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又一条世界级海底隧道,开工!

又一条世界级海底隧道,开工!

8月28日,由铁四院主持设计、中铁十四局参与施工的甬舟高速公路复线二期工程金塘海底隧道正式开工建设。

甬舟高速公路复线二期路线全长约18.05公里。其中,控制性工程金塘海底隧道长约11.59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建成后将创造一项世界之最:世界最长海底公路盾构隧道。

微信图片_20250828140331_1043_10.jpg

示意图

金塘海底隧道具有“超大、超长、超深”的特点,将采用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长距离频繁穿越硬岩、软岩、软土等复杂地质,中途经历多次高压换刀,最终实现深海高压环境下毫米级精度的精准对接,技术难度达到世界级水平。

控制因素复杂:本项目沿线建构筑物众多,与在建甬舟铁路隧道交叉并行。

土岩复合地层长距离掘进:强度极高的基岩好比“钻石层”,粘粉粒含量高的地层好比“年糕团”,软硬不均的地层大大增加了大直径、长距离、高水压更换刀具的风险和施工难度。

超高水压:盾构隧道海域段最大覆土57米,最大水深约46米,最大水压约0.9兆帕,相当于一个指甲盖面积大小的面积需要承受9公斤水压。

海中对接难度大:采用四台盾构机分别从宁波、舟山侧工作井左右线始发,在海底地中对接。宁波侧盾构机掘进长度约4093米,舟山侧盾构机掘进长度约5844米,盾构长距离相向掘进海中对接洞内解体,对接精度要求更高,技术更复杂,拆机与运输更困难。

防灾救援难度大:海域无设置风井条件,最长通风区段长度接近10公里,超长通风区段合理、高效、完善的通风排烟系统是保证运营安全的必备条件,也是设计的重难点。同时,工程盾构断面大,水压高,结合水域段地层渗透性大等特点,盾构段不具备设置横通道的可能,仅在海底对接位置可设置一条横通道,海域段的防灾救援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铁建首席专家、铁四院总工程师肖明清的技术领衔下,设计团队高质量完成了从可行性研究方案,到初步设计成果,再到施工图的设计工作。

图片

双道密封垫耦合防水技

项目采用膨胀增压式双道密封垫防水技术,防水能力提升超30%;并首次应用过氧化物三元乙丙弹性密封垫,耐热老化能力提升了 33%,提高了防水结构的耐久性能,保障了百年工程运营安全。

图片

地中对接示意图

隧道采用铁四院研发的“特长盾构隧道地中对接技术”,四台盾构机分别从宁波、舟山侧工作井左右线始发,在海底地中对接,解决了深水、宽海域特长水下隧道的修建难题,也是继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江阴靖江长江隧道之后铁四院设计的第4座采用“相向掘进、主动对接”的水下隧道,刷新了地中对接的最大直径纪录。

图片

“分布式净化+底部送风”辅助的纵向通风技术和超低泄漏长距离高效排烟技术

为解决超长跨海域无竖井换气条件下隧道交通废气、火灾烟气处理难题,设计团队首创了“分布式净化+底部送风”辅助的纵向通风技术和超低泄漏长距离高效排烟技术,较传统设计可实现颗粒物减排25%和排烟能力提升15%,同时设备装机容量节省30%。实现了运营阶段隧道内外空气品质改善和火灾人员逃生环境安全保障,提升了超长水下隧道防灾韧性。

微信图片_20250828140330_1042_10.jpg

效果图

甬舟高速复线二期项目是沪舟甬跨海通道和浙江省义甬舟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国家公路网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长三角城市群、环杭州湾都市圈建设,提升甬舟跨海通道运输能力和安全应急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