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央媒聚焦市域(郊)铁路成眉线岷江特大桥全桥合龙

央媒聚焦市域(郊)铁路成眉线岷江特大桥全桥合龙

今日,中央电视台聚焦由公司承建市域(郊)铁路成眉线控制性工程——岷江特大桥实现全桥合龙,标志着成眉线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为推动成眉同城化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程简介

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是连接成都市天府新区与眉山市东坡区的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全长59.139公里,设13座车站,设计时速160公里,是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重要工程。岷江特大桥作为全线最具挑战性的“咽喉工程”,全长768米,主跨达198米,是目前国内市域铁路中跨度最大的无砟轨道连续刚构桥。大桥横跨岷江眉山段东坡区太和渡口,所在江面宽约600米,施工区域位于汤坝航电枢纽回水区,水文条件复杂,汛期水位变化频繁,有效施工窗口期极为有限,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关键工程。

建设历程

与江水抢时间 水中墩施工跑出“加速度”

由于大桥位于航电枢纽回水区,汛期水位变化频繁,有效施工“窗口期”极为有限。为抢在汛期前完成水中墩基础施工,公司提前修筑土石围堰,形成干地作业环境,并积极协调上游电站科学调控水位,最大限度延长施工时间。通过精细化组织与高效调度,仅用4个月便完成5个水中墩的桩基、承台和墩身施工,为全桥合龙赢得宝贵时间。

198米主跨“毫米级”精度 如何实现?

大桥主跨达198米,相当于60多层楼高,全桥总重超2.6万吨。在悬臂浇筑过程中,每节段混凝土的浇筑误差必须控制在毫米级,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结构安全与轨道平顺性。为此,公司采用先进的悬臂挂篮施工工艺,引入智能温控系统,实时监测并调节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有效防止温度裂缝。同时,对长达百米的预应力钢束实施精准张拉与监测,确保桥梁结构耐久性和百年使用寿命。

创新突破:为市域铁路建设提供“新样板”

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围绕主跨设计与施工中的“卡脖子”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了涵盖设计、施工、监测与运维的成套技术体系,并成功将10余项新技术用于大桥建设,以新技术护航高精度。该桥的建成,为我国200米级市域铁路桥梁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电建方案。

岷江特大桥的合龙,不仅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成眉同城化发展的加速标志,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公司将持续加强组织管理,扎实推进后续施工,确保全年任务顺利完成,全力将成眉线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荣誉工程、品质工程。

-end-

来源:成都公司

编辑/作者:李慧

摄影:王富隆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