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编者的话:
2025年7月30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活动在交通运输部举行。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赫然出现在荣誉榜上。他是桥梁的“守护者”,是技能赛场上的“冠军选手”,也是创新路上的“爱好者”。在同事们眼中,张恒就是桥梁的代名词。请跟随以下文字,了解2025年度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张恒的事迹吧。
▲张恒2022年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人物介绍:
张恒,1991年2月生,2013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6年研究生毕业于广州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在读。2016年8月参加工作,2016年至2017年11月在佛山市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站做监督员,负责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2017年12月至今,在佛山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从事桥梁养护工作,现任该中心桥梁养护工程师、路桥高级工程师。从监督员到高级工程师,近10年探索,孜孜不倦,爱岗敬业,最终取得了多项荣誉。如:2022年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获得“广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23年获得“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25年获得“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张恒2022年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张恒2023年获得“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座右铭: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张恒
▲张恒夜间检查佛山市省道121线龙江二桥
专注·积极
『专注和积极是实现伟大事业的重要因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畏惧挫折与困难,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要达成的目标上,心无旁骛,才能取得成果。乐观和专注是张恒身上的特色标签,他的这些好习惯,让他的生命有了厚度、事业有了成果。』
2025年8月20日,广东省佛山市为多云天气,8时,佛山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11楼办公室传来一阵激烈的讨论声。该中心近期的工作重点是迎接2025年度国省干线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张恒早早到了办公室,正在和检测人员查阅设计资料,因为检测人员在现场检查时看到佛山市佛清从高速罗南特大桥主桥盆式支座纵向滑移了10厘米~15厘米,要按照缺陷标度为3的较差等级来评定。张恒通过认真查阅资料后获悉,这个支座的设计允许纵向最大位移为20厘米,判定支座位移没有超过设计位移量,还在合理区间,不能按照缺陷标度为3的较差等级来评定。此外,张恒还和检测人员对比了规范的相关条文,经过1个多小时的查阅资料、对比数据,最终找到了判定依据。
张恒父亲是个乐观的人,高中学历的他从不自卑,反而一直坚持学习,从普通农民成长为工厂的技术负责人,父亲给张恒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不管遇到啥难事,都得乐观点,办法总比困难多,再大的坎儿也能跨过去。”这句父亲常说的话,烙印在张恒的心里,伴着他成长、鞭策他前行。
参加工作后,张恒的积极心态让他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勇往直前。2016年,张恒刚工作就跟着同事做桥梁质量监督,他主要负责外业工作,检测混凝土回弹强度、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和钢筋分布等。为了做好结构回弹强度检测,他无数次在烈日下,站在10余米高的登高车上操作。张恒第一次上登高车时,微微晃动的登高车让他紧张害怕得小腿发抖,但是他咬着牙跟着学习。私下里,从调整仪器到参数读取换算,每个步骤他都反复练习,直到能在不同场景下精准完成。那段时间,几乎佛山市所有在建项目的混凝土强度回弹检测,张恒都参与了。
后来,张恒专做桥梁养护工作,他更加明白了实操的重要性。除了日常学习一些制度文件外,还要经常翻阅《公路桥涵养护规范》等技术文件,因此张恒养成了随身携带规范手册的习惯。如果在现场遇到复杂的情况,可以随时翻看,比如看到桥梁支座有变形,就对照规范里关于支座评定和养护的条款,确定评定等级、分析可能的原因及处理标准。
“您是怎么养成专注这个好习惯的?”
“我觉得一定得有目标,制定目标后,再全心投入,专注事情本身,同时要有具体可实施的计划,清楚自己每一步要做什么,有针对性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提高专注度,这样就会取得好成果。”张恒说道。
张恒尤其强调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抵御外界信息的干扰,专注目标,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信心,不被困难打倒。关于专注,张恒还有一种看法,便是要保持好奇心和兴趣。内心想要弄清楚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外界的嘈杂、时间的快慢,自然就被挡在了外头,不是刻意的专注,而是好奇心和兴趣牵着他跑向目标,自然就忘记周遭的一切了。
张恒所在的佛山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路桥技术部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审查维修加固项目的方案和图纸。令张恒印象深刻的是佛山市省道268线七滘大桥增设桥梁安全设施工程的图纸审批工作。他发现图纸设计目标、设计代表船型选择和仿真计算有些问题。作为桥梁养护工程师,平时接触航道、船舶的数据较少,为了弄明白不同航道等级、船型的差异,张恒不断查阅资料,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对航道和船舶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将船型参数、防撞强度和设计目标逐一核实,经过设计人员的修正,最终图纸顺利通过了审批。
张恒认为,专注不是盯着图纸发呆,而是在每个数字、每条规范里找到逻辑的锚点,哪怕是一个船型参数的偏差。张恒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张恒(右一)深夜检查佛山市国道105线三洪奇大桥
负责·专业
『“工作认真、敢于担当、爱岗敬业、专业水平高、能高效完成工作。”这都是同事们对张恒的赞誉,正是这些好习惯,令张恒在近10年的工作生涯中,取得累累硕果。』
在佛山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路桥技术部部长李龙恩的印象里,张恒是一个极具责任心的人。为规范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市级桥梁管养工作行业监管,掌握桥梁的技术状况,确保桥梁安全运营,佛山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每年要开展普通公路重点桥梁定期检查抽检工作。在2024年的桥梁定期检查工作中,检测单位在国道359线下安大桥发现3片小箱梁出现斜向裂缝。张恒接到检测人员电话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当时天色已晚,张恒举着照明灯爬上桥检车,与检测人员一起到桥下查看裂缝情况。大约40分钟后,张恒从桥检车下来,说道:“11~13跨跨河段35米小箱梁腹板1/4处存在多处斜向裂缝,个别裂缝已严重超限,幸亏发现得早,否则会出大事。”2024年11月30日,周六,本该是张恒休息的日子,为了第一时间处置隐患,张恒组织桥梁养护单位、检测单位、监测单位、设计单位就下安大桥进一步检测、监测、加固方案、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2024年12月1日,张恒组织检测单位对典型裂缝和挠度进行监测,后续每日10时向管养单位推送监测结果。同步开展应急维修加固施工图设计工作,组织施工单位对佛山市国道359线下安大桥进行应急维修加固。2025年1月3日,该桥的加固施工顺利完成,消除了安全隐患。
在佛山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养护部部长张海东的心里,张恒有责任心、专业能力强。佛山市跨江跨河特大桥、大桥数量多,在汛期,船舶碰撞桥梁事件时有发生,且很多发生在晚上或凌晨时分,可是不管多晚,总能打通张恒的电话。他几乎每次都能准时到达事故现场,然后跟大家一起开展桥梁受损部位现场检查工作,并提供专业、及时、有效的处置意见。
佛山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路桥技术部科员张庆元与张恒共事已有两年。在张庆元的心里,张恒是“老师傅”,对他影响很大。就拿佛山市省道268线七滘大桥增设桥梁安全设施工程来说,张庆元在做方案审查时候,仅关注截面尺寸、护舷数量等,当他将初稿交给张恒复核时,张恒就看出了图纸的问题。他跟张庆元说,图纸批复明确设计目标,再看设计方案以及仿真计算是否能满足设计目标要求。他还给张庆元详细解释了船舶的统计分类等知识。张庆元感到吃惊,海事、航道不是他们专业的范畴,后来才知道,张恒是自己花了时间去钻研新知识。正因为如此,张庆元认为张恒的这股子劲头正是专业的体现。
除了李龙恩、张海东、张庆元,还有佛山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养护部副部长李凯、张思婷,他们也看到了张恒的敬业和专业。“我看到的是张恒身上那种踏实工作的态度,他业务熟练,且事必躬亲,对我影响很大。”李凯说道。“我是2019年到佛山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工作的,跟张恒共事已有7年。2020年初抽调到养护部协助开展‘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张恒当时是养护部的一员,他第一个主动加了我的微信。我刚去,总是听到同事们的对话。‘哪座桥梁?什么问题?找张恒。’后来,我就渐渐形成了初印象,就是‘桥梁=张恒’。”张思婷说道。
张恒的专业素养,不仅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还体现在职工技能大赛中。2021年张恒代表佛山市参加广东省公路桥梁养护从业人员职工技能大赛,从96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斩获团体一等奖及综合成绩第一名。2022年、2024年受邀担任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公路养护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裁判员,凭借丰富的参赛经验,他深度参与了竞赛技术方案研讨、流程推演与评分交流,执裁期间公正严谨、专业尽责,圆满完成执裁任务。
▲张恒(左四)在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公路桥梁养护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中获第一名
创新·收获
『张恒积极探索桥梁管养新路径,以创新驱动桥梁管养模式变革,系统构建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养护体系。他聚焦危旧桥梁改造这一民生工程,创新实施“精准治理”与“系统提升”,通过编制《佛山市干线公路三类桥梁改造达标建设方案》,量身定制“一桥一策”加固方案。在创新的路上,张恒从未止步。』
谈到为什么创新,张恒说,一是因为他父亲的影响,二是创新意识的启蒙主要是在研究生阶段。父亲的影响是种子,研究生阶段是萌芽。张恒读研时,研究生团队的研究方向是高性能计算,属于土木与计算机的交叉学科,团队自主开发基于“CPU+GPU异构并行计算技术”的高性能有限元国产软件,大幅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且降低了成本,填补了国内技术的空白。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让张恒明白了创新的重要性,为他的“敢创新”打下了思维基础。
工作后,张恒负责桥梁养护工作,桥梁养护现场面临“不能封桥、预算有限、工期紧张”的约束,在参与佛山市省道204线三水大桥斜拉索更换工程时,传统方案需要长时间全封闭交通,张恒和同事们创新采用分阶段实施半封闭及全封闭交通管制,经过3个阶段、7个月时间完成换索施工,将全封闭时间缩短至两个月,总工期提前两个月完成,大幅降低了对出行的影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工作了近10年,积累了丰富的桥梁养护经验,但是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还是觉得自己知识储备不足,所以我选择了继续读博,想系统研究拉索桥梁的检测、评估和维修。从‘解决一个问题’到‘预防一类问题’,让老桥‘延年益寿’、新桥‘更耐考验’。”张恒说道。
谈到创新在工作中的运用,张恒认为,桥梁工程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有时候在一些复杂问题上面临技术挑战,但总体来说已基本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桥梁建设运维实现了从“能不能”向“好不好”“适合不适合”的转变。他认为创新不是空想,而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巧办法”,创新不在大小,贵在解决问题,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要守正出新,让创新能真正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在您的工作生涯中,您最满意哪项创新成果,为什么?”
“我觉得最满意的是上面列举的佛山市省道204线三水大桥斜拉索更换工程中我们探索的一些技术难题。三水大桥1995年建成通车,是广东省内第一座独塔非对称混凝土梁斜拉桥,拉索的设计使用最低年限是20年,在运营了25年后,作为核心承重构件的拉索,设计寿命远远低于大跨度斜拉桥的设计使用寿命,运营期拉索病害带来的安全状态界定以及换索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是斜拉索全寿命周期内必然面对的实际问题,然而当前行业内并没有相关成熟可借鉴的研究成果。”张恒说道。
针对上述问题,张恒协调技术单位和高校进行联合攻关,申请了2022年度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重点科技项目《独塔非对称混凝土梁斜拉桥换索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既有斜拉桥拉索系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斜拉索钢丝的力学性能与腐蚀程度的影响规律,为斜拉索系统的状态评估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提出了应用频率法和短时傅里叶变换方法及图像识别技术,监测换索过程索力和结构变形的实时变化规律,对斜拉索施工监测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近1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时光流逝,却留下了满满的成绩。
张恒带领团队守住了“安全”这个底线。数年来,他积极推动旧桥改造,牵头编制了《佛山市干线公路三类桥梁改造达标建设方案》,近5年的攻坚,使普通国省道的一二类桥梁占比从74%跃升到97.55%,农村公路的一二类桥梁占比也从79.6%提升到91.84%,桥梁技术状况实现了质的飞跃。其次是助力公众出行更顺畅。10年来,张恒经手的桥隧,小到伸缩缝,大到桥体结构裂缝监测修补,每处理好一处病害,张恒的心里就多了一份踏实。每当看到公众驾车平安驶过一座座桥梁时,张恒的心里涌出一阵自豪,那是专业换取的安心啊。
当“通行工具”变成了“城市符号”,精心维护的桥梁,从陈旧到崭新,成了司乘拍照打卡的“网红桥”,看着成千上万的车辆奔驰而去,张恒的心里,幸福如暖流悄悄划过。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专注、专业”,这是张恒近10年工作生涯的总结。在谈及未来打算时,年轻且意气风发的张恒说道:“立足当下,做好一名平凡的桥梁工程师该做的事!”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脚踏实地,平安通行的司乘,万家灯火的团聚,背后是张恒一样的桥梁养护者的守护和支持!
相关链接:
佛山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为佛山市交通运输局管理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国省道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路网建设、养护管理,年度预算编制及路网运行调度事务工作。佛山在册公路总里程4808公里(其中国省道1424公里、农村公路3384公里),公路桥梁3790座。在农村公路建设领域,该中心通过新改建、美丽农村路创建、危旧桥梁改造等工程,推动城乡交通网络提档升级。成功创建4个省级示范县、两个全国示范县,并荣获“‘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称号。在路域环境提质方面,通过提升高速公路出入口绿化品质,整治桥下空间环境,常态化开展沿线保洁工作等举措,全面提升公路服务水平,为佛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推荐阅读
中国公路新媒体交流群
添加小助理,邀请入群~
作者/任燕
通讯员/张思婷
供图/佛山市交通运输事务中心
责编:闫可欣
校对:马紫璇
审核:余大鹏 苗挺节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由《中国公路》杂志社数据与新媒体发展中心整理编辑,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公路”
商务合作:010-84990709
投稿邮箱:zggl_xmt@163.com
觉得文章精彩,请点赞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