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就在刚刚!太重斩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就在刚刚!太重斩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好消息!

太重又一科技成果获奖啦

这次获奖的项目可不一般

它不仅首创多项技术

填补国际领域空白

更助力国家重大工程

为世界级难题贡献“太重方案”

微信图片_20250820170910.png

微信图片_20250820173432.jpg

就在今天,第十八届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正式召开,太重科技创新成果“狭小空间超长复杂管廊刚性管线运装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制”在会上荣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浩荡的长江之下,如何将2000多根比人还粗的“超级电缆”严丝合缝地安装进狭窄隧道,曾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今,这个难题被太重一举攻克。

image (4).png

image (5).png

华东特高压环网是我国“西电东送”战略的核心工程,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投资最大、难度最大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其中苏州—南通段长江跨越是工程建设的最大难点。为减少对长江生态、防汛和航运的影响,工程摒弃传统架空跨越方式,采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在江底修建一条全长5.6公里的“电力隧道”,从江底实现“驭电过江”。

但难题接踵而至:隧道内径有限,管线却又长又重又娇贵,传统的工程机械连转身都困难,更别提进行精准安装。面对难题,太重突破传统,革新工艺、自主研发专用运装成套装备,给出了充满智慧的“太重方案”。

设备太大进不去?就做功能分离,缩小设备体积。太重首创运装分离的设计理念,实现运输与安装并行作业、互不干扰。同时,还能实现多根管线同步运载、同步安装,就像一根针同时穿好几根线一样,一次行程就能完成多根管线的铺设,整体效率提升30%以上。

效率高精度更高。太重研发管线精准调节装置及微动控制系统,让单体长度超18米的GIL管线安装精度达到毫米级,在国际上树立了新标杆。不仅如此,装备还集成了健康管理系统和智能诊断系统,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维护性,为工程建设的平稳推进保驾护航。

苏通GIL管廊正式投运后,华东特高压交流环网全面贯通。太重的这项科技成果填补了国际领域空白,还获得13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威认证。目前,该技术成果正在向跨江跨海,穿越山区、保护区等极端应用场景推广。

装备强国,使命所在,太重义不容辞。未来,太重将持续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以更多重大成果赋能国家建设与行业发展。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