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港口库存大降10%,煤价或难深跌

港口库存大降10%,煤价或难深跌

上周以来,动力煤市场需求表现低迷,叠加卖方出货意愿提升影响,导致价格承压普遍下跌。

港口方面

沿海高温天气仍较为明显,从CCTD监测的动力煤终端消费数据看,仍处于偏高水平,但由于终端长协和进口煤价格优势存在,因此采购现货的性需求偏少,叠加淡季临近影响,进一步抑制了现货采购的积极性,因此高日耗未能对动力煤市场形成有效支撑。截至9月1日,“CCTD环渤海动力煤现货参考价”5500K、5000K、4500K三个规格品分别收于695、615、539元/吨,日环比变化-2、-2、-4元/吨,周环比变化-8、-15、-21元/吨。

产地方面

近期因搬家倒面、检修、培训等原因停产的煤矿较多,叠加月末部分煤矿完成产销任务,供给处于收缩状态,但受坑口流拍频繁、港口市场和神华外购价格持续下调影响,用户观望避险心态明显,需求表现更弱,因此煤矿销售继续承压,价格稳中有跌。截至9月1日,晋北5500K、榆林5800K、鄂尔多斯5500K煤炭坑口价格在525、525、485元/吨,周环比下跌-10、-15、-5元/吨。

短期偏弱的需求仍是压制价格的主要因素,但由于内贸供给压力有限,叠加进口扰动因素增强,因此随着价格的继续下跌,支撑因素也有望趋强。

生产端供给压力不大。超产能核查以来,煤矿生产多按照核定产能均衡安排,一些原来产能利用率偏高的地区明显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增速由正转负,山西、内蒙古、新疆原煤产量均出现同比下降。而从CCTD监测的样本数据上看,8月以来核心产区原煤产量仍处于同比下降的状态。而如果后期价格出现持续下跌,也会抑制高成本煤矿的生产积极性。

中转环节供给压力不大,贸易操作难度加大、需求不足原因,8月以来现货资源集港偏少,叠加长协兑现保持较好影响,港口资源调出量持续大于调入量,库存保持下降趋势。截至9月1日,环渤海主要港口煤炭库存2212.4万吨,较8月初下降260.3万吨,降幅达到10.5%,同比偏低138.7万吨,偏低5.9%。

进口煤扰动因素增加。现阶段进口煤的性价比仍较为明显,价差优势普遍在30-40元/吨,但受主要进口煤来源国出现大规模示威游行影响,进口煤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避险情绪之下,不排除后期进口量受到影响。

详情点击图片查看👇

综合来看

随着电煤日耗逐渐下行,淡季预期将进一步强化,动力煤市场交投活跃度仍有走低可能,进而会对市场情绪形成消极影响,但现阶段市场存在诸多支撑因素,供需基本面也明显好于上半年,因此动力煤价格也难出现持续性明显下跌。

来源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转载请注明)

作者 | 弘墨

编辑 | 徐赫阳

· 近期热门视频 ·

更多资讯/分析/解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