于良好状态。
“如果接到极端天气预警信号,我们会立即要求起重机操作人员停止作业,把相关作业工具放到指定地点,切断电源后离开设备。”许稳说。
物管科大力推行定置管理,科学规划布局,对材料、设备、配件进行分类别、分专业、分用途存放,物料进箱,器具上架,实施挂牌管理,标明名称、编号、数量,确保账卡对应、卡物相符。
如今,在综采场地,“出手就干标准活”已成为风尚。每班结束后,当班职工都会主动擦拭设备、管路和标识牌,将工具和配件放回物料架,并摆放整齐,安全作业已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
设备周转效率提升
为全面提高设备周转率,该矿推行以“工作定人定岗、工具定点定位”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从细节入手,从现场出发,推动工作效率提升。
“我们将综采场地作为设备存放的‘流转地’,积极盘活存放设备,进一步满足生产需求。”物管科副科长王祥介绍。
近日,维修厂家来该矿装运支架。在物管科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原本需要半天的装运任务只用了约2小时。
于煤矿生产而言,节约时间即增加效益。过去,综采场地各类设备随意堆放在一起,就像“大杂烩”。维修厂家来装运设备,需要先把各类设备重新分类,不但效率低,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物管科实施“工具上墙、配件入柜、区域色标、挂牌标识”管理,所有物料定置摆放、区域划分清晰。现在,如同有了导航系统,维修厂家来了直接装运即可,设备周转效率较之前提升43.6%。
“过去,作业前要花大量时间寻找备件。现在,每个备件都有固定的存放位置,由专人管理,一目了然,准备时间大大缩短。”维修人员丁师傅感慨道。
作者:周欢 许雷版面编辑:鄢丽娜
编辑:
来源:中国煤炭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