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煤焦市场一改上半年的低迷和颓废,期货拉升,现货提涨,冷寂的市场再现燃爆的行情。市场反应最早最快的还是焦煤期货。6月4日焦煤期货开启超跌反弹,彼时产业端还沉浸在一路看跌的悲观情绪中。7月底期货的涨势更为猛烈,开启了惊人的连续涨停。尽管近日有所反复震荡,但市场氛围已经暖意回升,加上一些政策驱动的利多影响,市场价格维持偏强态势。
一、这波市场上涨的推力,究竟来自何方?
1、宏观预期改善,中国经济稳增长。上半年中国GDP增长5.3%,好于预期,中美贸易战并未全面升级,并再次推迟加征关税。国家不断推出货币、财政政策支持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发展。宏观预期发生了根本改变,投资者信心提振,坚定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2、政府重点部署“反内卷”,有效遏制无序竞争。面对部分行业价格大幅跌破成本线,低价恶性竞争的局面,去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今年会议再次指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3、启动安全检查和产能核查。7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情况核查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通知》,对山西、内蒙古等8省(区)的生产煤矿进行核查。1-6月单月原煤产量超过公告产能10%的煤矿一律停产整改。
二、市场的基本面决定反弹的高度
在大宗市场有这样一个说法:宏观面决定底部,基本面决定高度。回到基本面就要看煤焦市场的价格、库存以及钢铁的需求。
1、价格极度下跌,需要反弹来修正市场。焦煤现货价格跌到了近五年的新低,山西高硫焦煤(S3.0)跌破800元,实际成交价格750元,已经跌破成本线亏损经营,河北、安徽、河南省等地焦煤矿井几乎全面亏损。期货市场早于现货见底,也是近五年的低点。物极必反,超跌后迎来修复性反弹。
2、焦煤供给实质性收缩。山西6月份原煤产量11368.5万吨,同比下降1.6%。1-6月山西累计原煤产量65200.7万吨,同增长10.1%。山西炼焦精煤1-6月同比增长接近9%。这也印证了上半年焦煤过剩的市场态势。6月份后,产地安全环保检查力度加强,叠加降雨影响,全国原煤生产受到明显影响,7月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38099万吨,环比减少4008万吨,下降9.5%;同比减少1505万吨,下降3.8%(6月增长3%)。政策因素叠加产量减少,给了市场恢复向上的信心。
3、煤炭去库明显,市场需求发生改变。6月初洗煤厂开始去库,7月初传导至煤矿端,此间钢厂铁水一直维持高位。在需求未明显下滑的情况下,近两月供应回落期间,焦煤库存结构发生了大挪移:由煤矿转移到了焦化厂。此前下游焦煤库存压缩已经到了3-5天的极限,甚至有点“危险”。近期通过焦化厂补库,焦煤库存8-10.5天趋于合理水平。目前上下游库存已处于合理均衡状态。
4、下游利润向好,为价格上涨提供空间。钢厂盈利状况持续改善,吨钢盈利在150-200元。二季度以来,铁水日产一直维持在240万吨以上的高位运行,表明钢铁生产表现强劲,给煤焦需求赢得了空间。
5、焦炭涨价高歌猛进,激活市场热情。焦炭在7月17日份第一轮涨价以来,已经上调6轮合计300元,给市场注入“强心针”,市场情绪和资金状况大为改观。出钱拿货,交易火爆。
6、焦煤进口量减价跌。6月焦煤进口呈现“蒙俄主导、澳煤略增、美煤空挡”的格局。6月焦煤进口量910.84万吨,同比下降15.05%;7月份煤炭进口总量3560.9万吨,同比减少1060.1万吨,下降22.9%。炼焦煤进口同比处于收缩通道。截止8月上旬蒙煤进口口岸甘其毛都库存275万吨,比上月减少93万吨,较2月下旬的年内高点465万吨下降近200万吨,降幅明显。蒙5精煤价格跟期货涨跌贴近。甘其毛都口岸库存和价格都与国内市场关联性极高。
分析认为,后期全国及山西省煤炭产量将处于合理平衡阶段。超产核查背景下供应回落,“以量补价”的销售逻辑得到纠偏。近期需关注阅兵前后华北地区钢铁和焦化产业的限产幅度及环保措施的对焦煤的影响。预计焦煤市场维持震荡偏强态势,低硫高强度焦煤围绕1400元的中枢震荡。
来源 |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转载请注明)
作者 | 若欣
编辑 | 徐赫阳
更多资讯/分析/解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