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雪原天堑变通途!看西藏铁路19年发展变迁!

雪原天堑变通途!看西藏铁路19年发展变迁!

乘专列实地察看拉林铁路沿线建设情况;指出“要统筹谋划好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西藏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之念之,关切备至。

“世界屋脊”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群山横亘、江河奔涌,曾被称为“只有藏地雄鹰才能飞过的地方”。昔日,人背畜驮翻雪山,“乱石纵横,人马路绝”,地无寸铁。如今,青藏、拉日、拉林铁路纵横交织,复兴号驰骋雪域高原,天堑变通途,进出藏之路越走越宽广。

铁路之变,折射西藏之变,映照党和国家兴边富民好政策,点亮藏族同胞出行之路。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铁路迎来快速发展的好时期,路网延展、列车提速,彻底重构当地交通格局,120多万平方公里广袤高原、300多万雪域儿女与祖国内地紧紧相连,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一条条“钢铁巨龙”翻山越岭,为这片神奇瑰丽的土地送去安康,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从0公里到1187.8公里

“一主两翼”路网雏形初显

2006年7月1日,是西藏铁路发展的里程碑。

这一天,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改变了西藏长期依靠公路、民航的二元交通结构。

这条承载几代中国人梦想和西藏各族群众期盼的进藏通道,终于在中国共产党人手中变为现实,打破了西方“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的断言,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为西藏打开了一扇通向内地和世界的大门。

面对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13万名建设者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攻坚克难,创新应用39个大项66个子课题科研成果,采用片石气冷路基、热棒等新技术,成功将青藏铁路托起在“世界屋脊”之上,创下了线路最长、海拔最高、速度最快的高原铁路等多项“世界之最”。

时针转到2014年8月,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建成通车,一改西藏西南部地区单一依靠公路运输的局面,拉萨与日喀则的时空距离从6小时压缩至2小时20分钟,两地自此开启“双城生活”。

全长250多公里的拉日铁路从拉萨站引出,经曲水县、尼木等站,终到日喀则站。线路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地热温度最高达90摄氏度,隧道占比近1/3。建设者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和艰苦努力,成功破解了地热、风沙等施工难题。

2021年6月25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前夕,全长435公里的拉林铁路开通运营,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这是我国首条高原电气化铁路,复兴号首次驶上“世界屋脊”,历史性地实现对31个省区市全覆盖,西藏和高原铁路建设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90%以上线路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桥隧比高达75%,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面对一系列难题,建设者总结运用成熟的高原铁路施工经验,仅用6年时间就建成这项重大工程。线路首次使用的复兴号高原内电双源动车组,可在运行中不停车完成内燃和电力两种运行模式自由切换,全列采用弥散和分布式连续供氧,能有效缓解旅客高反症状。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者尽心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写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彩故事:在青藏铁路投入15.4亿元,设置33处野生动物通道,保障藏羚羊等迁徙;在拉日铁路积极采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有效满足站区设备的日常用电需求;在拉林铁路利用高寒种植和滴灌技术,打造绵延数百里的绿色走廊……

历经多年发展,今日之西藏,已形成以青藏铁路为主通道,拉日、拉林铁路为东西两通道的“一主两翼”铁路网,运营里程达1187.8公里。

从建设到运营

重大工程项目红利持续惠及沿线百姓

铁路不仅仅是大道通途,更是民生工程。

建一条铁路富一方百姓,这一效应在工程施工时已然显现。据不完全统计,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共为地方增收12.93亿元,其中农牧民群众直接创收4.3亿元。拉日铁路建设期间,边坡修葺、站房装饰等工程,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临时性就业岗位。拉林铁路建设期间,沿线村镇不少群众瞅准时机组建运输队,为项目运输施工物料,走上了致富路。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随着铁路通车,西藏经济社会迎来更加深刻的改变。

青藏铁路通车19年来,日渐成为旅客进藏观光旅游的重要渠道,由拉萨站开往各地的直达列车覆盖全国14个省会城市,通达性大幅提升。截至今年7月底,通过青藏铁路格拉段进出藏的旅客达到了4689.5万人次。

不仅如此,青藏铁路还打破了长期制约西藏的运输瓶颈,推动运输成本大幅下降、进出藏货物量大幅提升,累计运输水泥、钢材等多元化货物达10087.8万吨。拉萨西站货场年吞吐量超百万吨,邻近的色玛村依托铁路货运蜕变为西藏最大物流集散地,800余户村民成为商贸从业者,过上了幸福生活。

拉日铁路通车11年来,累计运送旅客1606.1万人次、货物644万吨。今年5月,全线投运复兴号动车组,将拉萨到日喀则的行车时间压缩至2个多小时。高速度、高性价比的动车组成为沿线民众出行首选,激活了交通基础设施带来的乘数效应。日喀则旅游收入从2014年的28.5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58亿元,沿线扎西宗乡珠峰小镇、甲措雄乡等借铁路东风发展民宿、餐饮,村民腰包一天天鼓了起来。

拉林铁路通车4年来,显著改善了沿线百余万居民的出行条件,更通过人流、物流的高效周转,有力带动了旅游业、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及商贸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林芝桃花节愈发火爆,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大峡谷等旅游IP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山南站方圆数公里内高楼和商铺拔地而起,车站新区初具规模;虫草商人乘动车接踵而来,加查县优质虫草销售量节节攀升……截至7月底,拉林铁路累计运送旅客415.9万人次、货物141.9万吨。

从现在到未来

高原铁路将勾画得更美

于西藏而言,路意味着更紧密的连接,意味着更广阔的希望。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西藏考察调研,语重心长地说:“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

西藏,陆域面积广大、地理位置重要,铁路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在党和国家兴边富民政策强力支持下,或将迎来新的铁路建设热潮。

近年来,西藏经济增速屡夺全国冠军,今年上半年以7.2%的增速继续位列榜首。铁路重大工程投资量大、产业链长,助力完善西部铁路网,将为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澎湃动力。

西藏铁路建设的历程,是一部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奋斗史,是一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进步史,更是一部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区域繁荣的发展史。

历史仍在续写,“天路”不断延伸,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明天令人期待。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特别报道组、青海记者站(青藏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王韬 杨建光 王召杰 赵熳 陈梦竹 侯嘉林 马建林 拉巴次仁

编辑:赵熳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