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97岁的“老铁路”,收到这枚金灿灿的纪念章……

97岁的“老铁路”,收到这枚金灿灿的纪念章……

“我们的高铁,那才叫快!”他的声音有些激动,双眼亮了起来,“当年我们打鬼子,靠的是两条腿跑情报,翻山越岭,一夜能走百十里路就了不得。现在从广西到首都北京,一天就到,搁在过去,做梦都不敢想!”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的八路军老战士、“老铁路”——贾根泉老人用力握着拐杖,声音中满是自豪。胸前奖章映射出点点亮光,和他一同见证着祖国从风雨飘摇到繁荣昌盛。

贾根泉今年97岁,1945年参加八路军,亲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于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起投身铁路事业,直至离休。

1928年,贾根泉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参军时年仅17岁。参军前,贾根泉身体孱弱,为了糊口,他前往经营馒头生意的远房亲戚家帮忙,每日辛勤劳作换些谷子,然而安稳的日子很快被日军打破。

贾根泉与家人的合影

“鬼子进村后无恶不作,老百姓没有不恨的。”老人向我们讲述惊心动魄的往事。一天,贾根泉的父亲趁夜外出挑水,被鬼子抓了起来,在被关押的40多天里,他目睹了日寇的残暴行径,“日军不断烧杀抢掠,吓唬村民不要加入八路军和共产党,也不能帮助他们,太可恶了!”

压迫越深,反抗愈烈。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但在河北省邢台市的土地上,日寇仍负隅顽抗,频繁发动残酷扫荡。

面对日军暴行,贾根泉怀着保家卫国的热血、守护亲人的决心,加入太行山区的战斗中,投身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我是教导员的通信员。”跟随着教导员,贾根泉在枪林弹雨中传递情报,掩护战友。

贾根泉年轻时的照片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经历生死考验后,贾根泉被批准入党。然而就在入党宣誓前的战斗中,教导员不幸中弹牺牲。

“他被流弹击中头部,倒在了战场上。”诉说着教导员倒下的场景,老人呼吸变得急促,“刚刚还带领我们冲锋、活生生的哥哥,一下就没了……我心里好痛啊!”

贾根泉精心珍藏的战友照片

枪炮呼啸,硝烟弥漫,贾根泉心如刀绞。战争赢了,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默默思念牺牲的战友。那场教导员未能参加的入党宣誓仪式,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新中国成立后,贾根泉转业进入铁路系统,投身新中国铁路建设。1958年7月,贾根泉担任黎塘站副站长。黎塘站曾是广西重要的铁路枢纽,湘桂铁路与黎湛铁路在此交会,每日有多趟列车途经此站。

铁路运输任务繁重,贾根泉带领职工日夜奋战在一线,从行车应急处置到协调站内大小事务,他都心中有数。他常说:“铁路是大动脉,一刻耽误不得。”

一年后,因表现突出,贾根泉被调任原柳州铁路局直属机关党委,任宣传部副部长。在岗位上,他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宣传工作,常与职工促膝长谈,用亲身经历激励着年轻职工。

离休后,他依然心系国家,常进社区、进学校讲述抗战故事,激励后人:“曾经我们是落后挨打的国家,如今我们的实力跻身世界前列,国家强大了!”

阳光透过树影,温柔地洒在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他轻轻抚摸着精心保存的旧相册,里面有家人亲切的身影,有战友年轻的脸庞,也有他身着铁路制服、参与建设时的模样。

那些泛黄的照片,串联起他的一生:从扛起家庭重担的孱弱少年,到烽火硝烟中保家卫国的战士,再到新中国坚守岗位的铁路工作者……如今,他坐在阳光下,为下一代人讲述过去、见证辉煌。

贾根泉老人用他的一生

诠释了对祖国的忠诚与信仰

如今山河无恙,英魂可慰

愿吾辈自强,薪火相传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广西记者站(南宁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陈永强 陆君旖 林祥云

视频:施少明 宁明钦

编辑:谢琦

实习编辑:吴锦钰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