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兼备,“优等生”继续领航。
8月27日,中海地产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半年成绩单,在房地产行业整体承压的上半年,无论是销售、利润还是投资等表现,中海各方面数据仍旧跑赢大市。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管理层合影,(左至右) 副总裁郭光辉、主席颜建国,行政总裁张智超)
“稳”,是中海上半年成绩单的首要关键词,也彰显出了长期主义者的增长韧性。正如中国海外发展董事局主席颜建国在业绩会上所说:“中海地产 2025 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展现了公司坚持以稳促进,保持攻守兼备的发展态势,稳中求进的行业领导地位。”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海合约物业销售额人民币达到1201.5亿元,位居全行业第二,盈利能力行业领先,上半年核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7.8亿元,净利润占已发布业绩TOP10房企总额的33%。
今年前7月,中海共获取22幅地块,权益购地金额人民币550.1亿元,投资规模行业第一,截至报告期末,中海地产在手现金仍达1089.6亿元。这意味着,接下来中海仍具备继续领跑行业的动力和实力。
业绩会上,历经过多轮经济与房地产周期的中海,也对下半场的市场走势作出了自己的观察与判断。“我们对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充满信心,行业虽然总体规模有所萎缩,但改善性需求将不断增长,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庞大的市场。”颜建国说。
透过中期财报数据可以看到,中海地产的基本面依旧强大,回顾今年以来的整体表现,市场也更清晰地看到了一个内在足够强大、外在同步进取、目标越发明确、攻守越发全能的中海。
01
上半年销售金额行业第二
重点城市市占率保持领先
远行者稳进,上半年,中海的“长板”更长了。
报告期内,中海实现合约物业销售额1201.5亿元,全口径、权益销售金额均为行业第二,并且,中海在重点城市的市占率保持领先,有14个城市的销售额位居当地市场第一(数据来源:克而瑞)。
上半年,中海在香港及北上广深五个城市的合约销售额达到556.4亿元,占整体销售大盘的53.7%,其中,北京上半年销售额304.5亿元,市占率第一(数据来源:克而瑞)。
业绩会上,中国海外发展行政总裁张智超还透露,截至目前,中海今年在香港的全口径销售已经超过100亿港币,全年有望突破 200 亿港币,创下近几年来的业绩高峰。
今年以来,城市群和城市之间的房地产市场分化趋势愈发明显,从这一层面看,中海强聚焦“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产品”的战略方向,使得中海在上半年依旧收获了高质量的增长。
张智超表示:“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逐步筑底企稳态势,但城市间分化相对比较大。一线城市总体表现更具有韧性,呈现量微升、价基本平的状态,这也是中海这几年强聚焦一线城市的重要基础。”
财报显示,今年下半年,中海在一线城市还将有多个项目集中推售,包括北京树村项目、北京西黄村项目、深圳后海项目、深圳大运项目、上海普陀项目等,预计将为销售提供坚实的基础。
业绩会上,中海管理层坦言上半年销售存在压力,同时也对下半年的业绩充满信心。
一方面,中海今年上半年的可售货量较去年同期要少640亿元,另一方面,去年同期,中海在一线城市便有超过400亿元的高货值,且均是开盘基本售罄的畅销型项目,从而也导致了中海在今年上半年的销售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但总的来说,我们今年上半年整体销售质量、去化率要略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完成全年销售指引目标,我们充满信心。”张智超说道。
管理层的信心,还来自“中海好房子”所带来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4月,中海在行业内率先发布了“好房子”营造体系,建立Living OS标准系统,并已在上半年试点28个新开发项目,包括北京中海万吉玖序、北京中海丽金府、上海中海云邸玖章在内的多个项目逆势热销,实现量价兼得。
与此同时,上半年中海还交付了4.2万套房屋,客户满意度达90分,保持行业领先。稳如磐石的核心主业表现,是中海这艘行业巨轮的“压舱石”也是核心引擎,为其在行业调整风浪中的领潮前行,提供着稳定且强大的动力。
02
攻守兼备的中海
下半年拿地投资还要增长
稳健者远行,因为中海还有攻守兼备的基因。
财报显示,1~7月,中海继续保持进取有为的发展态势,在11个内地城市和香港共获取22宗地块,权益购地金额 550 亿元,投资规模行业第一。
其中,四个一线城市及香港权益购地金额占比高达64%。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优势突出的货量结构,预计将推动公司在核心城市的市场占有率、销售及利润贡献进一步提升。
事实证明,中海的长期主义并非保守,而是攻守兼备有度,当攻则攻,当守则守。
如今年1月,中海溢价超70%拿下深圳2025年首块出让宅地,现场举牌竞价高达246轮,是深圳今年迄今争夺最激烈的宅地竞拍纪录。
3月,北京海淀区树村地块吸引十余家房企参与竞拍,经过274轮举牌,最终中海以75.02亿元竞得该宗地,楼面价约10.23万元/平方米,创下北京楼面价新高。
7月,中海一天内豪掷118.88亿元,连摘上海市区两宅地,一宗为静安区商住混合用地,成交价53.63亿元,溢价率10.1%,楼面价为90390元/平方米;一宗为普陀区多用途组团用地,成交价为65.25亿元,溢价率14.17%。
不仅如此,业绩会上,中海管理层还释放出下半年的投资节奏或将更加积极的信号。
中国海外发展行政总裁张智超提到:“下半年,公司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以销定投,预计下半年投资会实现一定增长,对未来的销售与利润规模保持有力支撑。”
中海的攻守兼备,还体现在其上半年继续保持行业最稳健的财务状况,诠释着行业天花板级别的“可攻可守”。
财报显示,中海实现营业收入832.2亿元,除税前溢利人民币130亿元,核心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87.8亿元,核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率达到10.6%,核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率和毛利率目前依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同时,报告期末中海资产负债率53.7%、净借贷比率为28.4%,在手现金1089.6亿元,继续保持在“绿档”,平均融资成本2.9%,处于行业最低区间,
这也是中海敢于在核心城市“攻城拿地”的底气与“护城河”,更重要的是,在“理财”这项关键能力上,目前来看中海依旧具有无可比拟的断档优势。
中国海外发展副总裁郭光辉也在业绩会上表示:“从未来来看,公司有信心、有基础、有能力保持净利润和毛利率水平的稳健。”
资本市场自然更加买账,这位走过46年的行业老兵,在资本眼里依然是那个“最靓的仔”。作为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唯一给予双“A-”评级的国内房企,中海再次证明了自己仍是最值得信赖的房企之一。
03
下一个五年,
中海的战略与战术
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中国的城市发展与房地产行业站在了新的历史性十字路口。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走势时,张智超直言对市场、对中海都十分有信心:“当下的市场,给我们这类经营稳健、布局良好、货量优质的企业更多更好的机会。”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日业绩会上,中海管理层也首次较深入地谈及了对下一个五年的谋局。中海认为,“十四五”期间,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大的周期调整,背后是我国的人口结构、城市化进程、住房拥有率以及大的综合性经济环境综合因素的影响,给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剧变。
张智超表示:“在行业剧变中,中海的稳健经营优势显著,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海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战略引领性。这一轮行业大洗牌之后,中海的经营质量和抗风险能力得到了市场充分检验。”
在此情况下,中海作出了两大判断,一是“中国的房地产业仍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市场的规模依旧巨大,且各个业态和细分市场都大有可为”,二是“市场将会高度聚焦和集中,未来主要是少数几家优质全国性房企的竞争。”
从战略到战术,张智超讲述了中海“十五五”的规划。
“第一,中海将坚守长期主义,坚定‘成为卓越的国际化不动产开发运营集团’的战略目标,第二,中海将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化‘今天、明天、后天’三大产业结构,在销售型业务要牢牢占据市场第一的位置,此外持续做强做优持有型业务,最后是在两条主赛道之外,构建全产业链、全业态的生态型业务,轻重并举,相信在‘十五五’以及面向未来的地产行业场景下,中海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张智超说道。
而中国海外发展董事局主席颜建国,则用“充满信心”来描绘中海的下一个五年。
“2021 年,行业从高峰开始下行,至今仍处于周期低点。过程中,市场剧烈调整,中海发展非常稳健,我们一直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对房地产行业充满信心、对中海自身充满信心。对于‘十五五’规划,我们相信,这三个‘充满信心’继续存在。”
颜建国着重谈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中国经济韧性,在未来五年还会更加彰显出其光彩和光辉,而房地产行业虽然总体规模有所萎缩,但改善性需求将不断增长,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市场有足够空间让中海继续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保持攻守兼备的发展态势,无论是财务资源,还是各项能力,中海都有能打硬仗的专业团队,相信‘十五五’期间,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要素都存在,我们充满信心,一步一个脚印。”
攻守兼备,在于行胜于言。作为穿越数轮周期的“优等生”,凭借其深厚的综合实力,无论是下半年,抑或是下一个五年,中海都有望在本轮格局重塑中,占据更有利、更高的位置。
值班编委:李红梅
流程编辑:温红妹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