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一座桥的浴血抗战:建成仅89天,被设计师亲手炸毁

一座桥的浴血抗战:建成仅89天,被设计师亲手炸毁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铁路是关乎民族存亡的生命线,镌刻下永不磨灭的民族抗争印记。而今,中国铁路以稳居世界前列的运营规模续写着新时代的壮丽篇章。这是抗战精神的时代回响,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铿锵足音。即日起,我们开设《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铁路抗战记忆》栏目,讲述那些铭刻在轨道间的传奇故事,探寻从“战时生命线”到“强国大动脉”的精神密码,激励全路干部职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贡献力量。

初秋的杭城晴空万里。钱塘江大桥像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宽广的钱塘江江面。一列火车飞速驶过大桥,犹如一道银色的闪电划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浴血抗战历史,更以超乎想象的坚韧屹立至今,这其中离不开一代代铁路人的坚守和担当。

历史的指针回拨到1937年9月26日,一列满载抗日军火物资的火车驶过钱塘江大桥,两岸欢声鼎沸庆祝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打破了外国桥梁专家“中国人无法在钱塘江上建桥”的谬论。

钱塘江大桥建成后,为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贡献,运输了不计其数的抗战物资,转移了上百万群众。1937年12月23日,大桥在建成仅89天后被炸毁,炸桥之人正是设计师茅以升。大桥被炸毁后,茅以升立下了“抗战必胜,此桥必复”的誓言。

抗战胜利后,茅以升带着精心保护的资料回到杭州,克服重重困难,让钱塘江大桥重获新生——1953年大桥上的铁路、公路全部通车并安全运营至今。大桥全长1453米,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铁路桥。如今,上层日均通行汽车数万辆,下层每日通行火车60余趟,被誉为“桥坚强”。

钱塘江大桥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工务段负责养护。来海刚是桥隧养修工区的工长,33年来一直承担着大桥的维护保养工作。他的父亲、爷爷都曾是大桥的养护工。一代代铁路养护人几十年如一日,精检细修大桥,像亲人般守护着这座“高龄”桥梁。

目前,像来海刚一样守护大桥的铁路人一共有30人。白天,他们负责铁路桥面的检查和桥面下层钢结构的涂装工作,晚上则利用“天窗”时间,上道进行更换枕木、护木等工作。“大桥共有枕木3030根、桥面各种螺栓2万余个、护木2250米,每次作业只能在60分钟的‘天窗’时间内进行。”来海刚对这些数据如数家珍。

“经历了战争年代,又加上自然老化,但经鉴定大桥符合运行条件,我们安装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盯控大桥设备状态。”来海刚说,对于病害的数据,他们都会逐一记录,每年进行比对分析。

据该段钱塘江大桥桥梁车间主任涂明介绍,刚结束的年检表明,钢梁结构状态良好,线路运行平顺。截至8月15日,大桥安全行车天数已达26578天。

这些年来,来海刚他们的皮肤晒得黝黑,从年轻小伙子成为中年汉子,与大桥始终相望相守,他们的人生已与这座大桥,深深地连在了一起。

文字:吴少妮 梅文涛

图片:杭州工务段提供

编辑:曲泊宁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