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林芝,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青山如黛,碧水如蓝,果甜稻香。喜马拉雅山的南迦巴瓦峰脚下,林芝站屹立在海拔2900米的高原上,如一块玉石静卧尼洋河畔,成为拉林铁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8月20日16时许,准备乘坐K6832次列车的旅客,陆续走进林芝站候车厅。在“天路格桑花·醉美林芝”服务台前,客运员梁思雨身披“天路格桑花”绶带,神情专注,笑容真切,随时准备为旅客解疑释惑。她手边的急救药箱里,摆放着创可贴、医用碘伏棉签等便民物品,还准备了林芝旅游指南、铁路乘意险等宣传页。
服务台旁的便民手机充电站前,几名旅客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欣喜地交流:“这种设备太实用了。”“是啊,这么多电源插孔,满足了十几个人同时充电的需求。”
“车站是旅客的第一站,要让他们感觉像回家一样。”扎西邓珠说。这是他入职时就牢记在心的一句话。
林芝站党支部书记益西塔杰总是给大家讲:“细节里藏着真心。”平时,他也会组织同事们交流服务经验。针对很多藏族同胞首次乘坐火车出行的实际,他们总结出一套“暖心方程式”,即多花一点心思,考虑旅客出行所需;多花一点时间,耐心解答旅客疑问;多花一点精力,提升旅客出行体验。这套方法,让旅客在陌生的旅途中感受到了久违的亲切。
用好“暖心方程式”,软件上要“用心”,硬件上也要“发力”。为了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车站在8月初启动了全区域环境提升工程,不仅改善了公共空间的卫生条件,还升级了通风系统,在卫生间里增设了适老化防滑垫与紧急呼叫装置。
林芝站细致入微的暖心举措,赢得了旅客的良好口碑。翻阅车站的表扬工单,字里行间都浸润着旅客的谢意。“工作人员教我操作自助售(取)票机,服务很耐心”“林芝站的服务就像这里的阳光一样温暖,我下次还会再来”“工作人员帮我找回了遗失的钱包,真是太感谢了”,朴实无华的文字却饱含真情。
现场旅客的感受,印证了工单里的感言。来自拉萨的藏族少年丁增克珠第一次独自来林芝游玩,开心地说:“工作人员教会了我怎么取票。”来自重庆的周女士在林芝读书4年,上个月刚参加工作,林芝站已经成了她心愿与乡愁的寄托。她深情地说:“每一次往返家乡,林芝站既是我思念启程的起点,又是我梦想抵达的终点。”
“今天的林芝站,不仅展现了60年来林芝的交通之变,还成为旅客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铁路部门的优质服务,为林芝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了文明窗口。”林芝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海英表示。
拉林铁路通车以来,截至2025年7月底,林芝站已累计发送旅客91.5万人次。益西塔杰坚定地说:“我们会把‘天路格桑花’服务品牌做精做细,让每一位踏上这片土地的人,在体验当地美食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林芝站铁路职工的热情。”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特别报道组、青海记者站(青藏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王韬 杨建光 王召杰 陈梦竹 侯嘉林 赵熳 马建林 武春燕
编辑:林飞翼
实习编辑:宋佳龙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