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恒隆研究| 刘洪玉研究团队——基于三层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测算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对碳排放的影响

恒隆研究| 刘洪玉研究团队——基于三层结构分解分析方法测算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对碳排放的影响

【作者】

黄河、陈子潇、谭畅歆、刘洪玉*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

【原文信息】

Huang, H., Chen, Z., Tan, C., & Liu, H. (2025). Using a three-tier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to assess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Energy, 335, 137817.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60544225034590

内容导读

刘洪玉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Using a three-tier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to assess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基于三重结构分解分析测算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对碳排放的影响》)在SCI期刊Energy在线发表。Energy目前为JCR Q1期刊,影响因子9.4。

单纯依赖技术进步难以实现长期碳减排,产业结构调整是一种更具持续性的减排路径。据此,本文突破传统计量方法对产业结构的单一度量,提出并应用一个三层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分别从生产侧和需求侧来度量建筑业、制造业(包括低端制造业、中端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服务业等八类行业结构变化对国家、地区、行业层面碳排放的影响,该框架还揭示了跨区域与区域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转型在中国碳减排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贡献了2007-2017年中国约36%的总减排量。其中,生产侧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转型分别贡献了结构减排的约71%和81%。制造业内部升级对各地区减排具有显著贡献,而建筑业的减排贡献较小。

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CEADs数据库提供的2007、2010、2012、2015、2017年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数据,通过统一化处理,保留多区域投入产出表中30个地区,进而又根据经济地理特征分为五个区域,同时将行业合并为八个部门。在同一数据框架下计算各区域/部门的碳排放及其时序分解结果,得到产业结构转型在不同地区和部门的影响特征及其加总效果。

相比单一指标或单层级分析,三层结构分解分析能揭示产业结构转型在不同层级和区域间的耦合与传导机制,帮助理解生产端和需求端产业结构升级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贡献,以及区域间贸易与区域内升级的作用差异,同时可以用于分析单个行业的结构变化的减排效果。具体而言分为三个层次(见图1)。

第一层:基于传统分解策略,得到碳强度变化、Leontief逆矩阵变化和最终需求变化的贡献分解。

第二层:区分生产侧产业结构转型和需求侧产业结构转型对碳排放的影响,其中需求进一步拆分为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产业结构变化。

第三层:将Leontief逆矩阵和最终需求矩阵之中地区内(intra-region)和地区间(inter-region)的链接拆分开来,进而分解地区内和地区间生产侧和需求侧产业结构转型对碳排放的影响。

图1:三层结构分解框架

研究发现

从国家层面来看

产业结构转型贡献了2007-2017年中国约36%的总减排量,且在2015–2017年间成为推动碳减排的主力。第二层和第三层分解表明生产侧产业结构转型与地区内产业结构转型分别贡献了结构减排的70.76%和80.93%。

从省份层面来看

几乎所有省份都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实现碳减排,只有部分中西部欠发达省份,如河南、广西、青海等直接获益较少。配图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如广东、江苏、上海、浙江)以及东北省份(如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对全国碳减排的贡献接近80%。产业结构转型起始点从东北扩展到东部发达地区,显示出政策驱动的早期作用与市场驱动的后期作用之间的时间差。

图2:产业结构转型对省级碳排放影响的时间动态效应

从行业层面来看

制造业升级(从低技能制造向高技能制造)对碳减排的贡献显著,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广东、上海、江苏等)。高技能制造业的升级和生产性服务的协同,对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区建筑业减排效果较弱。

图3:制造业和建筑业结构变化对各省碳排放的动态影响

【基金资助】

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72274102)资助。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